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肝阳上亢,头晕耳鸣!一张平肝滋阴的方子,巧妙降血压
发布时间:2023-07-15 13:18:34 作者:心血管专家罗继红 浏览量:256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中医调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思路。
什么是肝阳上亢啊?
按照中医理论来说,这主要是肝肾亏虚造成的阴不制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不涵木。
什么意思呢?
我们说肾属水,肝属木,肾阴虚就是水少了,养不了树了,树长期得不到水的滋养,就干枯了,导致了肝肾亏虚的结果,这个时候阴不制阳,肝阳就容易偏亢。
这种情况,调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我们要从滋补肾阴,平肝潜阳入手。
今天要说到的这个方子,就是从滋补肝肾的角度,遣方用药,让高血压降下来!
曾经有一个患者,女,75岁,高血压发现20年了,一直口服拜新同降压。
最近一个月,身体状况变得很差劲,开始出现头晕,同时血压也蹭蹭地往上窜。换了很多种降压药也没有任何作用。
这个时候怎么办?家里人想了想,还是去看一下中医,患者也同意了。
于是来到我们科室门诊。
刻诊:头晕目眩,气短乏力,口干舌燥,同时还有腰酸背痛,舌红少苔,脉细数。高压160mmHg,低压90mmHg。
随后,我问了患者平时有没有熬夜的习惯,患者说没有,就是平时比较爱生气,情绪不好。听到这里,我心里有数了,就给患者开了一张方子,见:
枸杞,菊花,熟地黄,桑寄生,龟板,牛膝,茯苓,山药,山茱萸,丹皮,石决明。水煎服,日1剂。
患者服药一周,来复诊时诸证减轻,随后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上方20剂后,不适症状消失,血压控制良好,效果很满意。现在正在吃中药调理,并逐渐减少西药。
好了,这个医案给大家说完了,是什么道理呢?
中医上讲,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肾主藏精,为阴阳之本,肝肾同源,为子母之脏,年老体衰,真阴耗损,肝肾阴虚,这个时候,表现的症状就是: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盜汗、心悸失眠、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
阴虚难调,此期患者多病情迁延,血压波动,常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感受外邪而引动肝阳、肝风,变生他证。
上头的患者,头晕目眩,气短乏力,腰酸背痛,舌红,脉细数,这就是肝肾阴虚了。其实上了年纪的患者,年老体衰,真阴耗损,大多都会出现这种症候。
加上患者平素爱生气,这就容易肝气郁结,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导致肝阳上亢,当肝阳不受拘束,乱跑乱撞,肝风内动,气血翻涌,这样血压就开始波动了,蹭蹭往上窜。
这个时候怎么办?治则:滋补肾阴,平肝潜阳!大家再来看一下用药:
枸杞,菊花,熟地黄,桑寄生,龟板,牛膝,茯苓,山药,山茱萸,丹皮,石决明。
这里头,枸杞、桑寄生,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平肝明目;熟地黄滋阴、补肾、降血压;龟板、牛膝,滋阴潜阳,补肾养心,引血下行;
茯苓健脾宁心,可治痰饮眩悸;山药补脾生津、补肾涩精;山茱萸补益肝肾、益精血;丹皮清热活血、凉血散淤 ;石决明清热去火、保肝明目;
诸药合用,补肾阴,平肝阳,养心神,降血压,症状消失!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总结来说,在中医临床,高血压中医辨证涉及多个脏腑,涉及虚实夹杂。
临床治疗也十分复杂,但其病机无论怎样变化,认清了高血压病中肝的病机变化规律,就抓住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和病理变化。
为什么呢?
因为肝的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如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中焦脾胃,脾失健运,聚湿化痰;肝郁脾虛则气血生化无源,日久气血亏虚;
若肝郁日久则可化火,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肝藏血,肝火旺盛,日久耗血动血,灼血伤络,则血瘀血热;
火盛亦灼伤肝阴,阴不涵阳,肝体和肝用不协调则肝阳上亢;
又因“肝肾同源”,肝阴虚累及肾阴虚,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肾阴虚,阴虚则阳亢,肝阳亢而无制则化火动风;阴阳互根,日久阴损及阳,而形成阴阳两虚。
因此,高血压病虚证的阴精亏损,气血亏虚或阴阳两虚;实证的风、火、痰、瘀都和肝密切相关。
可以说,肝的阴阳变化是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枢纽,因此针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我们在临床上辨准病因病机,抓住的根本,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说到这里吧!
最后说一下,文中的方剂,具体因人而异,有需要的朋友,建议在专业医师的辨证指导下使用,感谢大家的阅读。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