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鸿门宴》文言现象梳理

《鸿门宴》文言现象梳理

发布时间:2023-07-31 15:34:29     作者:老谢语文堂     浏览量:364    

鸿门宴比喻什么

《鸿门宴》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鸿门宴比喻什么

①皆为龙虎,成五采(采,通“彩”,色彩、颜色。)

鸿门宴比喻什么

②距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距,通“拒”,把守、防守;内,通“纳”,接纳、容纳。)

③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弃、背叛。)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⑥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隙。)

⑦因击沛公于坐 / 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⑧不者,若辈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⑨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容纳。)

二、一词多义

1.去

①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离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离开

2.立

①哙拜谢,立而饮之站着

②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立即、马上

3.谢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道歉)

②哙拜谢(感谢)

③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告辞,辞别)

4.因

①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②因招樊哙出(于是)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5.为

①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前“为”读weì,介词,给、替;后“为”读weí,动词,出、谋划)

③窃为大王所不取也(动词,认为)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被)

⑤君王为人不忍(动词,对待)

⑥为之奈何?(介词,对、对于)

⑦客何为者?(动词,干、做)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前两“为”表判断,是;句末“为”是语助词,相当于“呢”)

6.幸

①妇女无所幸(宠幸)

②故幸来告良(幸好,特地)

7.从

①毋从俱死也(跟从,跟随)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

8.之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往,到……去)

②为之奈何?(代词,代指这件事)

③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9.善

①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形容词作动词)

②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副词)

10.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老交情,名词)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连词)

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特意,副词)

11.乃

①乃令张良留谢 / 乃令张良留谢(于是、就,副词)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才,副词)

12.去

①亡去不义(离开,动词)

②相去四十里(距离,动词)

13.胜

①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

②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承受得住,动词)

14.如

①固不如也(及、比得上,动词)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像,动词)

③沛公起如厕(往,动词)

15.请

①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请允许我)

②寿毕,请以剑舞(请求)

③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 臣请入,与之同命(请允许我)

16.置

①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

②置之坐上(放置)

17.且

①且为之奈何?(那么)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

③臣死且不避(尚且)

18.军

①沛公军霸上(驻扎、驻军,名词作动词)

②为击破沛公军(军队、部队,名词)

19.说

①鲰生说我曰(劝说、说服,动词)

②而听细说(说法、谗言,名词)

20.当

①当是时(正当)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

21.得

①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②吾得兄事之(应当)

22.然

①沛公默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然而,连词)

三、古今异义

①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山东省。)

②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关系;今:男女结婚。)

③项王许诺 / 项伯许诺(古:答应;今:许下诺言。)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表程度,很、甚。)

⑤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

⑥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说)

四、偏义复词

①孰与君少长?(少长,词义偏向“长”,“少”可不译)(译:他和您相比,谁年纪大?)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词义偏向“入”,“出”无义)(译: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沛公军霸上(军,驻扎、驻军)

②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做王)

③不可不语(语,告诉)

④秦地可尽王也(王,统治)

⑤吾得兄事之(事,侍奉)

⑥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造册)

⑦范曾数目项王(目,使眼色)

⑧若入前为寿(前,上前)

⑨刑人如恐不胜(刑,对……用刑)

⑩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⑾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过,指摘过失、找岔子)

2.名词作状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

②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那样)

③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整日整夜,日日夜夜)

④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在夜里)

⑤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⑥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上,向上)

⑦道芷阳间行从小路(间,从小路)

3.形容词作动词

①为击破沛公军(破,攻破、打败)

②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

③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破,攻破)

4.形容词作名词

①此其志不在小(小,小处)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老交情)

5.使动用法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下来)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当王)

④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碎)

六、文言句式

(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此天子气也

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⑤亚父者,范曾也

⑥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⑨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被动句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3.省略句

①沛公欲王(于)关中

②为(我)击破沛公军

③急击(之)勿失

④具告(之)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曰:“毋从(之)俱死也。”

⑤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⑥(项伯)长于臣

⑦奉卮酒为(之)寿(沛公)

⑧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⑨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⑩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⑾加彘肩(于其)上

⑿卫士仆(于)地

⒀还军(于)霸上

⒁再拜献(于)大王足下 / 再拜奉(于)大将军足下

⒂置之(于)地

⒃竖子不足与(之)谋!

4.宾语前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②项王、项伯北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③今日之事何如?

④披帷西向立

⑤客何为者?

⑥大王来何操?

⑦沛公安在?

5.定语后置

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为后置定语)

②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献大将军足下。(同上)

6.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②贪于财货

③长于臣

④得复见将军于此

⑤因击沛公于坐

⑥樊哙覆其盾于地

(二)固定结构

①为之奈何?/ 且为之奈何?(奈何,怎么办)

②孰与君少长?(与……相比,谁……)

③财物无所取(无所,没有什么)

④毫毛不敢有所近(有所,有什么)

⑤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

⑥项王未有以应(有以,有用来……)

⑦何辞为?(何……为,表询问或反问,为什么……呢)

七、成语与名句积累

1.鸿 门 宴:比喻不怀好意的筵席。

2.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队百姓无丝毫侵犯。

3.发指眦裂:头发向上指,眼眶尽裂开。

4.劳苦功高:出了力,吃了苦,立下了大功。

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言行并非表面所露之意,实则另有所图。

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家是刀和切肉的砧板,我们是要被宰割的鱼和肉。

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拘泥于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回避小的责备。

八、文学文化常识

1、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130篇,52万6千5百余字。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4.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5.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孟)、仲、叔、季。

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6.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7.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8.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9、座次讲究: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侍坐。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鸿门宴     文言     梳理    
上一篇:天美首次正面公布荣耀水晶价值,玩家:这波暗示太真实了 下一篇: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介绍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