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的“丝糕”(康占营)
发布时间:2023-07-28 15:52:56 作者:衡水凌烟阁 浏览量:899
“丝糕”,为桃城区民间最古老的传统食品之一,地地道道的本土 “特产”。正宗的“桃城丝糕”,是用稷米面蒸的,稷米面由稷米磨成粉。稷是禾本科农作物,历史上的桃城区农村普遍种植。稷也称为“不粘的黄米”,是原衡水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现在农村的播种面积逐渐减少。
稷属小粒粮,加工成米后营养也很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稷的食用方法很多,碾成米称“稷米”,可蒸饭煮粥,用磨成的稷米面做的蒸糕,叫做“丝糕”。
蒸丝糕是很方便的,把稷米面放在盆中,加水和适量的酵母,调成很稠的糊状,在蒸笼里铺上笼屉布,把调好的稷米面糊糊摊开在笼屉布上,上锅大火一蒸,有30分钟就熟了。揭开蒸笼,热腾腾、淡黄黄的一大块发糕,一股独特的稷米香气会扑鼻而来。将丝糕翻出蒸笼,用刀切成长形小块。吃起来很软很松,还夹带着淡淡的甜味。稷米面丝糕,是桃城区民众在秋后及春节期间最流行的一种家常饭食。有的人家吃东西讲究,在蒸丝糕前,和面时加上些白面、添入红枣果仁等,蒸熟后的丝糕就不是一般的干粮,而真成了一种很好吃的“点心”了。
关于“丝糕”之名的来历,据桃城旧城区耄耋老人们回忆,他们在孩童时听长辈们讲述,想当初的稷米面糕是在蒸笼里摊在“丝巾” 上蒸熟的。所以,民众习惯简称之为“丝糕”。
据考证,“稷” 本义是稷谷。起源于中国北方,史前已有栽培。衡水地区地处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适宜农作物生长。稷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成为人们的主食,并称为百谷之长。也正因此,中国古代帝王奉稷为谷神,把国家称为“社稷”。社指土地,稷就是指粮食,可见稷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又有古文记载,《诗·豳风·七月》中有“黍稷重穋,禾麻菽麦”、《诗·王风·黍离》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词句。“稷”在古书中也称作“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不同于东北高粱)。清《衡水县志》、《深州风土记》的物产篇均有“稷”的早期种植记载。
“稷”类农作物的谷粒富含淀粉,供食用或酿酒,秆叶可为牲畜饲料、扎笤帚。由于长期栽培选育,品种繁多,大体分为粘或不粘两类,《本草纲目》称粘者为黍又称大黄米,是包粽子用的;不粘者为稷米,磨成面蒸丝糕。稷具有高度抗旱耐瘠薄,抗虫害,生长期短等特征,在域内旱地最原始栽培的情况下,早早就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考古资料证实,蒸笼起源于汉代。那时,桃县已经建立,这里的人们可以利用杵臼、石磨等工具生产出的粗糙面粉,加工蒸制干粮。但是,蒸笼里必须备有笼屉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绢丝织物的国家,生活用具多以丝织品、麻布为主。南北朝时期《周书 . 武帝纪》史书有“丝布”的记载,“丝布”为蚕丝与麻混制而成的布。所以,古代蒸笼的屉布最早可能为“丝巾”或“丝布” 。因此,摊在“丝布”上蒸熟的蒸糕,即称作“丝糕”。由于“丝糕”非常适合老百姓口味,名称又好记,就这样祖祖辈辈一直延续下来。古代的桃城区桑树成林,也是蚕丝的产区。至今,前王家村、空城村、葛村等村庄仍有“蚕姑庙”庙址遗存。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棉花的种植推广则迟至明朝初年,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清《深州风土记》物产篇里就有棉花种植的引进较详细的记载。至明末清初时期,棉布已逐渐替代丝绸和麻布。在日常生活中,家炊蒸笼里必须备有的笼屉布早已换成棉布。但是,延续千百年的饮食习俗,在民俗中早已根深蒂固。所以,桃城区的稷米面蒸糕仍然称做“丝糕”。
来源:《桃城史话》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