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做事,永远不会离开自己的“辎重”
发布时间:2023-07-28 21:19:34 作者:丁小悟典 浏览量:52
老子说,稳重是轻浮的根本,宁静是浮躁的主宰,接着又说,“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zī)重”,在“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这句话的关键是“辎重”,“辎重”是什么意思呢?它指军队出动时所带的军需物质,主要是士兵吃的粮食和战马所需的草料,这些是生命所需的东西,不能不带或者随意丢弃,这是“辎重”意义所在。
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意思是军队出征之前,先要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提前出发,强调了“辎重”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
古时商品经济和交通都发达,春秋时期更不用说,人们出门要备足粮草,以免因准备不充足而陷入饥荒的境地。
常言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出门在外,有很多的不方便,会遇到在家时无法想象有困难,所以,要“穷家富路”,出门在外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所以,老子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君子不管到哪里去,即使整日赶路,从来也不抛开路上所需的物资。就是说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才能有备无患。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 ),事前定则不困。”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行事前计划,就不会发生错误,从而陷入困境。
《晏子春秋》中有一则故事:鲁昭公因内乱流亡到了齐国,齐国国君齐景公就问他说:“你年纪轻轻就即位,即位没几天就亡命于他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鲁昭公回答说:“原来众人很喜爱我,后来都离我远去。因为他们曾劝谏过我,而我只当耳边风,即使听了也是敷衍,并没有去行动。结果身边只剩下逢迎拍马之辈,没有一个真心关心我的人了。我的情形就像一根秋草,强劲的秋风一吹,就不堪其力而折断了。”
景公将这话传给了晏婴,并问他道,自己怎样做才能帮助鲁昭公返回王位。晏婴说:“这是不可能的,失败了才知道后悔的人是愚蠢的人。就像走路,事先不问路如何走而随意就走,迷了路才向别人打听;过河,不知道事前测量水的深浅,溺水后才后悔。这就像遇到强敌了,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在晏婴看来,只有事前做好一切准备,功夫贵在平时,做事才能没有麻烦。鲁昭公作为国君不听劝谏,没有把工作做在平时,事到临头了才发现做什么都晚了,只能弃国逃命。
在平时,携带“辎重”十分沉重,好像没有什么用处,而且会增加负担,让人苦不堪言。然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刻,就能给人很大的帮助,让人脱离险境,“辎重”的重要作用就会彰显出来。
老子强调君子不离辎重,就是告诫人们要时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无患,消除前进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机。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运气实际就是个人准备与时机的契合。有智慧的人做任何事都是有备而来,准备工作做得越扎实,时刻准备着,当机遇来临的时候顺势而为,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而做事成功。
有些人做事之所以看起来很轻松,做事效率很高,而且成功的几率很大,就是因为他“不离辎重”。如果没有准备,机遇来的时候,就会惊惶失措而错失良机。“书到用时方恨少”,从另一面诠释了老子这句话的内涵。
人生之中为了不断地前进,也需要为自己准备的各种“辎重”,才能在遇到人生之途中遇到沟沟坎坎时,依靠着“辎重”越过人生的坎坷。
这“辎重”既可以是必需的物质,这是生存必需的一些东西;也包括精神“辎重”,就是知识的积累、道德的培养,这是他生命中沉淀的精神。
物质使人得以生存,精神给人以前进的动力。没有精神性的“辎重”做支撑,人是立不住的,前进没有方向,人生就会走弯路,甚至走错路。
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辎重”,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在平时不断地积累,做好充足的准备。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于“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喜欢“临时磨枪,不快也光”,这种仓促上阵,就很难做到周全,不如提前磨好刀,才不误砍柴。
所以,要想抓住机遇,就要君子不离辎重,早做准备,把工夫用在平时,一旦时机一到,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