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曾经的承诺,成为千年的誓言——老魏读《诗》之《击鼓》
发布时间:2023-07-04 12:31:03 作者:老魏的诗以及其他 浏览量:279
说《击鼓》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恐怕就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了。同生共死,永不分离,这是我们的约定。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变老!这是多么感人的话语,每一次读到,都会为之怦然心动,热泪盈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两句话不仅成为热恋中情人们最深情的表白,更是无数人心中最浪漫的期许……
如此的深情与浪漫,早已成为婚礼上必不可少的经典用语,但是如果和鼓声阵阵,杀声震天,两军对垒,将士同命的场景联系起来,您又会是什么感受呢?事实上,这就是战场上一个士兵的承诺。有人说,面对随时到来的死亡,他思念家乡的妻子了;有人说,他这是与生死与共的战友的庄严约定;还有人说,这是对陪伴自己出生入死的战马的深情独白。
看过很多战争片,每逢看到出发前战友们虽然下定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必死决心,但是依然约定一起要活着回来的悲壮场景,都一次次被感动;而战士与胯下那匹背负自己穿越炮火冲锋陷阵的战马之间情如手足的特殊感情,也使人印象深刻;战斗的间隙,战友们聊起战争结束后的生活,少不了要描绘一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场景,回忆久别的妻子也很正常。那么,诗人到底是在向谁表白呢?免不了又是各种猜测。
这首诗一反《诗经》惯用的比兴手法,开门见山一句“击鼓其镗,踊跃用兵”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宏大的练兵场景:伴随着一阵紧似一阵的镗镗鼓声,只见旌旗猎猎,战马嘶鸣,刀光剑影,征尘滚滚,大有先声夺人之势,一下子奠定了这首诗的总基调,从此,中国诗歌史上多了一个叫做边塞诗的流派。
如果这是一部影片,那么镜头从练兵场的全景,又转到大批士兵修建城墙的画面,然后镜头一转,给出一个特写:一个士兵,骑着战马,孑然一身,奔向南方。“土国城漕”里的“土”和“城”都是名词作动词用,挖土和筑城的意思,“国”古指城邦,“漕”是地名,曾短暂作为卫国的国都。大家都在修建城墙,而“我独南行”一个“独”字,流露出心中的不舍与不平,潜台词是为什么偏偏是我?看来这趟差事他是不情愿的,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心中纵然有千种的纠结与万般的无奈,也不能停下前行的脚步。
一路向南,所为何事呢?诗人告诉我们是“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从,跟随;孙子仲,卫国的一名将军;平,平定,平息;陈,陈国;宋,宋国。这里说的是陈国和宋国交战,卫国出面调停这件事。调停是要有实力的,那个时候周王朝早已形同虚设,诸侯之间你争我夺,靠的是拳头和肌肉。就像两个人打架,正打的不可开交,光喊两嗓子是停不下来的,这就需要一个力气更大的人强行把他们拉开。
在当时来看,卫国还是具备调停资格的。首先卫国在诸侯国里所处的地位相当特别,当年周灭商后,为了分化瓦解商朝的残余势力,将商朝的核心地带首都地区拆分为三个封国,其中之一封给了商太子武庚就是邶国,而其他两国卫国和墉国专为监督武庚而设,后来武庚发动复国叛乱被平息,周天子干脆将邶国和墉国合并到了卫国,可见卫国不仅实力不可小觑,更重要的卫国国君是周天子的心腹嫡系,否则不会将这么重要的地盘分给他。
基于这种情况,在那个人人想当霸主的时代,卫国的几代国君还是有想法的,所以也很重视吸引人才,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曾经三进三出卫国,而且在卫国逗留时间最长,也是觉得卫国可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只不过卫国国君把孔子当成了值得炫耀的摆设,没事就拉着他一起坐上豪华马车在大街上兜兜风,亮亮相,但是一直没有重用,因此孔子最后还是愤而离开,卫国也没有就此强盛起来。
最后就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卫国比邻宋国,所谓远交近攻,宋国强大对卫国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要帮一下陈国,因此历史上就发生了《击鼓》所述“平陈与宋”这件事。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每天必须面对的是血淋淋的伤痛和死亡,回家的希望看起来是那么渺茫,所以诗人发出了“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的叹息,忧心忡忡的成语就出自于此。诗人就这样一路走着,一路胡思乱想,走的累了小憩一下吧,一不小心自己的坐骑还走失了,长途跋涉和战场厮杀,没有了马意味着什么,诗人很清楚,所以焦急地呼唤“爰居爰处,爰丧其马”,爰(yuán),哪里;居,停留;处,位置;丧,失去,丧失。我的马儿啊,你跑哪去了?“于以求之,于林之下”也就是到处寻找,最后在树林深处找到了。
一人一骑,漫漫长路,战马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更成了最好的旅伴,带着经历了焦急的找寻后那种惊喜,对着战马就是一顿唠叨和埋怨:你啊你啊,咱们不是说好在一起的吗,怎么就扔下我自己跑了?以后我要牵着你一起走到老,再也不会叫你跑掉了!一不小心,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历久弥新、直击内心的名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契,契合,合的意思;阔,疏阔,离的意思;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说,通常都读shuō,成说,约定的意思;也有读 yuè,通“悦”,成说,相互愉悦的意思;不过大部分还是采用shuō音。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我还以为这下子就再也见不到了呢,那样的话我们曾经的约定不就再也没机会实现了吗?于嗟,叹词,表示感叹;活,一说借为'佸',相会,其实可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也就是要是离开了你,我也就没法活了;洵,疏远;信,诚实,遵守承诺,言而有信之意。
这样顺下来,所有的话似乎就是对战马的自言自语。
魏译《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战鼓声声敲的响,演兵场上练兵忙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别人留下修城墙,我却独自到南方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跟随大将孙子仲,陈宋之间两相商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思念家乡不能回,前途未卜心忧伤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停留哪里待?战马不知跑何方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到处找啊到处寻,树林深处把身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同生共死不分离,当初约定记心上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让我牵牢你的手,一起到老不变样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哎呀不要分开啊,否则我就活不长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哎呀不要远离啊,当初誓言怎能忘
有人说这是反战诗,诗人在宣泄对战争的不满。有人说这是思乡诗,诗人在怀念与妻子的长情。而我看,这就是残酷的战争中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小插曲。毫无疑问,在战场上战马就是士兵的第二生命,诗人通过战马的失而复得,表达士兵与战马之间相依为命的真挚感情,情节描写细腻生动,语言更是感人至深,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今日头条@微头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