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享海鱼百科知识,让大家快速认识海鱼生活习性,丰富垂钓
发布时间:2023-08-05 16:26:31 作者:阿德的时间 浏览量:839
丁公
俗称:花身鸡鱼
食用性: 鳍刺无毒 可食用(无须专业处理)
科:暂无
常钓鱼种:是
适合常用钓饵: 活虾,虾肉,南极虾,面饵,红虫,青虫,鱼肉
外形特征
其外型特征为背鳍硬棘及软条间有深刻,背鳍棘部有一大型黑斑,尾鳍上下有斜走之黑色条纹,体侧有3条成弓状之黑色纵带。此种鱼由于泳速快,故大部份均靠手钓、延绳钓或流刺网所捕获,体长达18~20公分者,每台斤约在新台币200元以上。为沿岸渔业中重要经济鱼种之一,年产量及产值排名约第廿几名。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丁公鱼为肉食性鱼类,小于2公分之鱼苗以浮游性桡足类及端脚类为食,尔后随体型成长变为底栖性鱼类后,改以虾、蟹、软体动物或仔稚鱼之鱼苗为食。由于河口及红树林区营养丰富,分布在河口附近最多。
红鮋
红鮋
俗称:银纹笛鲷
食用性: 鳍刺无毒 可食用(无须专业处理)
科:暂无
常钓鱼种:是
适合常用钓饵: 活虾,虾肉,鱼肉,小活鱼,鱿鱼,路亚饵
外形特征
笛鲷科,笛鲷亚科,体长可达六十公分。吻较长且侧线上方鳞列在体前半部平行於背缘,而在背鳍鳍条部下方斜向後背缘; 侧线下方鳞列则平行於体轴。各鳍颜色均与体色相同, 尾鳍截形。幼鱼在颊部有几条蓝纹,本种鱼之体色从灰色到 紫红色皆有,具有如银般銹泽,身上无明显纹路或斑点。
栖息环境
生活于10~120公尺海域,属广盐性鱼类,幼鱼在河口区活动,成鱼则移往近海礁石区栖息。肉食性,以小鱼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
生活习性
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北部及西部海域。
剥皮鱼
食用性: 鳍刺无毒 可食用味道非常鲜美(无须专业处理)
需要去皮吃
常钓鱼种:是
适合常用钓饵: 活虾,虾肉,南极虾,面饵,红虫,青虫
剥皮鱼学名叫绿鳍马面鲀,又叫马面鱼,潮汕俗名:迪仔、剔皮鱼在上海和闽浙一带称橡皮鱼,在北方称猪油、皮匠鱼、面包鱼、烧烧角。
剥皮鱼是一种温暖性近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黄、渤海,朝鲜和日本,也见于南非。不仅产量高,而且鱼汛比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我国东海的产量为最多,最高年产量已达25万吨左右,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带鱼的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品种。
营养价值
剥皮鱼资源丰富,无毒,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及脂肪等营养成分(见表1),营养价值不比其它鱼类差,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用鱼类。但由于鱼的外观难看,一般消费者习惯上不太爱吃。个别的人吃了有过敏性反应,因此对这种鱼产生了怀疑,市场上不受欢迎。
剥皮鱼
烹饪方法
此鱼鱼肉比较淡,因此用豆豉、酱油、姜丝、蒜蓉焖煮最好吃。切片煮汤,用一点芫荽和姜丝调味,非常可口,不妨一试。剥皮鱼肉可以制成美味鱼松,成品比传统的鱼松优越。肌肉纤维长,色香味佳的小包装方便食品。又可制成烤鱼片,干烤剥皮鱼,配以玉兰、冬菇、油菜,香菜。特点是色枣红、味清、鲜、香。还有醋溜剥皮鱼,配料莴笋、木耳、油菜。成品金红色,味香、焦、酸略甜,都别有风味。
另外,剥皮鱼还可以用盐水焖煮。煮时可配以胡椒粒,以提高鲜味。这种煮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剥皮鱼的鲜味,鱼肉也更显鲜嫩滑爽,焖煮的汤汁更是下饭的好料。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