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天下长河:靳辅治黄河道,咋与今天不同?铜瓦厢决口为何改变河道?

天下长河:靳辅治黄河道,咋与今天不同?铜瓦厢决口为何改变河道?

发布时间:2023-06-19 10:44:25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809    

铜瓦厢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咸丰五年(1855年)6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兰考县西北东坝头)决口后,河水“全行夺溜,刷宽口门至七八十丈,迤下正河业已断流”。

铜瓦厢

洪水先向西北淹及封丘、祥符各县村庄,又东漫流于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分为两股:

铜瓦厢

一股出曹州东赵王河至张秋穿运;一股经长垣县流至东明县雷家庄又分两支,皆东北流至张秋镇,三支会合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


东出曹州的一股在咸丰八、九年即淤,另一股遂成为黄河的正流。

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由渤海湾入海。这是黄河历史第六次重大改道。



决口发生后,在维持新道还是河复故道的问题上,朝内大臣议论纷纷,“多存轸域之见,罔顾大局”。

双方争执不下,又适逢太平天国起义烽火正席卷长江流域,清政府正值:

“军务未平,粮饷不继,一时断难兴筑…所有兰阳漫口,即可暂行缓堵”。

山东地区蒙受极大的灾难。

咸丰九年(1859年)时任河东河道总督黄赞汤经查勘,认为:

“现在黄流直趋东海,尾闾通畅,计自东阿县鱼山起,至利津县牡蛎口,约长九百余里,河面宽广,刷槽亦深,已成自然之势”。“必须因势利导,不能挽黄再令南趋”。

当时最强烈要求河复故道的是豫、直、鲁三省交界地区受灾最重地区的人民,“莫不引领而望兴堵口门,冀复旧业。即东境被水绅富,亦有情愿捐资助堵口门者”。

但是黄赞汤认为当时:

“军务不靖,需饷浩繁,未能集资兴堵。迄今已历五载之久,若再挽黄南趋,不独堵筑口门,挑挖引河需费甚巨,其兰阳以东,直至江南干河各厅堤埽俱已残废,补堤还埽,所费亦属不少,何能有此巨款?自不得不因势利导,就黄水现行之路,东流入海。况由大清河归海,本系黄河故道,并非改弦更张”。

由于同治年间,黄河又多在河南境内决口,如同治七年(1868年)在荥泽决口,下注颍河入洪泽湖。于是又有人提出河复东南入淮故道。


当时以直隶总督曾国藩为首,湖广总督李瀚章、两江总督马新贻、漕运总督张之万,以及河督、江苏、河南、山东、安徽巡抚均以为河不能骤复旧道。

到了同治十一年(1872年)山东巡抚丁宝桢还以河决张秋,漕运受阻为由,认为“仍以堵合铜瓦厢使复淮、徐故道为正办”。

李鸿章则认为当时“由兰仪以下抵徐淮之旧河,河身高于平地约三四丈,风沙成堆,老淤坚结,年来避水之民移住其中,村落渐多,禾苗无际”,根本不可能再复活旧道。至于漕运问题,“当今沿海数千里,洋舶骈集,为千古以来创局,已不能闭关自治,正不妨借海道转输之便,逐渐推广,以扩商路,而实军储”。

于是复旧道之议遂罢。

铜瓦厢决口后20年内,水流在以铜瓦厢为顶点,北至今黄河稍北的北金堤,南至今曹县、砀山一线,东至运河的三角冲积扇上自由漫流,从冲积扇的一侧摆向另一侧,水势散漫,正溜无定,洪水陡涨,就在兰阳、郓城、东明等地到处决口,鲁西南地区受灾最重。

1875年(光绪元年)开始创修东平以上至兰考南岸的大堤,1876年(光绪二年,一说三年)菏泽贾庄工程告成后,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今天黄河下游河道才基本形成。



铜瓦厢初决时,临背悬差达2~3米。决口以后在口门附近水面有局部跌落,铜瓦厢以上自沁河口至曹岗(今封丘县东南、黄河北岸)逾100公里内,滩槽高差迅速增加,下切部分宽度小于原来游荡的宽度,河道外形变窄深。

1875~1905年东坝头以下两岸修筑了堤防,东坝头至沁河口段出现溯源淤积,河槽一般淤高1~2米,1905~1985年河槽淤高2~3米,东坝头附近现行河道滩面仍低于1855年老河道滩面2.5~3米,相应河槽也低于其2.5~3米。

所以今开封一带自1855年露出的高滩,经历几次特大洪水都不上滩。以后随着河床淤高,洪水来到,仍有决溢之虞。


光绪十三年(1887年)八月,黄河秋汛猛涨,郑州十堡先是洪水漫过堤顶,后又决口,口门三百余丈,大溜奔腾,分为两股:

一股入中牟,历朱仙镇,由贾鲁河,夺颍入准;一股夺涡入淮。

郑州以下河道“逐渐涸出。东省逢曹州至利津海口,千里长河,节节停淤。测量新淤四五尺至八九尺不等。连旧淤通计,大清河身淤高已不下三丈以外”。次年十二月才将口门堵住,河复故道。然此时故道已淤高不堪。

1855-1938年黄河下游共决口124次,其中冲决11次、溃决26次、漫决49次、原因不详38次,大多集中在铜瓦厢以下,尤其是艾山以下河段。

由此可见,由于决口后上游河道冲刷下切,决口地点向下移动。

1938年花园口决口,上游河床又普遍下切,秦厂附近刷深2米,出现大片滩地,河道外形比较规则,主槽无显著摆动。1947年堵口后河槽又开始摆动。



1855~1876年的20年内,水流在以铜瓦厢(即现今东坝头)为顶点的三角形冲积扇上漫流摆动,北岸有北金堤作屏障,南岸无堤,洪水泛滥宽逾100公里,地面上形成许多交错的水网。

光绪二年后修筑了新堤,这些残水断流成了黄河大堤内的串沟和堤河。

例如,东明县境内“二百丈中,有刷成串沟五六道大小不等,水深五六尺及丈余,且大溜逼近口门,势甚汹涌”,一遇洪水,便引水顶冲大堤,形成险工。

再则,当时本段河堤,质量较差,从东阿、阳谷、寿张、范县、濮州各境和直隶开州接界河堤,“堤根临溜及距水切近之处甚多,察看堤身卑薄,沙土松浮,并有坍卸段落及丈尺不符者”。

故自20世纪以来黄河险工多在铜瓦厢至陶城埠一段,如1912~1945年的34年中有17年发生决溢,决口达100余处,决口多集中在本河段的濮阳、长垣、濮县、东明、鄄城一带,故本河段有“豆腐腰”之称。

陶城埠以下黄河河道,原系小盐河和大清河(从鱼山至海口)。大清河在铜瓦厢决口以前,原是一条运盐河,河床窄深多曲,从东阿鱼山至利津海口,宽不及一里,深至四五丈。


当铜瓦厢决口后,洪水注入,河身不能容纳,沿河多有冲决。因为当时黄河下游尚未筑堤,泥沙大部分沉积在河南境内,流入大清河的含沙量不高,河道淤积不严重,反而因不断冲刷加宽了河床。

同治年间开始,山东境内黄河两岸修筑民埝。同治六年(1867年)修筑完竣。北岸张秋至利津民埝(由沿河居民在大河主堤坝内自费修筑,以保护其村庄、田产的便堤)长850余里,南岸自齐东至利津民埝长300余里。

光绪年间河南境内修了大堤,河道约束,蓄洪拦沙作用减弱,输入下游大清河的泥沙有所增加,使河床迅速抬高。1875年(光绪元年)时,河岸高出水面1丈4尺至2丈不等,到1883年(光绪九年)两岸离水面高者不过4尺,低者仅2~3尺,前后还不及10年。

于是从光绪九年开始,山东境内黄河两岸筑堤,十年培修完竣。

南岸东阿、平阴、肥城依傍山麓,地势较高,无需修筑,由长清下至利津共长330里;北岸上接金堤,自东阿至利津共长498里,利津以下改筑两岸民埝共长160余里。同年接修两岸民埝共长1080余里。

这次是铜瓦厢决口后30年来首次大规模修堤,耗银二百万两,完成了山东黄河两岸的堤防工程。

修堤以后,河道淤积迅速。光绪十一年(1885年)黄河大清河段,“河身已与地平,甚有高于平地一二尺者”。

至1891年(光绪十七年)大堤临河滩面已较背河地面高出1~2米,平均每年淤高0.2~0.3米。由地中河变成了地上河,决口漫溢之灾,与日俱增。当时人指出,山东河段的特点是曲、淤、窄。

故在伏秋大汛,最易出事。同时在自长清至利津河段民埝和大堤之间有数百村落,民埝逼近湍流,河唇淤高,埝外地如釜底,形成悬河中之悬河。

而且此处还有凌汛问题,因“山东黄河自南而北,上下游气候不齐,下游海风凛洌,解冻稍迟,而上游坚冰先开,蔽河直下,如遇坐湾窄曲处所,堆磊山积,壅遏水流,易致陡生奇险”。

所以光绪年间,决口大多集中在大清河新道上。尤以章丘以下至利津河段为最多。

据光绪十二年(1886年)山东巡抚陈士杰奏:

“黄流东徙以来,三十二年中,南决入小清河者四次,北决入徒骇河者三十余次”。



晚清时期黄河山东段的河患频繁,使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据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山东巡抚张曜奏,山东沿河被灾情况:

“滨河地方,连年被淹村庄,计有十六万余家,至今浸于水中者,尚有三万余家,迁徙无地,赈抚为难”。

当时还曾引进法国机器挖泥船,疏浚山东河段,旋因黄河“沙淤靡定,无论立桩不稳,机无所施”而罢。

于是朝廷中对治理山东段黄河议论纷纷,有人提出:

“开通故道,引河南行,诚足救山东河患之急”。有的建议分三分黄流入徐淮故道。有的建议分流小清河、徒骇河。

然而旧河所经的“淮、徐、海三州旧河共长九百余里,黄流北徙三十余年,杨庄以上沙碛淤填,高低不一,除屯田而外,间有穷民耕种,兼有积潦之区,旧设志桩无存,无以考证。然淤垫已久,无复河形”。

重新疏浚、筑堤,所费太大,根本不可能实行。而欲分流小清河和徒骇河也有难处,因“徒骇河以数十丈之河面,断难容纳黄流”。且也有分水减缓水力,有加速淤积之弊,故均未实行。


据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实地调查后报告,山东河段堤外平地低于滩地1~8尺。同年李鸿章报奏,也称山东河段“二十五年以来,已决二十三次”。

由此足见当时因河患严重,治河者都有病急乱投医的心态。

由大清河入海的黄河尾闾段变化也很大,一直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循环变化过程中。

1855年改道后,黄河夺大清河经铁门关至肖神庙之东牡砺咀入海,称铁门关故道。

1890~1897年逐渐向南摆动至丝网口入海。1904~1925年逐渐由铁门关故道向北摆动,分别由老鸹咀、面条沟、大洋铺、混水汪、滔二河入海。

到1926年又返回到铁门关故道入海,在72年内完成了一次河口三角洲南北循环摆动。1929年开始又向南摆动,由宋春荣沟和甜水沟入海。

据粗略统计,1855~1938年尾闾段较大的摆动改道就有11次。1949年后,又由甜水沟改趋中经神仙沟独流入海。1964年在罗家屋子破堤转向北部入海。1976年改由南部清水沟入海。在河口三角洲作南北循环摆动。


三角洲不断向海中延伸,自1855年以来河口造陆已达两万多平方千米。



从1855年到1949年间,黄河最大决徙有两次:

一次是1933年遇到特大洪水,上游的磴口、中游的永济都有决口,下游从温县至长垣二百多千米内决口有52处,造成极大灾难。

另一次是1938年国民党不积极抗日,企图利用洪水来阻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的西进,于该年6月初,扒开花园口大堤,全黄河向东南泛滥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洪水沿淮泻入洪泽湖、高宝诸湖,汇入长江。

受灾面积达54000平凡公里,死亡失踪89万人,历时9年半,所造成灾害之严重为史所罕见。直到1947年,国民政府才在联合国救灾总署的帮助下封堵住缺口。

1945年日寇投降后,国民党企图以“黄河归故”为名,阴谋“以水代兵”来淹没解放区。中国共产党为了顾全大局,照顾黄泛区人民的利益,说服故道河床内40万居民进行迁移,并自1946年4月起与国民党先后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在“先行复堤,迁移河床居民,然后再堵合龙”的条件下,同意河归故道。


可是国民党背信弃义,企图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水淹解放区,以配合其军事行动。1947年3月违约在花园口堵口,黄河复归故道。不久黄河下游地区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全部属于人民,黄河的历史才开始了新的篇章。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靳辅治     铜瓦     长河    
上一篇:看“古城四塔”,了解正定文化 下一篇:用户态:基于事件的驱动、 轮询、中断、poll、以及定时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