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慎独慎微慎欲,暗室不欺?邹韬奋公交车上给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01 10:05:41 作者:九鸦文化 浏览量:523
经常会被民国的一些名人震到。
觉得他们是既有大学问,又有大道德,大人格。
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材料做的,怎么炼成的。
像七君子中的邹韬奋就是其中之一。
邹韬奋不同于民国的那些大师,一般很少被人翻出,这说明他这一类,现在很不讨喜。
但是大多数人看到的,却只是一个符号的,固化的、单薄的、片面的邹韬奋,他其实不但可敬,也可爱。
邹韬奋的身份是记者,标签是斗士。
记者是大记者,斗士是大斗士。
人们一般都很愿意将他政治化,而我,则更愿意将他道德化。
“刀锯鼎镬非所敢惧”的邹韬奋,一心要主持“有价值的刊物”,他为此真是冒险犯难,在所不计的。
邹韬奋1931年的大事,是揭露交通部长、上海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的重大贪污。
当时王伯群曾以10万巨款收买他,被他断然拒绝。
并曾发表言论,继续痛击。
后面老蒋要拉他,曾专门派了杜月笙去请,戴笠接站,但是他却转身而去,宁愿流亡,也不妥协。
1936年初,也就是七君子入狱那年初,邹韬奋在香港办报,陈济棠也曾专门派副官接他去广州,还给了三千大洋。
但流亡中的邹韬奋依旧不肯接招。
邹韬奋在公交车上的那件事,就发生在香港。
(七君子)
有一天,他与朋友们在九龙坐车,到站了,售票员还没有来,其他人都只管走了,而他,却一定要买了票才走。
终于知道什么叫慎独慎微慎欲,暗室不欺了。
暗室不欺,原来自春秋时卫国大臣蘧伯玉的故事。
他夜间经过卫灵公的宫殿,也要按照礼制下车步行,绝不会因为夜黑,没人看见,就无所谓。
东汉时,王密为报答提携之恩,曾夜里给杨震送去十斤黄金,杨震坚决拒收。
王密说,放心吧,夜里没人看到,没人会知道这件事。
但是杨震却说,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可谓无知?
细微、隐蔽之处见品质,故而古人说君子慎独,杨震、邹韬奋岂无人欲,岂不爱钱?
但是——
人不可欺,己不可欺,天不可欺,心不可欺。
臭钱不可要,丧人格的事不可做,这样的事再小,再隐蔽,也不可为。
邹韬奋表面上很严肃,但面冷心热,文章大多亲切,平时也言语风趣,妙语如珠,所以肝胆之友极多。
但是41年香港沦陷,他再次回到上海之后,就失去这种风采了。
他得了脑癌。
那时候当局曾有密令,一旦发现邹韬奋,就立地正法,所以邹韬奋在上海用一个假名,买的市民证。
脑癌的痛苦难以想象,疼痛之下,邹韬奋不能睡,不能坐,每天都在频繁地打安眠针,医生宣布他最多活不过两星期。
然而他却在被判死刑之后,活了半年多,一好点就开始看报,做计划,连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
郑振铎去看他,他只说了几句话就无法忍受,得赶快打针睡过去,但是他睡前,用微弱的声音,问的却是,你这段时间过得好吧?
邹韬奋求生欲望非常强烈,意志非常强大,他直到最后,还渴望重新拿起笔,去说他想说的话,做他想做的事。
这是一种始终燃烧的性格。
邹韬奋的葬礼也是用假名进行的,后来死讯虽然传出,却只有几个人知道他去世在上海。
追捕他的人仍在全力以赴寻找线索,不管死活,但是他们却始终都没能搞清楚邹韬奋到底死活,到底在什么地方。
他的朋友们都像密室一样,隔音,隔风,隔雨,把他紧紧保护起来。
那段时间,邹韬奋消失了,就仿佛从来没有来过。
文 | 九鸦
图 | 网络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