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财产”:3年被吃掉7万吨,湟鱼陷入黑色市场?
发布时间:2023-06-22 17:49:14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1020
在我国西北,青海省流传着这样一句响亮的口号:“青海湖中有两宝,一是湟鱼二是鸟。”这里的湟鱼是青海湖所特有的经济鱼类,体表裸露无鳞片,学名为青海湖裸鲤。这条鱼不仅仅是当地人口中的宝贝,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三年饥荒时期,还拯救过不少老一辈青海人的生命。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湟鱼的体表原本是有一层鳞片的,其祖先是黄河鲤鱼。大约在13万年前,青海湖因为剧烈的地质运动而变成了一个封闭性湖泊,滞留在湖中的鲤鱼鳞片也逐渐退化,经过漫长的演化就形成了现在的青海湖裸鲤。
说起湟鱼当年的盛况,老一辈的青海人是如数家珍。据文献记载,在1958年之前青海湖湟鱼的原始储量曾多达32万吨,资源极其丰富。后来国内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饥荒,很多青海人都食不果腹,严重营养不良。
在60年代的困难时期,几乎每天都有上万人进入青海的环湖地区,昼夜不停地捕捞湟鱼。在3年时间内,有将近7.3万吨的湟鱼被打捞上岸,单日最高的捕捞量能达到七八十吨。如果按照单条湟鱼体重250克来计算的话,那么每天被捕捞的湟鱼多达32万条,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量。
事实上,青海湖中并不仅仅只有湟鱼一种鱼类,湖中还生活着多种高原鳅,比如硬刺高原鳅、隆头高原鳅、斯氏高原鳅、背斑高原鳅,这些高原鳅的个头儿普遍偏小,食用价值并不高。此外,湖中还有另外一种裸鲤(甘子河裸鲤),国内有学者经过研究,结果发现甘子河裸鲤其实是青海湖裸鲤的一个亚种。
可以确定的是,在青海湖中湟鱼的经济价值最高,而且还是绝对的优势种,其数量占湖中所有鱼类总量的95%以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都处于核心地位。青海当地的藏民认为:“如果湟鱼没了,整个青海湖都会毁了。”这种说法并非夸大其词,因为湟鱼在当地的生态中确实具有“桥梁生物”的重要作用。
湖中的湟鱼吸引来了数量众多的珍稀鸟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以及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湟鱼是这些鸟类重要的食物来源(捕食场景见下图)。另外,如果没有湟鱼,湖中藻类的生长与繁殖将不受控制,水华灾害发生的频率将大大升高,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小的生态隐患。
“鱼鸟共生”和“鱼藻共生”这两大生态系统堪称青海湖的“命脉”,而这一切的基础与核心都是湖中的湟鱼资源。因此,保护湟鱼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潜在的商业物种,更是为了保护当地的原生生态系统,其重要性是无法用经济和利益来衡量的。
在过去,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湟鱼的资源储量急剧减少,可供捕捞的资源量一度降低到了1000吨以下,湟鱼这一物种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青海湖渔场的工作人员反映,80年代时湟鱼的整体规格就明显变小了,捞上来的很多鱼都不足三两,渔获总产量大幅下滑。
眼看着湟鱼资源马上就要“破产”,青海省政府当机立断,从80年代开始进行封湖育鱼。从1981年算起,青海湖的“湟鱼保护计划”已经走过了整整40个年头,单次封湖活动的时间也从原来的2年逐渐延长到了现在的10年,保护力度越来越大。
可能有人会问,40年的封湖育鱼,为什么还没能弥补短短3年的过度捕捞呢?
这个问题还要从湟鱼的生态特性说起,一是生长,二是繁殖。
有别于其他内陆湖,青海湖的含盐量高,而且水温较低,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也不多,因此湟鱼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一般情况下,一条250克左右的湟鱼至少需要5~6年的生长时间,一斤重的湟鱼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的生长时间。因此,湟鱼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形成渔业产量。
在繁殖方面,一条体重150克的成熟雌鱼大约能产下3000枚卵,体重一斤的大湟鱼产卵量能达到1万枚左右。但在自然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率和仔鱼的成活率并不理想。
另外,湟鱼是典型的洄游性鱼类,只有在淡水河流中才能产卵繁殖,而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亲鱼的洄游通道受阻。比如2001年的沙柳河断流事件,直接导致150吨裸鲤死在了繁殖的路上,严重影响了幼鱼资源的后备补充。
在上世纪50年代,汇入青海湖的河流还有108条,但是现在已经不足10条,其中能够为湟鱼提供产卵环境的河流只有4条。由于湟鱼的自然繁殖效果不佳,目前也只能通过大规模的人工增殖放流来“接力”,但要以10年为单位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目前的湟鱼还没有完全脱离险境,其中一个严重的威胁就是非法交易。在1994年,湟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3年又被列进了《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有些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偷捕湟鱼。
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的科长坦言,非法捕捞湟鱼的案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尤其是在夏季的晚上,很多不法分子趁着夜色掩护,驾驶快艇在湖上打鱼,只需要短短2~3个小时的时间就能捕捞上百斤的湟鱼。在冬天湖面结冰的时候,也有人在冰面上打洞下网,几个小时后同样也能有上百斤的渔获。
据了解,在黑色交易市场上,一斤湟鱼的定价一般在15~20元左右,大个头儿的湟鱼定价能达到25元以上。由于利益驱动,被“明码标价”的湟鱼就成了不法分子们的偷捕目标,有人甚至偷捕一个月就能获得几十万元的收入。
为了打击猖狂的偷捕行为,当地渔政部门加大了监察力度与处罚力度。处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修复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基本原则是“谁破坏谁修复”。在确定处罚力度时,渔政的工作人员主要根据偷捕湟鱼的重量来“量刑”,确保最终能够放流同等重量的鱼苗。
由于偷捕者本身不具有人工繁殖的技术能力,因此往往需要支付一定的赔偿金,把增殖放流的任务委托给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来完成。
2002年,当地政府共投入了360万元的增殖放流资金,人工成本费为192万元,当年放流的湟鱼幼苗有1,100万尾。这样平均算下来,每一尾湟鱼苗种所消耗的费用就是0.5元。湟鱼鱼苗的放流成本虽然不高,但是偷捕所带来的生态损伤却是无法用金钱来弥补的。
近年来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在2018年底湟鱼的资源量已经恢复到了8.8万吨,估计目前(2021年)的资源储量已经接近10万吨。然而和原始储量的32万吨相比,湟鱼的资源现状依然不甚理想。
按照国际渔业管理制度的相关标准,一个商业捕捞物种的现存资源量只有达到初始量的50%以上时才能开展商业捕捞,否则资源就会快速衰退。按照这一标准,青海湖裸鲤商业开发的“资源底线”是16万吨——如果每年增加6000吨的产量,那么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或许到2030年,湟鱼就能够游出青海湖,以经济鱼种的姿态重新回到大众视线。对于湟鱼的未来,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