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教学目标设计: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教学目标设计: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发布时间:2023-07-25 16:10:45     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量:390    

新课标教学目标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看似只有三两句话,但有效教学目标的拟定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目标的表述应能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对应,并且应该是可测量的。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合理性能够体现教师备课的精细化程度。教研员在检查教师的教案时,应从目标的表达形式、目标的有效性、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三个角度来评价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科学合理。

从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了解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与落实情况

新课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是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中的“行为动词+名词”的表述方式,后世很多学者不断继承和发扬这种理论学说,提出了更多指向学科特点的行为动词,为广大教师科学拟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教师拟定教学目标就应该有所依循,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恰当地选取行为动词,拟定具有引领性的教学目标,真正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行为导向作用。

新课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往往只是简明的几句话,其表达形式却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凝练提出各学科核心素养,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制定出了质量标准内容,对三维目标进行了新的阐述。新时期教学目标的拟定需要聚焦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只有切实领会新课改精神,并形成与时俱进的具体表述,才能更有效地落实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因此,从教学目标这一环节可以了解教师对课程改革精神的领会程度,掌握教师对课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转化情况,找准教学管理和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及当下着力点。

从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检视教风与学风

在审视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要么照抄教参或教辅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现成表述,缺少必要的分解细化与甄别筛选,要么随意为之,凑上几个条目了事,至于与后续教学内容有何联系、对实际教学有何引领,则似乎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这种拟定教学目标的方式不仅失去了其原初意义,还反映出部分教师从教治学的态度不够严谨。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为例,一位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是:“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这样的教学目标空泛而无具体内容,也可以用在其他诗歌的教学活动中;在理解诗人感情与鉴赏抒情方式这两方面的轻重处理也出现了本末倒置,表达缺乏逻辑性。在这种目标引导下的教学内容设计及课堂教学能合理有序、环环相扣吗?

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相关学科课程学习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目的在于切实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当下,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师拟定教学目标的指南,目标聚焦于核心素养,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也同样聚焦于核心素养。

检查教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不是否定或遏制教师的创造性,而是引导教师用研究的方式对待教学设计,对缺少学理依据的表述采取审慎的学术态度。以严谨审慎的治学风范对待目标设定既是学风,又是教风,这也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可以说,抓住教学目标这一关键环节,就抓住了在日常教学中具体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牛鼻子。

从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对应关系把握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教学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与载体,两者必须保持一致性。事实上,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目标大于或多于内容,要么目标小于或少于内容,要么目标是目标,内容是内容,两者几乎没有关联性。

教学目标大于或多于内容,多是因为教师简单地将单元目标或课次目标作为课节目标,缺少必要的分解和细化,难以让目标发挥更加具体有力的引领作用。比如高中语文多以名篇的名称作为课次目录,大多数课文学习需要安排两课时以上的时间,如果将全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同时作为两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就难以体现每一节课的侧重点。语文教学倡导“一课一得”,只有将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一得”进行设计,才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聚焦目标,真正保证学生“一课一得”。教学设计一般以45分钟为一个单位,教学目标也应该细化到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目标、小内容的情况不可忽视。

教学目标小于或少于内容,多是因为教师对目标的理解与表述缺乏宏观思维,尚未完全领会和把握三维目标、学科素养的框架,没有自觉地以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设计活动。小目标、大内容的情况应通过专题培训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者几乎没有关联性,多是因为教师撰写教案的态度问题,或者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不强。有的教学目标中出现了情感、价值观的表述,但在教学环节中,没有任何内容与之相照应。有的教学目标中的“动词”指向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但内容中却没有加以落实,仍然是教师“教”的行为表述。这样的混乱现象明显暴露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出现的多种问题。目标与内容不相关的情况应予以及时纠正。我们在课前检查教案时,要抓住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这一指标,对问题教案提出整改要求。否则,等到观摩其课堂教学之时,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则很难补救。

教师设计教案要重点关注教学目标,小环节里有大文章。学校教学管理者抓住教学目标这一着力点,可以鞭策教师学习教学目标的相关理论知识,也可以让校本研修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作者系大连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原大连市教科所副所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02日第5版

作者:郑淑清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素养     关键环节     教学    
上一篇:天安门广场的历史变迁 下一篇:尿酸过高当心这3种并发症!医生:控制好这3点,轻松远离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