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候,长安曾有大量“粟特人”,因为这件事,他们消失不见了
发布时间:2023-06-21 04:21:11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569
华夏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家,黎民百姓相互交流,才有了如今的繁华盛景。早在唐朝的时候,首都长安就有着一个“粟特人聚集区”,可后来因为一件事,这个区域居然被划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 观夫开元之治也,则横制六合,骏奔百蛮。”《新唐书》这样记载盛唐时期的国家景象,本国物产丰沛,国泰民安,周围的小国自然不敢怠慢,“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盛唐之下,万国来朝,世界各地的使者来到大唐,感受这里的盛况,盛赞这里的君王,争相与物华天宝的唐朝贸易,让自己的国家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打通了我国与西方的贸易路径,到了唐朝,中亚地区的人经此路来到我国已十分普遍,粟特人就是其中的一分子。粟特人诞生于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地处东西和南北交通的十字路口,独特的地理位置让粟特人生来就懂得如何经商,对于古老的中国而言,他们天生就扮演着让中国与西欧联通的角色。
到了盛唐时期,粟特人来到长安做生意已十分普遍,他们逐渐成为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群落,甚至在扬州和成都等南方城市,也都出现了粟特人聚集的社区。为了满足这些异域人群的生活需求,同时方便对他们的监管,首先出现了“萨宝”一职,事实上也就是粟特人商队的首领,这些人地位颇高,甚至死后如果葬在唐朝,都会为其修筑墓室,太原的虞弘墓和西安的安伽墓都是萨宝的墓室。盛唐时,长安当地百姓口中有着“西市胡”一词,西市就是粟特人在长安的社区。
粟特人远离自己的家乡,来到遥远的东方生活,这本身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肯定。在盛唐人的眼中,粟特人大多为商人,他们从事着不同品种的贸易,有钱的贵族们可以做一些马匹和丝绸的买卖,而大多数普通的粟特人则是从事餐饮业,他们带来了香醇酥脆的芝麻烧饼,这在当时被称作“胡饼”,还有散发着幽幽果香的葡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这些商贩不仅带来了美食,还向盛唐输出了一种异域的饮食文化。
但不是每个来到唐朝的粟特人都会从事商业。一些粟特人因为本身能力出众,也会被授予官职,早在隋朝时期,就有一位叫何稠的粟特人做到了太府丞,这不仅是因为他处理事务的能力出众,而且他还复刻了当时早已失传的玻璃器皿,仿造了波斯锦袍,隋文帝对其十分欣赏,甚至在临终时还将一些后事交代给了何稠,再加上战马大都来自西域,很多粟特人因为要为王朝养马而入朝为官。
除了经商和做官,很多的粟特人来到唐朝,最终成为了舞蹈家。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是粟特独有的舞蹈,其中胡旋舞最具挑战性和观赏性,舞者需要站在一块极小的毯子上,随着音乐的缓急,或快或慢的反复蹬踏旋转。当然,西域的“胡琴”等乐器也因此在中国进一步普及。跳舞不只是女性的专利,男性同样可以跳胡旋舞,女子阴柔,男子阳刚,同样的舞蹈可以展现出不同的风姿。
盛唐时期的粟特人,有一位绕不过去的存在,他就是安禄山。安禄山早年丧父,后随继父姓安,“禄山”意为光明,可是他的崛起却给唐朝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霾。最开始,安禄山凭借着自己通晓多国语言在东北边境做翻译,因为他能说会道,一直高升,逐渐雄踞一方。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攻破长安和洛阳,建立伪燕政权,动摇了唐朝的国本,两年之后,安禄山死在了次子刀下,一代枭雄草草收场,唐朝也难复青春。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伤害是深入骨髓的,自此之后的统治者不得不提防粟特人,因此,长安的“西市胡”社区也被取消,大量粟特人被驱逐出京。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粟特商人也逐渐失去了信任,当时由于战乱的影响,唐朝不得不向回鹘购入大量马匹,粟特人继续从中担当中介,由于过分抬价,唐朝人对其十分愤懑。自此之后,唐朝人与粟特人发生过几起冲突,由于粟特人数量较少,只能忍受,他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逐渐的,一些粟特人被唐朝同化,另外的则选择回到中亚。
华夏儿女向来心怀包容,可是如果有人行不义之事,我们也绝不会纵容,几千年的变迁,才有了今天如此强大的祖国,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繁荣和团结,一切妄图分裂,扰乱团结的坏分子,都是我们永远的敌人!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资料来源: 1、 《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荣新江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