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发明于宋朝,到了明朝,烟花的种类已经多达一百多种
发布时间:2023-07-24 19:11:27 作者:历史客栈 浏览量:184
历史客栈昨天介绍了鞭炮的历史,今天再来看看它的“难兄难弟”:烟花。
烟花和鞭炮“师出同门”,都得益于火药的发明,今天也都被列入了“春节黑名单”,禁止燃放,可谓“难兄难弟”。
实际上,烟花的历史脉络远没有鞭炮那么清晰,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感慨的那样:“至今没有人写出关于中国烟花的准确历史。”
如果真要追溯一下烟花的源头,最早可见于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其中写道:“含雷吐火之术,出于万毕之家。”大概的意思就是形容炼丹炉内的爆裂声所喷射出的彩色火焰。
很明显,这种现象是炼丹药材中的金属物质在高温燃烧下产生的,与现代意义上的烟花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此后几百年,限于火药技术的停滞不前,烟花自然也没有什么长足发展。直到宋朝,烟花才真正取得了突破式发展,宋代学者周密在其著作《齐东野语》一书中记载:“既而烧烟花于庭,有所谓地老鼠者。”
这里的“地老鼠”,就是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烟花类产品之一,而“烟花”一词,亦出现于此。
据说,当年宋理宗在宫廷里大摆宴席,还特意把太后叫来看热闹,席间,内臣们燃放地老鼠来助兴,结果那地老鼠“嗖”地钻到了太后座位下面。太后毕竟年纪大了,哪见过这玩意儿,惊吓之余,骂骂咧咧地气走了,母子俩甚至一度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宋理宗亲自跑到太后那里请罪,才算告一段落。
虽说在宫廷宴会上的“首秀”挺失败的,但这并不妨碍地老鼠成为当时宫廷乃至民间颇受欢迎的玩意儿。
明朝的兰陵笑笑生,在其代表作《金瓶梅词话》中,就提到过地老鼠。在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烟火》篇中更是提及,在当时不仅有地上的地老鼠,还有专门用于水上燃烧的水老鼠,可谓“烟花花炮之制,京师极尽工巧”。
当然,地老鼠只是宋代诸多烟花产品中的一类而已,如《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或就地放烟火之类,有假面长髯,如钟馗像者。”
如果说在北宋初期,烟花还只是供宫廷贵族享乐的东西,那到了南宋,烟花就已经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南宋学者吴自牧曾记录道:“其各坊巷叫卖苍术小枣不绝,又有市爆仗、成架烟花之类。”瞧见没有?烟花产业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发达了。
不过,真正把烟花技术推向高潮的,还是在明清时期。一方面是因为火药技术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则得益于烟花工匠规模的不断扩大,正如明代《宛署杂记》中所记录的,在当时包括地老鼠、花筒、三级浪等在内的各式各样的烟花种类,多达一百多种,甚至还有集多种烟花于大成的“烟花架”。
当时中国的烟花技术,已经震惊了全世界,这一点在当时许多游历中国的欧洲学者和阿拉伯学者的游记中,均有记载。
不仅如此,随着烟花规模的不断发展,乾隆时期还专门出台了完整的烟花管理制度——《治浙成规》,用于管理宫廷以及民间燃放烟花爆竹。
可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文规定,古代中国的烟花发展都是位列世界之巅的,而这,也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历史文化之所在。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