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的长子高毅:和妻子在家里主要说俄语,一生不得意却知足感恩
发布时间:2023-06-26 00:17:25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483
1939年,周总理不小心摔伤了胳膊,被迫前往苏联治伤,为了给革命培养下一代,中央决定安排一部分高干子女一起前往苏联学习。
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的儿子高毅,也在队伍之中。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群人有的做了总理,有的当了部长,也有的成了名将,而高毅却成了普通的技术员。
从高干子弟到普通的技术员,高毅到底经历了怎样风雨坎坷的一生?
1938年,高岗就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书记。当时的延安早已经是革命的一面旗帜,许多的有志青年从五湖四海投奔而来。
这其中就包括高岗此时的妻子杨芝芳,不同的是,其他的有志青年来到延安是奔向革命的旗帜而来,而杨芝芳刚开始则是带着儿子逃命而来。
杨芝芳和高岗是传统的包办婚姻,15岁就在父母的逼迫之下成了亲,高岗参加革命之后,她就带着孩子在地主家做帮佣过活。
这样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因为高岗参加革命被地主得知,想要偷偷的去县城保安队举报他们母子,幸而被杨芝芳的哥哥提前得知,连夜带着他们母子逃跑,这才免去了一场祸事。
逃跑之后的杨芝芳母子过了很久才被接到瓦窑堡与高岗汇合。
来到瓦窑堡之后的杨芝芳受到红色环境的影响,很快也走上了革命道路。刚开始她只是负责后勤工作,后来由于她比较积极,做事也稳重,就被调任女工被服厂厂长。
在她的带领下,被服厂的效率大大提高,组织经常对她予以表彰,杨芝芳还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表扬。
但是,这个时候受到进步知识青年感染的高岗,需要的不再是一个“裹小脚”的没有知识文化的家庭妇女,他看不见杨芝芳身上的变化和进步,所以,在婚姻自由观念的感染下,他提出了离婚。
杨芝芳和高岗本来就是包办婚姻,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于是爽朗大方,当时思想也进步了的杨芝芳接到了高岗想要离婚的消息之后,也同意了这一决定。
从此,他们之间便成了友好的革命战友关系。
父母的分开对于高毅来说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自他记事以来,都是母子两人相依为命,他对父亲的记忆真是太模糊了。
但是高岗不这么认为,他在延安接受了太多的进步思想,和很多有知识有文化的进步青年谈论让他觉得有文化真的是太重要了。
他与杨芝芳的离婚并没有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要求,高毅进入边区之后就被父亲安排进了延安保小读书,没过多久,就跟随周总理一起被送到苏联读书了。
但是这些来到苏联第二国际儿童院读书的中国孩子,日子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过。此时正好赶上苏联的卫国战争,他们的配给粮根本就填不饱肚子。
为了生存下去,孩子们不得不在学校附近开辟荒地,种植了大片的土豆,整个卫国战争期间,他们的主要粮食就是土豆。
吃喝都顾不上了,穿的衣服可想而知,当时组织派人去莫斯科开会,专门交代了一定要去儿童院看望一下孩子们,可是工作人员来到这里都傻眼了,这些孩子各个都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弱不禁风的样子好像一阵风就能刮倒,身上的衣服更是破破烂烂,仅仅能够遮羞蔽体。
得知孩子们的情况后,领导们很快就批准了一部分资金,这个情况才得以改善。
莫斯科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所以和高毅一样年龄比较小还没有在苏联考大学的孩子们随着1947年哈尔滨的解放,又都被接回了哈尔滨。
回国之后,年仅17岁的高毅抱着想要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建设贡献自己的想法来到了东北哈工大预科班深造。
来到哈工大的日子和高毅想象中的生活有天壤之别,从小就去到苏联的他在日积月累的影响之下已经把俄语用成了第一语言。
中文的退步让他和周围人的沟通交流都成了问题,所以很多时候他都是独来独往也不与人说话,再加上他在苏联的生活习惯和哈尔滨有许多的不同,他一度无法适应回国后的生活。
1948年,中共中央再次选派了21位有志青年前往苏联学习,他们大部分是中央领导人的子女和烈士的子嗣,该计划史称“4821”,熟悉苏联并且俄语流利的高毅再次踏上前往莫斯科的列车。
高毅被分派到了动力学院土木系学习建筑,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对这门课程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他想要学习机械方面的知识,但是却遭到了苏联方面的拒绝。
没有办法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的高毅整日郁郁寡欢,1951年年底,苏联求学之路“夭折”的高毅再次回到了哈尔滨,并在父亲的安排下再次进入哈工大学习机械专业。
他仍旧无法改变在苏联的生活习惯,导致在学校里没有交到一个朋友,大家都看不惯他一副苏联人的做派。
但幸运的是,没过多久他就认识了自己一生的伴侣宋丽达,宋丽达是中苏混血儿,当时在哈工大的化学系学习,她的老家是山东的,父亲早年间曾在苏联红军中服过役,参军期间认识了她的母亲,因此宋丽达是在苏联出生的,从小接受的也是苏联的教育。
两个人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习惯,很快便顺理成章的走到了一起。
但是好景不长,因为高岗的事情,高毅和宋丽达两个人还没有正式毕业,就被分配到了哈尔滨120工厂工作。
幸运的是杨芝芳因为和高岗离婚比较早并未受到他的牵连。
分开的那一年,她还担任了陕甘宁边区保育院的院长,在当时严酷的岁月里,她和保育院的革命同志们一起冒着枪林弹雨带着几十名红军干部和烈士的子女四处转移,先后为党培养了2000多名革命者的后代,保护了革命的火种。
电影《马背上的摇篮》就是拍的她们保育院,新中国成立之后,杨芝芳也来到了哈尔滨,担任哈尔滨机关幼儿园主任一职。
但是哈尔滨的冬天实在是太寒冷了,杨芝芳的身体实在是扛不住,于是就向组织申请调回了陕西。
组织为了能更好的照顾杨芝芳,就把高毅夫妇也调回了西安,进了430厂做技术员。
好景不长,他们夫妇便被卷进了高岗事件中,被下放到咸阳纺织器械厂隔离审查。幸运的是当时的工友对他们十分的友善,还有老师傅专门找到宋丽达说“告诉高毅,要挺住,我们支持你。”
宋丽达说,曾经有机会离开的,她的母亲和弟弟妹妹都在苏联,当时已经全都安排好了,但是上面发话说只能宋丽达一个人走,高毅哪里都不能去,他是高干子弟。
就这样,放心不下高毅的宋丽达也留了下来。
由于受到父亲的牵连,满腹才华的高毅一生都没能施展他的抱负。
直到1979年,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母亲,经过中央批示,他才被调回北京,在市科委电加工研究所从事机床研究,最后以高级工程师的身份离职休养,过上了平淡的晚年生活。
晚年的高毅过着知足而快乐的生活。
他最喜欢的就是看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基本上很少出门,除非是老同学聚会,妻子宋丽达说:“电视就是他的命。”
虽然妻子经常提醒他游泳锻炼的好处,但是怎么叫他他都不会去,一看上电视就什么都忘了,整个人进入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受到高岗的影响,之前和高毅一起去苏联留学的表格江明这一生也是郁郁不得志,命运十分坎坷。他经常到高毅这里给他发牢骚,每每听了,他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妻子宋丽达表示,现在高毅的中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她觉得这也不仅仅是因为语言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就是这样的性格吧。
两个人从小都是在苏联长大,虽然在中国生活了这么久,但是彼此还是习惯用俄语交流。
晚年的高毅最开心的就是“4821”的同学们聚会了,虽然现在这些同学们身份都不同了,彼此之间都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每每聚到一起,还是和在苏联上学的时候一样打闹玩笑,彼此之间都珍惜这金子般珍贵的革命友谊。
虽然高毅的一生坎坷起伏,没能在事业上大展拳脚,但是他却有不离不弃的妻子,善良温暖的工友和情深意重的朋友,支撑他走过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给予他温暖和力量,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所以他才会过得知足且感恩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