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是吴蜀联军用火攻或是曹操自己放火烧船?
发布时间:2023-07-21 13:30:36 作者:写乎 浏览量:160
作者:赵心放
三国时代的吴蜀联军能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主要靠的是火攻,这是历代世人的主要说法,但在众多的史料中却见仁见智,让人莫衷一是,难以猜度。
《三国演义》是这样叙述的: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下了一番狠功夫,终于统一了北方。他眼中的刺梨头, 只有在长江一带的孙权和刘备了。
为了实现统一大业,公元208年,曹操带了20万大军南下,对外号称80万。只有2万多兵马的刘备无法撄其锋,只好退守武昌,军师诸葛亮建议与孙权共同抗曹,并亲自面会孙权,说曹操虽然人多,但其中有七八万是刚投降的荆州水军,是作战的主力,但他们不一定愿意为曹操卖命。
曹操带来的北方士兵,不善于水战,长途跋涉而来不服本地水土,生病的也很多......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孙权看清了形势,树立起了信心,派大将周瑜带领3万兵马与刘备组成联军应战。
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怎么办?曹操下令用铁索把战船锁在一起,方便北方士兵在船上行走。诸葛亮和周瑜得知消息后,定下了“火攻”之计。在周瑜的安排下,黄盖假装投降曹操,过了几天后的一个夜晚,突然刮起了吹向曹军战舰集结方向的东南风。
黄盖抓住时机,带着十艘装着灌了油的柴草的船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战舰时,他们将十艘船同时点火,火船顺着风向曹操的战舰冲去。曹军战舰因为锁在一起,一时无法解开,不一会便成了一片火海。火又烧到了岸上,曹军死伤很多......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老先生认为, 遭遇火攻是曹军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主要原因,由此来创作小说的。这观点的出处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说:黄盖“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
《三国志》对赤壁之战则是另一种描述。《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孙权派周瑜、程普率领数万水军与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把曹军打败后,把他们的船焚烧了。说的是打败了曹军后烧船,而不是船被烧了导致兵败。
就是曹操本人也不认可是火攻导致他在赤壁失败的。这从他后来写给孙权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在信中说,是他的士兵得了疾病,他只有把船烧掉撤退,让周瑜得了虚名。
此外据浏览有关史料得知,估计曹军不少士兵得了血吸虫病,那病潜伏一个月左右开始发作,大损了曹军的战斗力。血吸虫病当时流行在两湖一带,经过数辈人后,当地士兵具有了一定免疫能力,曹军的北方士兵初来此地,本来就不服水土,被感染在情理之中。
有种观点认为,此话也有漏洞,曹操训练水军的地方在邺城,邺城不是疫区,被感染是小概率事件,但笔者认为,就整个曹军而言,肯定有不少士兵被感染。此外,曹军不习惯水战,内部也不很团结,军心不稳也有一定原因。估摸足智多谋的曹操综合分析一番后,见势不对,就赶快烧船撤退了。
是吴蜀联军烧船后打败曹军或是曹军主动烧船后撤退,直到现在无从知晓。笔者认为,写《三国志》的陈寿生活在西晋,离三国时期最近,相应而言看来他写的《三国志》可信度要高一些。
实话实说,周瑜才真正是决定三分天下的英雄人物,根据《三国志》的记载,用现在的流行话说是帅哥一枚,酷毙了帅呆了。他多才多艺,武功也十分厉害,为人心胸开阔,和同事相处融洽。
程普倚老卖老,瞧不起他,给他过不去,但周瑜从不计较,对其敬重如终如一,后来程普终于被周瑜感动。说到具体的赤壁之战,以火攻破曹,是周瑜的决定,和诸葛亮一点关系也沾不上。周瑜自小在江淮一带长大,对长江沿岸的水文、气象有深刻的了解,早就知道冬至前后,赤壁附近会出现短时间的反向风向,因此定下了火攻的计谋。
所谓借东风完全是罗贯中虚构的,不但掩去历史上周瑜的功劳而且把诸葛亮形容成能呼风唤雨了。罗老先生为了把小说写得精彩,在赤壁之战中,把曹操写成了个大笨蛋,把诸葛亮写成了大巫师,把周瑜写成了个平庸之辈。
笔者分析,赤壁之战前,鉴于出现多方面的不利条件,曹操早就有退军之考虑。交战时吴蜀联军用了一阵火攻,曹军就开溜顺势撤走了。曹操说他烧船后自己撤退的,是门面话,不足为信。
赤壁之战的意义是,消除了曹操统一南方的打算,促进了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作者简介】赵心放,重庆市南岸区黄桷文学社社员,作品散布于报刊网络和丛书。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