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汉书
发布时间:2023-07-25 10:39:20 作者:六号码头北 浏览量:55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成就了我国史学的第二个巅峰。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省宝鸡市),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东汉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步繁荣,统治者得以重视和发展文化事业,皇家藏书丰富,各类书籍接触容易,这都为《汉书》的编撰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例如,《汉书》汉武帝以前的部分对《史记》多有参考,许多纪、传直接采用了《史记》原文;班固首创的《艺文志》,也是依据西汉刘歆《七略》删节而成,各类资料为《汉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来源。
与此同时,东汉社会中的士族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家族集政治、史学、文学等于一体,在家族内部保持了良好的学术传承,以维护家族的门第威望。其中,扶风班氏家学显赫,因《汉书》而闻名
班彪,字叔皮,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是一心钻研史籍的儒学大家。他认为《史记》没有做到“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这可以说是《汉书》文本形成的第一阶段。
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志,于是以《后传》为底本,着手继续编撰。然而,此时东汉私自修改国史是被严格禁止的,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后来班固无罪开释。借此,班固的史学才华得到了汉明帝的赏识。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固被召到京师担任兰台令史。之后,他被升为尚书郞,负责“典校秘书”,又在明帝授意之下继续完成《汉书》书稿,从此一连工作了二十多年,直到汉章帝建初中叶基本成书。
汉和帝永元初,班固作为窦宪的幕僚,担任中护军,参与谋划,协同出击匈奴。此后,班固因窦宪得势,也随窦宪失势自杀而被捕下狱。永元四年(公元92年),班固死在狱中。
班固逝世后,《汉书》还遗留下八表和天文志未能作成。于是,汉和帝命班昭入东观藏书阁,替兄长补作《汉书》;又命他们的同郡人,著名经学家马融之弟也是班固的门生马续帮助班昭,作成天文志。至此,《汉书》最终完成。这样,班昭也就成了“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总而言之,《汉书》草创于班彪,成书于班固,续补于班昭、马续,才得以最终定型。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唐代颜师古认为《汉书》卷帙繁重,便将篇幅较长者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为现行本《汉书》一百二十卷。
《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食货志》《地理志》和《艺文志》。
《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以及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和民情风俗。
《艺文志》考证了各个学术派别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食货志》有上下两卷,上卷谈 “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首 创《五行志》,专门记述五行灾异的神秘学说,还创立《睦西夏侯京翼李传》,专门记载五行家的事迹。
《汉书》的《百官公卿表》也非常有价值。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又列出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它篇幅不多,却把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汉书》在《史记》纪传体体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规范改进。对《史记》八书进行调整扩充,改“书”为“志”,作为专门记载各类典章制度的部分,第一次明确了“志体”这一体例,后代正史纪传体中的典章制度部分、以及典章制度的专史著作(如“十通”、“会要”),都受到“志体”的影响,以“志”为名。
同时,《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体例,不仅是适应当时政治需要、凸显西汉王朝正统统治的开创之举,也对后世影响深远。一方面,《汉书》成为了后世正史写作的典范,“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皆为断代史;另一方面,这种体例更便于官方文献资料的统一整理与保存,给后世乃至现代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汉书》收录西汉一代历史于一书之中,更便利了学者的研究,也是从此之后,后世之正史往往沿袭《汉书》断代史的体例。可见,《汉书》标志了中国史学的重要转型。
虽然《汉书》有这么多优点,但是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困曾批评司马迁 “论是非颇谬于圣人”,就是说司马迁对事憎是非的判断标淮,很多地方不是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的。在今天看来,正确的一方无疑是司马迁而非班固。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已经在史学领域站稳了脚根。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