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岗村冒着生命危险按下红手印40多年后,他们似乎从未老去
发布时间:2023-06-17 19:57:58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954
1978年,18位小岗村农民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40多年过去,他们都老了,但小岗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作为当年“大包干”18户带头人之一,又当过近20年的村干部,关友江对小岗村的事如数家珍。当年按红手印的故事,关友江已记不清对媒体记者和游客讲了多少回。“我们这些人既不是好汉,也不是英雄,就是想填饱肚子。”
“大包干”18位带头人之一关友江。海沙尔 摄
1976年,小岗村全年人均口粮230斤,人均收入32元,到了冬春之际,窘迫的小岗人大多只能外出要饭。当时的凤阳花鼓词唱出了这段历史:“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屯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当年起草“生死契”的严宏昌回忆,当年关于分田到户的想法,他们酝酿了很久,他们不想出这个头,农民中间也有少数人反对。18户农民大多沾亲带故,在按红手印前大家实际上已经干了一段时间,后来有人想到出了事的责任问题,才立下“生死契”——“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社员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立下“生死契”的第二年秋,小岗村大丰收。粮食总产13.3万斤,人均收入400元,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这是小岗村历史上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关友江早已退休,但他还在忙着,接待来访者、到全国各地作报告、和村书记一起为村里的企业直播带货……他依然是村里的“红人”。严宏昌在接受记者采访前,正在家里抱着孙子,翻着新华字典,教他识字练字。他精心自制了一本剪报本,里面是各类关于小岗村的报道和资料。严宏昌坦言,“起了个大早”的小岗村,在经济发展的路上“赶了个晚集”,始终没有大变样。“大包干”后,小岗村实现了连年粮食增产,温饱没问题了,想致富却很难。“小岗村粮食一直大丰收,但粮食价格一直比较平稳,化肥、农药、柴油、种子等农资用品,价格一直往上翻,种粮难挣钱。”严宏昌回忆,到2003年时,小岗村年人均收入还只有2000多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大包干”18位带头人之一严宏昌。海沙尔 摄
严宏昌和村里人都知道“无工不富”的道理,但较长一段时间力不从心。一方面,小岗村底子薄,离城镇远;另一方面,思想转变不容易。这些年,严宏昌办过塑料编织袋加工厂、米面加工厂、食用菌加工厂、工艺被厂,还帮村里洽谈过冶炼厂、养鸭场、柴油机钢盖厂等招商引资项目。他竭尽全力,但大多数项目都不算成功。直到2004年,安徽省财政厅将沈浩下派小岗村挂职。“沈浩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首先把农业这块搞好,二来打造旅游项目,建‘大包干’纪念馆,三再招商引资,建产业园。”关友江回忆,那段时间自己担任村主任,率先将自己家6口人的28亩土地流转。“大包干”纪念馆2006年建成后,村里人流量一下子多起来,关友江又带头开饭馆,最多一天接待200多人。后来,“大包干”18户带头人中,有4户都开了饭馆。2008年,区域规划调整,小岗村合并了2个村进来,规模由1800亩扩大到现在的22500亩,村民人数也由原先不足1000人增长至4000多人。“小岗村在全国都很有知名度,但我外出参观学习时,发现村里的发展远不如人。”关友江曾经心里不平衡,现在他想明白了,小岗村可能步子迈得不够大,背后是始终不变对土地的珍视,慢一些稳一些,有发展也就够了。这几年,严宏昌把大多平整土地都流转出去了,由村里的种田大户统一打理,一些偏远的土地流转不出去,就自己种。今年73岁的他已到了享清福的年纪,但双手的指甲缝里还都是泥土。“怎么说土地也不能荒着。”严宏昌说。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来源:作者:杨书源 巩持平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