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宠物千千万,鲁迅先生为何独爱这一种?
发布时间:2023-07-05 22:46:49 作者:武汉光谷读书会 浏览量:995
文 / 胡 渔
在上一篇文章里谈到“鲁迅先生养过什么宠物”里,说道鲁迅先生养过几只隐鼠,最后被长妈妈不小心给踩死了。长妈妈怕鲁迅怪罪她,故托词说是给猫吃了,由此导致鲁迅先生一辈子恨猫!
这样去推到鲁迅先生为什么讨厌猫,是因为自己心爱的宠物被猫吃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而鲁迅先生真正喜欢的宠物却是墨猴。因为当时无法买到或者捉到这种墨猴。只不过被鲁迅先生自己“移情”到隐鼠身上去了。把一个孩子对某种小动物的美好寄托都依附在隐鼠身上去了。
而且把本身是墨猴的某些习性,都加载在隐鼠身上去了。可能也是迫于当时一时手头无资料可查。加上隐鼠和墨猴这两种小动物在体型上颇为相似之故吧。
其实不然,这两种动物完全不属于同一科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墨猴。
在原文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舔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
在古代,它是文人的宠物,能帮助翻书、递纸、取笔、磨墨。
可能是经常听父亲讲过类似关于墨猴的故事,在鲁迅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尝尝寻思,要是有这么一只墨猴就好了。不仅有趣,而且还可以帮自己做很多事不是。看看上面的描述,小小一只墨猴,竟然能做很多平时只有书童才能做的事。虽然鲁迅先生的描述,也多半是评过往的一些记忆。
鲁迅先生的父亲,也是旧式文人。自然也不排除旧式文人的一些习性,如一些雅嗜,就像他经常提到的这种墨猴。虽然自己并未亲眼见过,但可以肯定的是,也和鲁迅小时候一样,想拥有一只。
这种墨猴为什么深受文人们的喜好呢?
1、因为墨猴体型小,可以随意把玩。
墨猴体型很小,小到可以装入笔筒。因此笔筒也就成了它睡觉的场所了,而且能随遇而安,不像现代社会养宠物,得要一定场地和专业的工具,才能养活,养好。
当墨猴睡觉的时候,它也不会打扰主任,主人写字累了之后呢,也可以将墨猴与笔筒一起放置案旁。
2、墨猴通人性,能理解主人的某些意图。
比如主人要写字的时候,那墨猴就要开始工作了。当然前期可能也有一些训练,不过找不到相关的记载。比如,你只需要把笔筒轻轻敲三下,墨猴就会从里面跳出来,跪在砚台旁边,用前爪捧墨,然后开始慢慢地磨,俨然一只极具灵性的动物。
不仅会磨墨,还能执行主人的一些口令。比如主人叫它停的时候,它就停下来了。更为有趣的是,主人写字的时候,它也不打扰,或者捣乱。而是一只安安静静地趴在砚台旁边,似乎陪伴着主人。
想那古代文人,读书写字都喜欢静的环境。而墨猴刚好切合了文人的这一需求。有时候,它发现书桌上出现一些如蚊子、苍蝇、蚂蚁之类的小虫子时,它会奋力扑过去,抓住吃掉。然后又继续在一旁静静值守。
直到主人离去的时候,它又开始“工作”了。它用舌头将砚台里所剩下的墨汁舔光,颇有一些爱惜“粮食”的感觉。然后,又跳入笔筒,开始睡大觉。
由于这些习性,磨墨,舔墨,所以民间文人形象的称它为“墨猴”。
当然,仅仅吃这些小虫子,或者剩下的墨汁,估计墨猴还是难以生存的,必须还得有其他食物佐之。主人有时候还需要略施花生、豆类、硬果,就能更好地维持它的生存。
所以小时候的鲁迅不免由衷的发出感叹:
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那里有,那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慰情聊胜无”,这隐鼠总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罢,虽然它舔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写完字。
即使买不到这样的墨猴,至少隐鼠的出现添补了这一缺憾,那也是不错的。至少这只隐鼠,还是那么“嘴馋”,还没等字写完,就开始“舔吃墨汁”。
其实,墨猴这种生物已经灭绝了,并无最新发现痕迹,继续鲁迅的父亲对他讲述的,关于墨猴的故事,也可能是民间的一些记载,或口头传说。曾经有位考古学者在武夷山发现过这种小动物,以前被认为已绝灭,体重仅4两多重,小如老鼠,聪明伶俐。
当然这传说也是有来源的。不可能无中生有,自己造出一种生物来。所以大家通常所说的墨猴,一般是指拇指猴、蜂猴或是侏儒绒猴。
4、那么拇指猴、蜂猴、侏儒绒猴又是什么动物呢?
拇指猴:
这种小猴子生活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中,这种猴子又称狨猴。这种猴子长大之后,成猴身高也就在12厘米以内,还不到一根铅笔的长度,体重就更小了,大约2两不到。刚刚出生的拇指猴,只有蚕豆那般大小,重量只有13克。
这种猴子喜欢捉虱子吃,且性格温和,因此饲养他们成为了当地印第安人的一种爱好。
蜂猴:
这种猴子为灵长目蜂猴属下的一种猴子。体型比较小,行动缓慢,是较为低等的猴类,身体长度大约在一尺左右,最高不超过38里面。
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中;眼圆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长,第二个脚趾还保留着钩爪,尾短而隐于毛丛中。体背棕灰色或橙黄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纹自顶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环斑。
据相关文献记载,其实在中国古代,有过关于墨猴的记载。
在清代道光年间刻本《武夷山志》中,有“王孙似猴而小,大仅如拳”的记载。
据传,在武夷山的密林深处,过去曾经生活着一种体重仅三、四两的猴子。大概就说大家所说的这种墨猴了。
5、朱熹比鲁迅更会训练宠物墨猴。
相传,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下的武夷精舍著书立说时,就曾饲养了一只从山中捉来的猴子。
这只猴子,身长与一般毛笔相当,体重不足半斤,生性机灵,逗人喜爱。经过朱熹苦心驯化,甚听主人使唤。
在书房里,朱熹读书,它就规规矩矩地坐在笔筒上“洗耳恭听”;朱熹要写文章,它就跳下笔筒勤快地磨研墨水;主人外出,它就老老实实,寸步不移地看守书房,不让生人进入。
这么乖巧的袖珍猴子世上罕见,谁都想拥有一只,不单是鲁迅先生及其父亲喜欢,我也喜欢这样的小动物。
难怪清代李如龙作诗称赞:“武夷笔猴倍珍奇。” 古代文人之所以喜欢养这种墨猴,一是因为它珍奇,且易于饲养;二是它那帮主人磨墨、递纸的滑稽、灵巧相和手脚不停的勤快劲儿,能够给古代的读书会人带来快乐和短暂的放松,可谓是娱情怡性。
图片来源:网络。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