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老师,傅斯年的学生,89岁爆红出圈,他凭什么?
发布时间:2023-07-27 18:37:37 作者:十点读书图书旗舰店 浏览量:741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年近9旬的许倬云接受访谈节目《十三邀》的专访。
在节目中,主持人问许老“如何应对很大的精神危机”。
他引用了诗句“时人不识余心乐”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然后温柔而坚定地说: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即使是清贫的生活,也有直接、现实的快乐。”
这份豁达,让人想起王尔德那句话:
“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那仰望星空的人,必定内心藏着生生不息的梦想与希望。”
是啊!生活实苦,但只要心中有光,就会无惧人生荒凉。
落红点点,若消极看待,只会看到“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满目疮痍;而积极面对,则将感受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美好重生。
其实,这世间,本就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更好的心态。
显然,历经世事的许老先生深谙此道。
没有哪段人生不曲折
没有谁的生活不烦恼
1930年7月,江苏无锡的许氏望族迎来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儿。
孪生弟弟身体健全,而作为哥哥的许倬云由于先天肌肉萎缩导致手脚弯曲,双脚无踝,是个天生残废。
在许倬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自己总是独坐在家门口,看同龄孩童们欢快嬉戏。
而那份童趣,与自己无关。
待到可以杵拐行走,许倬云依然在家中自修,不能同小伙伴一起去学堂学习。
那一刻,小小年纪的他明白了:
这一切皆因自己是个行动不便的瘸子,是个彻头彻尾“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虽然很无奈,但不得不承认,生活就是这样:从不轻易放过谁。
看不清方向的迷茫,找不到依靠的无助,完不成梦想的遗憾……
种种辛酸,桩桩不易,总在生命旅程中轮番上演。
总之,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劫,你躲不过,也逃不掉。
没有谁比谁更容易,只看谁比谁更能扛。
想明白这一切,许倬云放下心结,开始将家中书房当学堂,潜心学习。
他研读古书,从《诗经》《左传》到“三礼”“四史”……
博览群书让他接触到不同的思想,也为他打开了通往多彩世界的大门。
人生匆匆几十载,有人劳碌一生,却只为衣食住行苟且眼前;有人在短暂迷茫之后,用读书赶走平庸,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只能说,书,是平凡人的救赎。
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许倬云考入台湾大学,并在读研第二年,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李国钦奖学金”赴美留学的资格。
遗憾的是,该奖学金要求获得者必须身心健全。
而许倬云身体残疾,自然没有入围的资格。
惊闻这个消息,他震惊了。
但为了这个机会,他也努力去争取过,但收效甚微。
只能说,这一次许倬云真的受伤了。
他沮丧地问:“为什么这种事总发生在我身上?”
待冷静下来,他又告诫自己:“这世上确有很多事让人无能为力,很多问题最终结局不尽如人意,那能怎么办呢?就尽我能力,做我能做的事吧。”
之后,他心平气和地去上课,去自习……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众人钦佩他的泰山崩而不变色,而爱才的台大校长更是亲力亲为地替他奔波。
最终,在众导师的帮助下,许倬云终于得偿所愿,重拾赴美留学的资格。
他的人生,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作家刘震云说过,世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挑,就是日子不能挑。
在命运的旅途中,没有哪段人生不曲折,没有谁的生活不烦恼。
每个人都得负重前行,谁也没有豁免权。
但无论如何,只要不放弃,阳光总会有照进来的时候。
没有完美的选择
全靠权衡与取舍
就这样,27岁的许倬云去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
梅花香自苦寒来,5年寒窗,32岁的他顺利拿到芝大博士学位。
头顶着常青藤博士的光环,很多名校向他伸出了留校的橄榄枝,但他都断然拒绝了。
他一直清楚地知道:
正是因为当年恩师傅斯年的慧眼,自己才得以走上博古通今这条正确的成才之道;也正因母校一众导师的出手相助,自己才有机会远赴重洋,学业大成。
如今,是时候该回报师恩了。
因此,许倬云欣然接受台湾大学的邀请,回台任职台大历史系系主任。
朋友们疑惑他的选择,纷纷劝他“不要因大失小,丢个西瓜捡粒芝麻”。
他却说:“我,深知自己天生体残,若想成事,唯有遵从本心,往里走,安顿好自己,方能达成所愿。”
是啊!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孰是孰非无需评判。
人生,哪条路都不好走。
追求理想需要冒险,选择安稳需要放弃内心所爱。
但听从内心的声音,尽力而为地走好自己选择的路,便是最好的人生。
之后的几十年,许倬云将自己的一腔热血献给了三尺讲台,献给了学术研究。
他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无数的青年在他的谆谆教诲下脱颖而出。
其中,最著名的学生莫过于王小波。
1984年,32岁的王小波注册在许倬云名下读研,并在此期间进行《黄金时代》的创作。
眼见因创作进入瓶颈期,苦闷的学生偶尔会流露出放弃的意愿,许倬云缓缓地说:
所谓人生,便是尽一份心力,求一份结果。
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义无反顾地为之努力。只要最终所得是心中所愿,那就是成功。
许倬云的话语令王小波醍醐灌顶。
之后,他在文字上猛下功夫,定稿的作品文字精炼,文风戏谑而浪漫。
最终,《黄金时代》获得1991年度文学类中篇小说大奖,王小波也因此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多年后,王小波的妻子回忆起那段师徒间亦师亦友的时光,感概万分:
“许老是小波最为推崇的老师。因为从许老那里,我们学到了:这世上唯一的成功,便是遵从内心的选择,然后倾力而为去努力。”
没有完美的选择,全靠权衡与取舍。
就像余世存在《时间之书》里所说: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而成年人的勇敢,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直至成功。
这世间,最质朴的行事规则便是:你只管尽心选择,全力奋斗,其他的交给时间。
总有一个人的出现
会让你觉得人间值得
电影《玻璃樽》中说: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只有一半,为了找到另一半而在世间行走。”
对于爱情,许倬云也有类似的认知:
“这世间,必有这样一个女孩,能识人于牝牡骊黄之外,能像伯乐识马般发掘我都另一面,而我也能感受到她的存在。”
要知道,身为台大历史系主任的许倬云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学术上,无心顾及花前月下,郎情妾意。
而孙曼丽的出现,对他而言,就是“上天赐与的福分,让自己终于遇到了不在乎牝牡骊黄的伴侣”。
孙曼丽,长相姣好,家境殷实,是许倬云的学生。
纵然身边有众多的追随者,可她独爱许倬云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她曾欣喜万分地对同伴说:
“许老师真的很有才华,也从不因为自己身体不方便就轻易妥协。”
都说爱一个人,不是因为他完美,只是因为他独特。
那种感觉便是:说不出他的好,可任谁也代替不了。
慢慢地,孙曼丽活泼开朗的性格让许倬云如沐春风;而许倬云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让孙曼丽颇为倾心,两人很快陷入热恋。
对于深爱的人,婚礼是否隆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身边的那人,必须是那个心爱的她。
1969年,许倬云为孙曼丽举行了一个简洁的婚礼。
婚后,许倬云潜心学术,对生活琐事绝不插手。
而孙曼丽则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摇身变成料理家务的一把好手,承担起家事。
许倬云体弱,孙曼丽就照料他的生活,为他布置了一个温馨恬静的家。
即便后来,许倬云的身体状况不可控地恶化,只能右手食指活动,写作只能口述。
此时,孙曼丽便是他的工作助理:为他翻译原著,查询资料,替他的著作取名。
对此,许倬云万分感概地说:“她是我一辈子的福气。如果有来世,我还盼重续今生之缘,但是该由我照顾她了。”
两人琴瑟和鸣,携手共渡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
是的,行走在人世间,无论你身处怎样的状态,总有一人懂你心酸、疼你入骨;也总有一人能在雨天替你撑伞,给你安慰。
某乎上有个提问是:在哪个瞬间你感受到了世界的温柔?
其中一条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世间众多薄凉,但总会有一个人,他的出现会赶走你生活中所有寒意,给你一个温暖的人生;让你无悔最初的选择,真心感叹“这世界,有你就好”。
余生很短,但要坚信,总会有人让你觉得人间值得。
命运从不公平,总能轻飘飘夺人幸福,又恶狠狠播撒苦难。
但命运也很公平,苦尽自会甘来,绝处终将逢生。
纵观许倬云的人生,命运只是残缺了他的身体,却健全了他的人格。
因此,他在《往里走,安顿自己》书中,告诉世人:
“面对苦难,面对迷茫,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艰难时沉住气,默默蓄能,总能熬出人生的甜。”
漫漫人生路,遭遇的不同磨难,陷入的不同困境,本是生活的常态。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
“人生并非充满了玫瑰花,倒是前行路上荆棘遍布。”
而真正的勇者,就是在看透这生活的本质后,依然义无反顾地拥抱生活、勇往直前。
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共勉。
作者 | 一木,努力写有温度的字,做有温度的人。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