首页  > 百科热搜  > 以诗为教,理解“兴观群怨”的内涵

以诗为教,理解“兴观群怨”的内涵

发布时间:2023-08-08 10:27:42     作者:伊逊倦客     浏览量:414    

兴观群怨

孔子为什么以《诗》作为儒家文化教育的逻辑起点呢?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兴观群怨

【注释】①兴:本义为“起”,这里是奋起、鼓舞之意。《诗》本性情之作,吟咏之间,易于感动人、影响人,所以能鼓舞人好善恶恶的情操。②立:自立。礼以恭敬逊让为本,所以学礼可使行为合宜,卓然立身于世。③成:养成、完成。乐之声律和谐,歌舞怡人,使人变化气质,所以能养成美好的人格。

兴观群怨

【译文】孔子说:“鼓舞善心,激发道德意识在于学《诗》;端正行为,使人卓然自立就要学礼;陶冶人的性情,养成完美人格在于学乐。”

《诗》、礼、乐都有助于我们道德修养的提升。礼以恭敬逊让为本,所以学礼可使行为合宜,卓然立身于世。乐之声律和谐,歌舞怡人,使人变化气质,所以能养成美好的人格。

《诗》因为是从人情、人性出发,所以能让读者在吟咏的时候受到感发,激起向善求美的意念,从而让人情、人性纯正。因此,孔子强调“兴于《诗》”。以《诗》为逻辑起点,可以完成个人道德的整体提升,并达到成人成德之目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习《诗》呢?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近可用于事奉父母,远可用于事奉君主。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安国注为“引譬连类”,指的是通过某一个别的、形象的譬喻,使人们通过联想的作用,领会到同这一譬喻相关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朱熹注为“感发志意”,孔子强调艺术诉之于人们的社会性情感,唤起个体向善的自觉,也就是孔子强调艺术对于个体心理的感染作用,把启发高扬个体的社会性情感(“仁”)看作是艺术的本质。“引譬连类”与“感发志意”两者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之中构成了“诗可以兴”的理论。

“兴者兴起,即激发感动义。盖学于诗,则知观于天地万物,闾巷琐细,莫非可以兴起人之高尚情志”(钱穆《论语新解》)。亦即诗歌能感发人之意志,使不仁者有觉,进而有仁,此即马一浮“于此感发兴起,乃可识仁”之义(马一浮《诗教绪论》)。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洵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八佾》)

【解说】子夏,名叫卜商(子夏是字)。在孔子弟子当中是文学第一,对《诗经》非常的熟。《诗经》虽然讲的都是生活的一些平凡的事情,可是里头寓意非常的深刻,而且往往是意在言外。所以子夏读诗,反复吟咏,反复参究。“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根据汉儒马融的批注说,“倩,笑貌。盼,动貌。绚,文也”。“倩”是讲她笑容的那个样子,巧笑是笑得非常的美丽。这个盼是她的动貌,这个动特别是指她的眼睛,美目就是美丽的双目、双眼,在那里动的时候也非常的好看。“绚”也是指美的样子,五彩的那个样子,叫绚丽多彩。大概是这位夫人她本身就是天生丽质,再加上一些化妆,就更显得绚丽多姿,非常的美丽,是说这样的一桩事情。原来孔子是以绘画的事来作比喻,来解释这首诗。子夏又由这首诗就悟出礼,所以称为“礼后乎”,礼要在后。子夏悟出了“忠信之人可以学礼”。没有了忠信,那么学不到礼,所以称为“礼后”。礼是以忠信为根本的,所以儒家讲“主忠信”。

☆子贡曰:“贫而无陷,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解说】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求道,富有还能崇尚礼义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好比象牙经过切磋,正如美玉经过琢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高兴了,说:端木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你能从我的已经讲过的话中个,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出的内涵来。 子贡经商,由穷而富,穷过也富过,所以有这体会,问这样的问题。

: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汉书·艺文志》说:“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 以微言相感, 当揖让之时, 必称诗以喻其志, 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主要是“观”人们的道德精神心理状态。因为“诗言志”,所以观诗,也可以“观志”。“志”可以是个人的情志抱负,也可以是一国一邦的风俗民情。上海博物馆馆藏楚简《孔子诗论》第三简云:“邦风其纳物也,溥观人俗焉, 大敛材焉,其言文,其声善。”

《诗》是礼乐文化的产物。“诗可以观”反映出以艺术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丰富、立体、深刻、细微地揭示了人们的精神情感心理状态,是用诗时代的理论表达。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八佾》)

【翻译】先生说:“关雎那一章诗,有欢乐,但不流于放荡。有悲哀,但不陷于伤损。”

【解说】朱熹《论语集注》:“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 。“淫”在这是过度、过分的意思,“伤”是哀痛过度的样子。快乐过分了,就失掉了中正,这叫淫。哀痛过度,也会伤了中和,失之于中庸。《关雎》这首诗所表达是一种快乐时不放纵,哀愁时也不痛苦的状态。

钱穆:此章孔子举关雎之诗以指点人心哀乐之正。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就是孔子的审美标准。就是说,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有限度的感情。这样的感情符合“礼”的规范,就是审美的情感。郑声的情感过分强烈,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淫”),就不符合“礼”的规范,所以不是审美的情感。(选自《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P47)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卫灵公》)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阳货》)


: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孔子充分肯定人的社会性,他认为真正的“群”应当建立在人们的互爱互助的基础上,君子“群而不党”,“群”是以普遍性的“仁”为基础的。当实行“仁”成为了个体自觉的心理欲求,在情感心理上就会把个体陶冶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与人和谐相处、自觉践行“仁”的人。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言”就是指人际交流。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阳货》)

孔子认为学习《诗》,能懂得如何对待各种社会伦理关系,达到人与我的协调。

:指讽刺时政。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可见《诗经》中的诗篇多忧心愤慨之作。先秦时期,社会生产力极力低下,再加上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挥霍和压榨剥削,以及当时严重的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要想获得足够的物质资料维持生存,就必须从事十分艰辛的农业生产和农事劳动,所以《诗经》这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反映农事劳动题材的诗篇中忧患反抗意识表现得十分强烈。

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wéi)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式:作语助词。 微:(日光)衰微,黄昏或曰天黑,一说通“黴”。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微:非。 微君:如果不是你们。故:原因,缘故。 中露:露中,在露水中。倒文以协韵。 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 躬:身体。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解说】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诗经选》),乃最切诗旨。

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首《式微》即是深刻的反应了社会现实的诗歌。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礼乐文化是春秋社会生活的核心, 《礼记·孔子闲居》 中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五至”的理论:“志之所至, 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 乐亦至焉。乐之所至, 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意思是:“既有爱民之心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奋就会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就会有哀民不幸之心至于百姓。哀与乐是相生相成。这种道理,瞪大眼睛来看,你无法看得到;支楞起耳朵来听,你无法听得到;但君王的这种思想却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就叫做‘五至’。”)

钱穆先生所言,“诗尚比兴,多就眼前事物,比类而相通,感发而兴起。故学于诗,对天地间鸟兽草木之名能多熟识,此小言之。若大言之,则俯仰之间,万物一体,鸢飞鱼跃,道无不在,可以渐跻于化境,岂止多识其名而已。孔子教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乃所以广大其心,导达其仁。诗教本于性情,不徒务于多识”。孔子何以谓“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能取譬则可以由浅入深,推己及人,以己所欲所不欲谅恕他人之所欲所不欲,则仁在其中。

“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在“兴”之审美提挈下,“观”重世俗人心、社会生活状态的丰富多样性而非简单化、镜子式的反映;“群”唤起并沟通人的共同情感,强化了文艺独特的审美感染作用;而“怨”不仅是“刺上”“化下”的现实批判,更是“一有嗟叹,即有咏歌”的文艺抒情性本质的表彰。


【总结】

《毛诗》序云:“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译文】

《毛诗》序说:“《诗》可以矫正政治的得失、感动天地鬼神。古代的君王正是以《诗》诗来矫正夫妻关系,培养孝敬的行为,敦厚人伦的纲常,纯美教育的风气,改变不良的风俗。”

《诗经》能教化民风民俗,敦厚人伦秩序,有利道德修养。《诗》教实质为仁教,是借《诗》触发对仁的觉悟,以自觉完善君子人格。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兴观群怨     以诗     内涵    
上一篇:石头家族“三兄弟”: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下一篇:贵州思南:社会科学普及周 理论宣传基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