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首禅宗咏月诗,你能悟出特殊的含义吗?
发布时间:2023-07-03 09:04:17 作者:渌水早读 浏览量:554
在佛教经典中,有很多自然之物都被赋予特殊的内涵,月亮就是其中之一,禅宗祖师就经常会用月亮,来表达特殊的含义,从而把抽象的佛教义理形象化,方便了人们对教义的理解。
古代高僧大德诗歌中,常将月亮比喻为佛性圆满的象征。唐代永嘉玄觉禅师,在《证道歌》中云:
一性融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玄觉禅师在诗句中以月亮来比喻佛性,认为世界上凡是有水的地方,哪怕是一盆水、一杯水,都能映现出月亮来,所以说“一月普现一切水”。但不管地上的水映现出千千万万个无数的月亮来,总归月亮只有一个,一切水月反映的不过是天上那一个月亮,这个月亮就是佛性。所以说“一切水月一月摄”。
在唐代诗僧寒山大士的诗歌中,有很多以月比喻佛性的诗歌。
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
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沈。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在寒山大士看来,月亮圆满皎洁,正象征这众生佛性的圆满无缺。正因为两者有共同所指,因而,诗歌中把月亮比喻为自心佛性的本体。
宋代禅僧无门慧开禅师在《春有百花秋有月》一诗中也提及自然界中月指明亮皎洁。诗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代禅僧云盖智本也以月作诗云:
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宋代高僧枯木法成也作有以月为内容的诗歌:
门前自有千江月,室内却无一点尘;
贝叶若图遮得眼,须知净地亦迷人。
宋代诗僧慈受怀深禅师,在诗歌中将月亮比喻为菩提之月。其诗云:
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高僧咏月的诗歌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罗列,读了这些诗歌后,清冷的月亮似乎有了温度。
收藏
最热文章
为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