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时,为何手上始终拿着“叉子”?那把“叉子”能治水吗?
发布时间:2023-07-29 00:40:30 作者:邓海春 浏览量:590
我国古代是农耕文明,治国摄政的国库开销绝大部分依靠的是老百姓的农赋收入,若是常年风调雨顺那便能创造盛世,可若是遇上旱涝天灾那便只会害得百姓流离失所。而想要调节旱涝问题带来的影响,就要注重水利建设,所以凡是兴水利的时代,天下便能相对安稳。要论中国历史上治水第一人则非大禹莫属,因为《山海经》中大禹治水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
五帝时期洪水泛滥成灾,丘陵、庄稼、住宅无一幸免,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就连生存都不容乐观。帝尧见百姓如此当然心痛,便发出喟叹:'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群臣听此,一番推脱,最后用一句'等之未有贤于鲧者',就将治水这个'烫手山芋'交到了老实巴交的鲧手上。鲧是帝尧掌权时期,被封到崇地的伯爵,也是大禹的父亲。鲧临危受命,前后治水共花费了九年时间之长,可惜效果却并不太显著。
鲧用的治水方法是'水来土挡',即对洪水实行围追堵截,哪里出现洪水泛滥便在哪里兴建圩堤大坝。可是这方法却治标不治本,短时间内洪水确实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时间一长,堤坝多不堪洪水重负,决堤时反倒带来了更巨大的破坏。所以鲧九年的辛酸付出终究还是付诸东流,没能成功治水,反而却换来了百姓们的咒骂。
后来子承父业,治水大业落到了大禹的肩上。大禹吸收父亲的经验教训,发现以硬碰硬当然不能把握洪水的掌控权,所以他决定以柔克刚,变堵截为疏导。只要把洪水疏导到别的地方去,别让它破坏农田即可。事实向大禹证明他的方法没错。
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如此无私奉献的人当然值得后人纪念才是,可问题来了,史料中对大禹的外貌记载实在太少,所以大禹的形象一直成谜。尽管如此,机智的后人还是为大禹设计了一套沿用至今的形象,即头戴斗笠,手拿一柄'叉子',且蓄有长胡须的中年男子模样。头戴斗笠无可厚非,毕竟洪水频发的日子里肯定配有如注的大雨,然而那'叉子'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柄'叉子'真的能有效治水么?
大禹为了把洪水引流到海中,每日都带领部下轻装上阵,到各地考察地理,逢山开山,遇洼挖渠。而大禹开山和挖渠开道所用的工具便是手中之物,它的真实学名应该是耒耜,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农具,也可视作后来耕犁的前身。
《易经》中有对耒耜的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这说明耒耜最早是由神农氏发明创造出来的,用以协助人们耕田犁地。耒耜的形制有许多种,有类似铁锹的,也有类似斧头的,而大禹手中的那款是双齿耒。双齿耒的扁头下方很薄,如同刀锋,原来多用于翻土。
大禹在世的那个年代,生产工具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依旧不很发达,当时能找到的工具中只有耒耜有挖土的功能,所以大禹拿这种小小的耒耜来挖沟排土实乃无奈之举。应该说当时为了能治水,大禹带领的队伍其实把所有类型的农用工具都用上了,可想而知,大禹和他的部下们是用了多大力气才把洪水治理得服服帖帖的。
后人之所以将耒耜这个元素和大禹紧紧捆绑在一起,并且无不突出它的存在,其实另有用意。一方面,小小的耒耜可以更好地凸显大禹为了治水而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另一方面大禹之所以能完成父亲毕生未完成的治水大业,就是因为他对治水方法做出了改革,而耒耜恰恰就是这个改革的象征。突出耒耜,便是突出了大禹聪慧过人的特性,更突出了远古人民向自然讨生存的智慧形象。
头戴斗笠,手拿耒耜的大禹形象不仅准确地把握了他治水成功这一最显著的功绩,还将'天地人和'这一美好愿景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这个形象才能得以从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并得到百姓们普遍的认可。
真不能小看了那柄看似无足轻重的'叉子',它可能就是大禹形象中最点睛之笔的一处。其实不只有大禹,许多知名的传说形象一旦被设计出来并因受到百姓的一致认可而久久流传,那它们的某些元素肯定都能使我们体会到华夏文化的魅力之处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