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从《莺莺传》到董《西厢》,再到王《西厢》,经过了怎样的演变?

从《莺莺传》到董《西厢》,再到王《西厢》,经过了怎样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7-21 15:54:51     作者:浅浅的笑117     浏览量:146    

董西厢

中国诗歌批评史上有“李杜优劣论”的争执,中国戏曲批评史上也有“董王优劣论”的粗断。董《西厢》是董解元所撰的《西厢记诸宫调》(或称《西厢掐弹词》、《弦索西厢》)的省称。董解元是金章宗时期一位通俗文艺作家,“解元”并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当时对勾栏里读书人的称呼。他写的《西厢记诸宫调》是一本用诸宫调演唱的说唱文学作品。董解元不但把三千字的《莺莺传》扩大成五万字的作品,而且着手改变原作的主题思想,使崔张故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学史上。

《西厢记》剧照

董西厢

董《西厢》所作的根本性改动,首先是改变了《莺莺传》原作“始乱终弃”的悲剧性情节,代之以崔张借相出走获得美满团圆作结。这就不但把原作那些“善补过”云云的腐臭陈言一扫而光,而且大胆肯定崔张的爱情关系。从幽期密约直到双双出走,都是封建礼教所不能容许的,而董解元却同情它,赞许它。这样,通过对小说结局作根本性的情节改动,董解元写出了男女青年的爱情和封建礼教的对立,歌颂了崔张纯洁忠贞的爱情。

董西厢

《西厢记》剧照

其次,董解元大胆改变小说原作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关系。特别是对张生的形象作根本性改变。张生在董解元笔下成了一个有情有义的可爱书生,通过闹道场、月下联吟、害相思、出奔团圆等情节场面的描写,表现了张生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士子形象。董解元笔下的莺莺也不是一个哀怨柔弱、只会在尺牍诗束中悲吟的人物,而是一位有着鲜明反抗性格的少女。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董解元对老夫人、红娘、法聪等人物形象的再创造。

《西厢记》剧照

老夫人在小说中原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在董《西厢》中她成了背信弃义的封建势力的代表;红娘在小说中只是一个有名字而未见行踪的丫头,董解元却赋予她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的思想性格;法聪和尚的形象也是董解元的创造,他“不会看经,不会礼忏,不清不净,只有天来大胆”。他和红娘一样,对崔张爱情的成功起着支持和推动的作用。

《西厢记》剧照

总之,董《西厢》不光为王《西厢》提供了故事轮廓与人物,尤其是它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更使王《西厢》获益匪浅。王实甫《西厢记》之所以取得杰出成就,董解元的奠基之功是不可磨灭的。正由于王实甫善于从《莺莺传》和董《西厢》这一反一正的描写中借鉴得失,他才能攀上艺术创造的高峰!董解元还是抒情写景、渲染气氛的高手。董《西厢》文字绮丽,不比王《西厢》逊色,而比后者更显得率真通俗,是民间曲艺与文人创作结合的典范。像卷六“长亭送别”和“草桥惊梦”中的一些曲子,确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词曲,如:

《西厢记》剧照

【大石调玉翼蝉】……雨儿乍歇,向晚风如漂冽,那间得衰柳蝉鸣凄切!未知今日别后,何时重见也?衫袖上盈盈,泪不绝。幽恨眉峰暗结。好难割舍,纵有千种风情,何处说?…

【黄钟宫尾】马儿登程,坐车儿归舍;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

《西厢记》剧照

董《西厢》的艺术成就,为王《西厢》优美动人的风格奠下稳固的基础,但也为王《西厢》提出极为严峻的改编难题:能否跨越董解元那标码很高的横竿、向新的艺术高峰挺进?王实甫终于用震惊世人的艺术创造作了肯定的回答,他成了我国古代戏剧艺术峰顶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巨人之一。崔张故事的演变说明:改编也能出巨著!在西欧戏剧史上,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是改编成功的范例;在中国戏剧史上,《西厢记》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般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从《莺莺传》、董《西厢》到王《西厢》的创作过程,不是很有些发人深思的内容么!

参考资料

《西厢记》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下次不见不散~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西厢     演变     怎样    
上一篇:乌鸦为什么像写字台是什么意思?喜欢你没道理(含蓄表白) 下一篇:北宋至和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