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维维再唱《刀剑如梦》,依旧毫无悔改,“怒音”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7-21 14:36:55 作者:Michael的小辫子 浏览量:859
粉丝提问:谭维维的怒音到底是什么?是一种声乐技巧吗?
7月15日,谭维维在榆林群星演唱会彩排上谭维维再度唱起了《刀剑如梦》,依旧是那个大湾区魔改的版本,依旧是那个从头到尾的怒音唱法。同一首歌,同一个改编版本,并没有谭维维事后表明的任何“改进”,但出现了大量的娱乐自媒体账号,试图以彩排的稳定高音来吹捧谭维维粉饰太平,掩盖难听的事实。
单纯的高音、溢于言表的情绪意外怒音和音乐艺术的强弱美感并不相等,否则飞机起飞引擎的High High C-G的高音就应该是秒杀一切歌手人声的天籁,而不是让我们难受引起生理不适的恶心噪音。谭维维的《刀剑如梦》改编就像是一个更像接近噪音的歌曲,破坏了印象之中的江湖武侠音乐美感。
谭维维不知从何时开始,对于音乐的理解思维逐渐朝着“音乐导师——柯以敏”靠拢,颇有一种:“你们看我唱的多厉害”的既视感,唱功成为了一种表演的媒介,而不是音乐艺术的情感载体。当年超级女声的四川音乐学院学生,谭维维、李宇春、何洁三位对于音乐的审美都和正统科班生有着一定的偏差,音乐成为了他们三人工作赚钱的媒介,而不是感受人生、享受艺术的载体。四川音乐学院的教学水平提升空间较大。
从唱功整体上讲,谭维维的表演形式和唱法逻辑,就是以科班生走的非专业下沉市场的逻辑,以所谓“怒音”这种网络自创音色流派作为噱头,完成既有印象的音色辨识度传播从而达到商业影响力,但是本质上声乐之中并不存在“怒音”这个技巧。当“怒音”标签成功商业运作之后,谭维维就陷入了一个怪圈思维——过于依赖怒音,除了怒音毫无第二手段的同质化唱法。
从音色上讲,谭维维的声带底色并不优异,在大湾区Live存在着大量欠缺共鸣的白嗓音色,整体的音色统一度也并不高,以音域为基本盘,受限于机能,对于High D的咬字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此做一些破音化的真声失真处理反而拥有了唯一性的辨识度,这种破音化的失真真声就是——怒音。在五组高音上,谭维维的音色处理仅有两种——怒音和民族藏族山歌唱法,后者不属于流行,如此就形成了谭维维过于依赖怒音的流行唱法逻辑。
从音域上讲,谭维维的音域能力很优秀,整体具有F3-G5的两个八度+二度的可用音域,到那时受限于唱法流派,D5-G5的咬字都是偏向于民族唱法的山歌咽音化,不适用于流行领域,如此谭维维的流行音乐实际上只有F3-D5,一个八度+六度,属于T2水准,不具备T1行业的音域广度。加上音色的同质化,谭维维的音域单音质量上,在五组的表现之中并不具备多种音色的高质量表现。
从腔体上讲,谭维维作为四川音乐学院民族唱法的科班学生,是民族唱法女歌手逻辑,对于流行音乐的逻辑,都是基于民族唱法的跨界运用,突出的特点是——大嗓门、强声压、无法弱唱。对于音高的执着远远高于音色的美感,同时伴随着溢于言表的强烈情绪大于歌声内容的肢体表演倾向,而非声乐定位。这是2000年左右的典型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唱法应试教育固化思维。
谭维维最具辨识度的音色便是网络上疯传的“怒音”,谭维维也被冠以增加了“怒音女王”这个头衔,后续的摩登兄弟刘宇宁也是以所谓“怒音”走红,谭维维也好,刘宇宁也罢,他们的声乐定位都是基于非音乐专业市场,或者是谭维维、刘宇宁的粉丝受众普遍并不具备声乐演唱能力、业余、职业演唱的经历人群。这就如同青春期孩子喜欢无脑喜欢“真假声”之中“假声”一样。
在流行声乐之中,并不存在“怒音”这个技巧,这个“怒音”在声乐之中,更接近山歌、民歌之中的吆喝声、号子声,比如说刘欢的《好汉歌》之中的“嘿哟”才是最正统的怒音,但刘欢的演绎是基于山歌、民族的定位,而谭维维也好、刘宇宁也罢他们是将山歌的口语吆喝声放在流行音乐领域,这就存在了一定的领域割裂。
流行音乐、流行声乐的基本逻辑是自然美感,芯体声线的连奏律动美感,“怒音”这个音色并不具备两种基础美感之一,而最最要命的一点是——怒音属于断奏,和流行声乐的连奏思维犯冲。我们倾听谭维维的怒音会有最大的一点感受,每一次的怒音,都会造成音量的突然爆发,和声线的突然停滞换气。
这里潜藏的音乐信息是:谭维维用怒音顶替了音符时值的唱满延音效果,怒音作为一个破音化的吆喝口语真声失真音色,无法完成长音的延音听觉。也就是说,我们常人可以吆喝高音,但是难以长时间维持吆喝的力度和音高。谭维维也是如此,她的极限咬字怒音吆喝,是High D,再升一个Key就存在挤卡和代偿。
在这种怒音吆喝的破音断奏思维下,谭维维每用一次怒音,就会让歌曲的整体演奏呈现一种最大音量、最大声压、最大嗓门的爆裂音效果,而因为谭维维的High D音高只能怒音这一个技巧,如此但凡是歌曲之中存在High D的音高,谭维维的所有High D咬字全部都会成为怒音,全部都会出现一场重复的音色处理,在音色、音量、声压、咬字、语感、情绪上都是同一个状态。
当这种怒音的状态次数出现过多时,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审美疲劳,这也是谭维维有唱功但是不好听的核心所在。也是《刀剑如梦》改编最难听的地方——全程大嗓门,全程表达“你看我唱的厉不厉害”,而不是一种音乐的强弱美感对比和声线芯体的延续性。
不管是《乌兰巴托的夜》,还是《刀剑如梦》还是《缘分一道桥》,谭维维的所有怒音演绎都是一种同质化的底层逻辑,这种同质化在最初的两年,也是谭维维在《我是歌手》出场的时候,市场对于怒音是一种新鲜猎奇的定位,具有较好的市场反馈,但是随着市场在推动,人们对于怒音的审美会从专业手中的猎奇,转向于同质化,朝着非专业音乐受众的下沉市场转变。
而谭维维在市场进步的同时,自身却没有任何的突破,并且因为市场的青睐,身上莫名拥有了对于怒音的自信和依赖,认为自身属于唱功佼佼者。简单说就是:粉丝的吹捧谭维维自身真的信了,而且不觉得自己需要去努力学习突破既可拥有完美的唱功。
怒音这个技巧在音域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怒音的本质是破音化的口语真声吆喝,要想达到破音的效果,就需要较高的声带闭合压力,也就意味着怒音这个技巧,仅仅适用于高音区。而高音区除了声带闭合压力之外,还有声带闭合自身的机能局限,所以本质上,怒音对于谭维维而言是一个取巧的高音形式,未来规避流行咬字难以上High D的能力欠缺。
而正常的T1级别歌手,最少都会掌控高音区的两种音色技巧,在混声体系之中强混、弱混、平衡混三类是最为核心的音色技巧,这三种技巧,加上R&B的气混四类,都是具有延音效果的长音时值能力,契合流行声乐的连奏思维。而并非想怒音这种断奏。
谭维维质量音域:G3-High Db;一个八度+小五度;
谭维维怒音音域:D5;
整体上,谭维维实际上是一位已经较为成功的女歌手,拥有山歌民族唱法的高音能力,就表明她必定会有喜欢飙高音的粉丝,同时也有现场传播度的《缘分一道桥》和《乌兰巴托的夜》翻唱,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专业市场上她已经是登顶的完美存在。她的专业能力在这几年往往有较大的商业化,缺乏原创作品能力。
希望她未来有更好的作品,不要依赖于翻唱和魔改,谭维维是一个歌手,放在一个音乐制作人,一个编曲人,一个作曲人显然能力严重不足。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