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喉咙有异物感?咳不出又咽不下,多因痰气凝滞于咽!应该怎么办?

喉咙有异物感?咳不出又咽不下,多因痰气凝滞于咽!应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6-30 20:40:57     作者:龙南中医院广州门诊部     浏览量:458    

凝滞

喉咙里有异物感是临床中比较为常见的问题,患者的喉咙内会感觉到发痒、紧迫感,大多数还伴有总感觉喉咙有痰,但是却咳不出咽不下的情况。它虽然不影响呼吸、吞咽功能,可患者本人会觉得特别难受,甚至带来极大的心理困扰,造成失眠、焦虑、抑郁、恐癌,而且临床中各项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所在。

如果只是偶尔的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可能与喝水过少,或天气干燥有关。但如果经常出现发生,或伴有其他不适感,那么就要引起注意了,这种病症命名为“癔球症”(咽异感症),中医称为“梅核气”。

凝滞

据一项全球性研究统计,癔球症的发病率在人群中可达46%。虽然针对中国全国范围内癔球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剧增,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梅核气以咽喉异物感为主要表现,是一种自觉症状,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关于梅核气的症状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论述:“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但文中并未涉及梅核气病名,之后《赤水玄珠》中见“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的描述,由此明确病症。

关于梅核气的病因病机大致归纳为痰气互结、脏腑不和、肺脾壅滞、风热搏结、湿热内蕴等学说。临床研究也显示,该病发病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痰气交阻停于咽喉所致,临床症状每因情志变化而加重或减轻,气郁痰凝是其病机,但痰乃病之标,非病之本,明·王纶《明医杂著·化痰丸论》云:“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成,气也,贮于肺。”因此梅核气虽证在咽喉,病位在肝,但不可拘泥于肝。

1、肺失宣降

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气机,如果气机宣降失常,便会导致呼吸不匀,气道不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此外肺为水之上源,输布运行水液,宣降失常,则体内水液代谢紊乱,痰湿水饮停聚。而痰可随气机升降,到达身体各处,如《丹溪心法》云:“痰之为物,在人身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无所不至。”喉属肺系,乃肺气通行之门户,且手太阴肺经经别“循喉咙”,肺气上通于咽,咽喉受肺之气阴的濡养,宣降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宣降失司则肺气不舒,肺不布津,气聚水停,痰气凝滞于咽,形成梅核气。

临床上多见咽喉梗阻不适,伴咳痰白黏难咳,或咽痒干咳无痰,口渴咽干,舌红少津。

2、脾失健运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主运化水液及水谷精微,为气机升降之枢,咽属胃系,司吞咽,为水谷入胃必经之路,是“脾胃之候”,倘若脾化生有源,则升降有序,气机条畅,清升浊降,则气血冲和,咽道通畅,喉门舒利。若脾失健运,气血不足,升降失常,气机不畅,则痰湿壅滞,咽喉不利,咽喉堵闷不爽,久而不愈。

临床可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红少苔,脉沉迟无力等。

3、肾失气化

肾主水,体内水液的输布排泄需要肾中精气的气化来推动,《素问·逆调论》讲到:“肾者水脏,主津液”。《灵枢·经脉》曰:“足少阴肾脉,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若肾阳亏虚,蒸腾气化无力,则寒水内停;冲脉下连少阴,冲气循经上逆,挟寒水上犯,结于咽喉,发为梅核气、

临床中可以感觉到有气上冲咽喉,吞咽如梗,紧闷如箍,微咳喘,时有畏寒肢冷,面浮胫肿,大便溏,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润,脉沉细弱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单用顺气化痰不是治本之法,应追本溯源使病脏之气通降顺畅,标本兼施。观其脉症,法随证立,方从法出,如此治则无过,诊则不失矣。

从肺论治—养阴清肺,降气化痰

肺经余热未清,耗气伤阴或肾阴不足,虚火内生,肺热肾火循经上结于咽喉,炼液为痰,气机郁滞,痰气互凝为梅核气。临床多选用麦门冬汤治疗,该方出自《金匮要略》,由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组成。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肺,降气化痰之效,若口渴咽干甚者,还可加用百合、石斛滋养肺肾,咽痛甚者可加射干、连翘、山豆根清热利咽止痛。临证之时,梅核气辨为肺气阴耗伤,虚火气逆挟痰于咽者,即可使用。

从脾论治—升阳健脾,顺气化痰

脾胃受伤,病邪虽去而中气未复……胸喉中若有所哽如梅核气者,此中本无停积,但以阳气未舒,阴翳作滞,胃气太虚,不能运化而然”。生活中,饮食不节,劳逸所伤或素体脾虚的人,便容易诱发梅核气。因此治宜升阳健脾,顺气化痰,方可选升阳顺气汤,升阳顺气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方中重用黄芪、人参,升麻、柴胡,半夏、陈皮、草豆蔻、神曲、生姜,当归,黄柏。诸药合用,中气足则咽喉之气顺畅无阻,凡脾气虚,升提无力,痰凝于咽所致梅核气,均有明显疗效。

从肾论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肾为先天之本,真阴真阳所在之处,为机体气化之根本,肾脉上贯咽喉,一旦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咽喉肌膜失温;气化失常,水液失调,则寒水内生,上冲于咽,治宜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可选金匮肾气丸。此方首载于《金匮要略》,是补肾的祖方,方内生地黄、山萸肉、山药、附子、桂枝、泽泻、茯苓、牡丹皮,全方八味,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阴中求阳,补肾阴以生肾气,肾气足以行温化水饮之功。还可少佐半夏、陈皮降气祛痰利咽,收效更速。遇梅核气辨为肾阳亏虚,寒水上冲者,即可用之,通常可快速改善症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本病在临床上极为多见,但其病情缠绵,容易反复,加上初期时病情较轻不受重视,直至症状明显就医时多因病情迁延成难治之病。因此咽喉出现不适的时候,应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防止症状加重。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

1、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痰气     咳不出     多因    
上一篇:灵活使用项目符号和编号 下一篇:洪秀柱叮嘱中国国民党记取“换柱”教训 侯友宜留言感谢表态“绝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