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诸葛亮三兄弟为何要花开三家,甚至相互敌视,兵戎相见

诸葛亮三兄弟为何要花开三家,甚至相互敌视,兵戎相见

发布时间:2023-06-21 00:26:49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463    

诸葛亮三兄弟



诸葛亮三兄弟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兄弟无疑是三国时举足轻重的人物,三人分别供职于吴、蜀、魏三国。三人中,诸葛瑾、诸葛亮一奶同胞,诸葛诞乃前二者的堂弟。老大诸葛瑾最终任职吴国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封宛陵侯;老二诸葛亮最终任职蜀国丞相、领益州牧,封武乡侯;老三诸葛诞最终任职魏国征东大将军、司空,封高平侯。

三人皆为高官重臣,且全被封侯,可谓荣耀三国,名冠一时。时人也有“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之说,龙指的是诸葛亮,虎指的是诸葛瑾,狗则指的是诸葛诞。狗也不是贬义,而指忠诚如狗。三人之所以能获得如此的高名、高位,取得如此不凡的成就,皆因才因能及自我打拼所致。换言之,三人皆鸟中凤凰,花中牡丹。可为何不芳于一国,偏要花开三家?特别是诸葛亮乃三国时的顶级人才,为何不选择工资更高,待遇更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魏和吴,却非要一意孤行执意投奔时为“个体户”的刘备?

从《三国志》的记载及三人一生的沉浮中,似乎可以看出几分端倪。

行文至此,或许有必要先简要地介绍一下诸葛姓氏的来由和复盘一下三兄弟的人生之旅。

据《吴书》记载,诸葛氏兄弟的祖先,原为葛氏,乃琅玡(今山东临沂)诸县人,后来迁徙阳都(今山东沂南)。因阳都已有葛姓,为了有所区别,当地人乃称其为诸葛,即诸县的葛氏,简称诸葛。此后,葛氏的后人遂“将计就计”以此为姓。据传,诸葛氏兄弟的先祖诸葛丰曾任西汉光禄大夫,诸葛瑾的父亲曾任东汉泰山郡丞,也就是说诸葛氏兄弟皆是“官N代”。



老大诸葛瑾年少时曾“京漂”过京师洛阳,跟几位名儒大咖研习过几年《毛诗》《尚书》和《左氏春秋》等。后来,母亲去世,诸葛瑾从京城返家,侍奉父亲。后父亲续弦,诸葛瑾奉继母如亲母,受到时人的一致点赞。东汉末期,天下大乱,诸葛瑾(估计此时已经成婚)避乱于江东。

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避乱期间,诸葛瑾有意或无意中发了几次光,被孙权姐姐的女婿弘咨发现,遂将其推荐于孙权。几日后,即被孙权任命为长史,后又转为中司马。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诸葛瑾又发了一次光——作为东吴的使者,被孙权派往蜀国。出使期间,与其弟时已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会见于公堂。据陈寿老师讲,虽与弟诸葛亮多年未见,但诸葛瑾始终公事公办,大公无私,不论是人前人后,皆未曾与弟亮聊过私情,并因此举而受到吴蜀两国名流的交口称赞。

诸葛瑾的一生如同其名字一样,较为谨慎平淡,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除了出使蜀国这一闪光之举和培养出一个天才儿子诸葛恪外,其主要的功绩则是劝谏孙权“改邪归正”,即做了一些心理按摩师的工作。因“按摩”得法,手法高超,效果颇佳。他先后从孙权的刀下营救过吴郡太守朱治和东吴名士虞翻等人。在军事上,诸葛瑾虽为大将军,但建树不多,大多是作为副手配合他人征战出战。他先后跟从孙权、吕蒙和陆逊等分别讨过关羽,战过曹真和司马懿等。公元241年,诸葛瑾去世,享年68岁,平安着陆。



诸葛亮,诸葛瑾的二弟。3岁时,母亲病逝,8岁时父丧,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几乎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恰在此时,袁术拿东汉的官位送人情,私自任命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见一双侄儿孤苦零丁,诸葛玄遂带上诸葛亮、诸葛均兄弟二人一起赶赴豫章。后来朝廷拨乱反正选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诸葛玄又带着诸葛二兄弟投奔了荆州牧刘表。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诸葛玄不幸去世,诸葛亮与弟弟一起“上山下乡”来到了城郊村隆中,开始了半耕半读的隐居生活。在此期间,诸葛亮好学不倦,百读不厌,披阅了大量经典和“未成年人不宜”的读物,学识和见识突飞猛进,信心和“野心”也水涨船高。

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机会说来就来。公元201年(建安六年),刘备为曹操所败,投奔荆州刘表,在此期间,刘备极力交结联络当地的名流豪杰,招兵买马,引智引才。很快,诸葛亮便被纳入了刘备的视野,后经其三顾茅庐千辛万苦这才将诸葛亮延请到了身边。在刘备与诸葛亮见面时,诸葛亮向刘备宣示了自己苦心孤诣的科研成果——《隆中对》,即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刘备眼睛一亮,当即紧紧握住诸葛亮的双手,晃了又晃。然后又不由分说,扯起诸葛亮一同回到了荆州。自此之后,《隆中对》即成为刘备集团的“基本国策”,而此时的诸葛亮年仅27岁。



刘备得到诸葛亮如虎添翼,诸葛亮到了刘备处则如鱼得水。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按照既定的路线图,刘备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成功之旅。先与孙权联手,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占领了荆州,后又趁热打铁先后攻取了益州、汉中,直到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诸葛亮出任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公元223年(建兴元年),诸葛亮被刘禅封为武乡侯,兼领益州牧,步入了人生之巅。诸葛亮一生的志向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于是,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北伐曹魏,六出祁山,攻战累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终年54岁。

诸葛诞也是诸葛丰的后人,与诸葛亮、诸葛瑾同族。诸葛诞的父亲估计也是一个中高级官员,因此,诸葛诞出道较早,大概十六七岁时,即被朝廷征召为尚书郎。诸葛诞在尚书郎的位置上,曾与仆射杜畿于陶河测试新船的性能,突然遭遇狂风,船被风浪掀翻,诸葛诞和杜畿同时落水。岸上的一众属下,急忙乘着小船来到了诸葛诞的身边,试图将其救起,未料到诸葛诞竟来了一句豪言壮语:“先救领导!”于是,几个下属遂丢下诸葛诞,驾船将杜畿救出。回头再寻诸葛诞时,却发现诸葛诞的“尸体”已飘到了河边,众人急忙将其抬到岸上死马当着活马医,一番折腾,诸葛诞这才大难不死,慢慢地睁开了双眼,活了过来。他醒后的第一句话,竟是“领导在哪里?”

有着这样的英雄壮举打底,就使得诸葛诞的仕途之路顺风顺水,挡都挡不住。他先后由尚书郞,升为吏部郎,后又被破格提拔为御史中丞、尚书等。魏明帝翘辫子后,齐王曹芳继位,并由大将军曹爽辅政专权。诸葛诞恰好与曹爽关系不错,诸葛诞又被提拔为扬州刺史,并加号昭武将军。



在此任上,诸葛诞又配合司马懿父子,先后平定了王凌、毌丘俭与文钦等发动的“叛乱”,因立场坚定,政治可靠及表现抢眼,受到司马昭的赏识和重用,战后,诸葛诞被封高平侯,食邑三千五百户,并转任征东大将军,一颗政坛新星冉冉升起。

除了平叛外,在军事上,诸葛诞曾与自己的表侄——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在东兴交过手,可遗憾的是,这场叔侄交锋,竟以诸葛诞的失败而告终。战后诸葛诞被象征性地官降半级,由镇东将军转为镇南将军。

公元255年3月,曹魏发生了一件大事,司马师病死,司马昭继其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并紧锣密鼓加快了篡魏的步伐,因此而招致了诸多大臣或明或暗的抵制。屡受曹魏之恩的诸葛诞也是其中一员。诸葛诞的思想动态很快便被时任长史的贾充所察觉。贾充建议司马昭将诸葛诞征召入朝,伺机除之,以绝后患。司马昭点头称是。很快,一纸调令,飞到了寿春:调升诸葛诞入朝,任职司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诸葛诞当然不傻,很快就洞穿了司马昭的狼子野心,遂一不做,二不休,起兵反叛。

早有准备的司马昭,当即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将诸葛诞重重围困于寿春城内,前后经过七八个月较量,诸葛诞最终兵败被杀,并被夷灭三族。

至此,诸葛氏三兄弟或成功或失败或精彩或黯淡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



回到开头的话题,诸葛三兄弟为何非要花开三家?供职于一处不是会更好吗?这样不仅可以抱团发展,优势互补,而且还可相互提携,形成合力,更有利于成功。为何偏要单打独斗,孤身奋战?细细想来,原因大致如下:

一者,战乱所致。因战乱诸葛瑾避难于江东,遂被孙权重用,并因此而一步一步地得以攀升,最终出将入相。而诸葛亮也是因战乱随叔叔迁徙于荆州,并最终落户于隆中。如果不是战乱,以诸葛氏家族之声望影响及诸葛氏家族子孙的智商,诸葛瑾和其叔诸葛玄大概率会在江北甚至洛阳京师发展,虽不能出将入相,但位极人臣也是早晚的事情。正是由于战乱,才使得诸葛瑾躲到了江南,使诸葛玄带着诸葛亮、诸葛均二兄弟远走荆州,这才使诸葛瑾和诸葛亮有了供职东吴和蜀汉的可能和条件。而诸葛诞也是因为战乱,只能选择距离自己家乡最近,即曹魏势力范围之内的洛阳或许昌,作为自己奋斗的基地和人生的归宿。

二者,追求所致。即三人的志向不一。诸葛瑾首选的是平安,顺便追求点功名,而能够实现他这一心愿的最佳目的地只有东吴。而诸葛亮的追求则是兴复汉室。而在孙权、曹操和刘备三人中,最能实现他这一人生理想的唯有刘备。特别是刘备的皇叔身份和较高的道德水准,以及其所扯起的兴复汉室的旗帜,与诸葛亮的追求高度一致。诸葛亮出使东吴时,张昭欲将诸葛亮推荐给孙权,但被诸葛亮拒绝。人问其故。诸葛亮回道:“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所以不留。”期间,孙权也曾问过诸葛瑾:“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诸葛瑾答曰:“弟亮以失身于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从这两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张昭和诸葛瑾皆曾劝说过诸葛亮留在东吴发展,但被诸葛亮婉拒。同时也可以看出,瑾与亮兄弟二人追求不同,志向不一,且皆态度坚决。至于说诸葛诞,其追求的则是名和利或光宗耀祖。而当时最能或最容易实现其人生梦想的只有曹魏政权。



三者,现实所致。这主要说的是三人供职后的状态。即三兄弟供职三家后,经过数年打拼,各自已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身居高位。且子孙满堂,亲朋满朝。不仅生根开花,且根深蒂固——已与所在国的君主和权贵结下了牢固和亲密的关系,子女已与所在国的权贵相互嫁娶。因此,此时的他们即便是想离开,也不可能,或成本太高,代价太大。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诸葛诞人生的后期,因为遭到司马昭的猜忌,他早就想转换门庭,投奔东吴,可是考虑到方方面面盘根错节的利益和关系(诸葛诞的女儿时已嫁给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后为晋琅琊王司马伷),迟迟下不了决心,在被逼无奈中,才匆忙决定投吴,结果硬是被司马昭生生地拦下,最终身首异处,甚至被夷灭三族,其亲朋好友也跟着沾光,或被杀或被黜。而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在被东吴权臣孙峻谋害后,诸葛恪的几个儿子也想投奔曹魏,结果也被东吴追杀于半路,其亲朋好友也纷纷被杀被收。

由此可见,花开三家也好,花开一家也罢,如其说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不如说是社会历史环境和制度使然。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丛中笑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要花开     兵戎相见     敌视    
上一篇:13张出自小学生之手,惊为天人的mc像素画!连数学书都不放过 下一篇:小麦不抽穗,注定要减产?3种情况要做对,小麦仍是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