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然是贺知章的后人
发布时间:2023-06-27 02:22:33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768
中国是诗词文化可以说是灿烂非凡,特别是盛唐时期出现了许多大家熟知的大诗人,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家人就是唐代一位大诗人的后裔,这位大诗人的名字叫做贺知章。在沛县安国镇有个名叫贺庄的村子,这里是徐州贺姓的聚居地,村里有贺姓族人将近1300人。与其他很多移民而来的姓氏不同,贺姓从汉代开始就已经在徐州地区安家落户。
沛县这一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庆普是西汉经学家,今文《礼》学“庆氏学”的开创者,也是一代大儒。庆普就是沛县人。那么大家肯定很奇怪,贺家怎么会以庆普为先祖呢?其实贺姓就源于庆姓。庆普在东汉有位裔孙叫庆纯,汉安帝刘祜时为侍中、江夏太守。为避汉安帝父亲的名讳,因此才改庆姓为贺姓。因此可以说,贺纯是贺姓的得姓始祖。也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姓氏,他们得姓于东汉的安帝年间,只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全国贺姓人口大约有220万,排名全国第九十三位,徐州周边的贺姓很多都跟沛县的这一支贺姓有关系。
可以说,沛县这一支的贺姓历史是相当久远了,更为重要的是,沛县这一支的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次子的后人。在沛县贺庄的贺姓祠堂内,祭祀着两位先人,一位是始祖庆普,另一位就是唐代的大诗人贺知章,在一件明代的石刻碑文上,明确记载了沛县贺姓的家族世系。
据贺姓族人说,贺知章的父亲曾于沛县为官,年幼的贺知章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了沛县。贺知章直到37岁中状元之前都是在沛县生活,而他的儿子贺文也是出生在沛县。在贺家祠堂内还保留着一块贺知章的墓碑,这里也曾经留有贺知章的衣冠冢。
安史之乱后,贺知章后裔流徙至苏北,在今丰沛边境的贺庄、贺堌集一带落户定居。后经数十年努力,发展成为方圆百里的水旱码头,地方兴盛,后人虚建贺知章墓以示纪念。贺知章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诗词书法造诣颇深,而且在官场上也是颇受帝王信赖。他的诗歌虽然流传下来的并不算太多,但是《回乡偶书》和《咏柳》两首诗歌被誉为千古经典而流传至今。
事实上,贺知章生性旷达,喜欢谈笑,除了文采了得,书法造诣也颇深,除了有名的“醉中八仙”之外,他还与草书大家张旭等人结为“吴中四士”。时常把酒言欢,挥毫泼墨,贺知章一生官居要职,以独到的眼光举荐了诗仙李白,教导了太子李亨,培养了名相李泌,最终功成名就,全身而退,他的声名也伴随着那千古吟诵的绝句广为流传。
历史上贺姓名人也是为数众多,不仅有贺知章这位大诗人,大文豪,也有决胜沙场的大将军,在新中国诞生的过程中,有一个曾经被蒋介石拿出十万大洋悬赏其头颅的军事统帅,他就是赫赫有名的贺龙元帅。贺龙出生在湖南桑植县的一个小农户家中,他的祖上门第显贵,可是到他出生时已经没落。年少的他只能当了一名“小骡子客”,靠给别人运送货物维持生计,当时桑植县的边境上有一个叫芭茅溪的盐局税卡,动辄扣人扣盐。一次贺龙的同伴被扣住了,怒火冲天的贺龙约了一帮小伙子,拿起菜刀冲进税卡,砸掉了盐局,救出了同伴,还缴获了十来支枪。这就是流传甚广的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
经历过民国的纷争,大革命的洗礼,贺龙一路跟随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的足迹,最终选定了能够解放中国的共产主义为终身奋斗目标。他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他带领的这支军队成为后来工农红军的骨干力量,在他领导下一枪一战发展起来的红二方面军,是红军长征后保持最完整的队伍,并直接构成了八路军120师。而贺龙和彭德怀经略西北,挺近大西南的艰苦胜利,更是一点一滴苦战而来,因此,在1955年9月27日的共和国授衔仪式上,贺龙荣膺元帅军衔,是为彪炳史册的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建国后,贺龙一直兼任国家体委主任和国防工业的领导人,在他的直接领导下,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得以腾跃发展,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还建立起独立的国防体系,为原子弹等尖端武器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无线无线徐州全媒体记者 王振兴 文德义
编辑 悠然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