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夏朝是一定存在的?战国一本史书明确记载夏朝共470年
发布时间:2023-06-15 19:06:02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73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历经470年,17个国王。可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学家普遍不认可夏朝的存在,其原因是至今仍未发现发现夏朝遗址。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夏朝的存在是肯定的,虽然至今尚未发现夏朝的遗址,但是我们有许多理由来证明夏朝是存在的。那么这些证据分别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有比较完善系统的夏朝历史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出现了系统的的史书,如《尚书》、《国语》、《春秋》、《竹书纪年》等,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写下了《史记》。《史记》分别有《夏本纪》、《殷本纪》和《周本纪》来记载三代的历史,而且王位世系记载十分的清晰。在殷墟遗址发现之前,西方人同样怀疑商朝的存在。1928年的殷墟考古震惊了全世界,根据殷墟遗址的甲骨文中记载的商代诸王世系来看,《史记》的记载基本正确,只是将先商(商朝建立之前)的个别祖先的顺序记载错误。这说明了《史记》记载的王位世系基本是可信的。
在西晋咸宁五年(279年),人们在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中发现了一本编年体通史,其书记载的历史上到五帝,终于魏襄王二十年(前296年),这本史书被命名为《竹书纪年》。长期以来,《竹书纪年》记载真实性都受到人们的怀疑,但是随着考古发现不断发现,《竹书》记载许多事件都得到了印证。如《竹书》记载的商朝世系和甲骨文记载的完全一致,比《史记》更准确。而《竹书》也明确记载夏朝经历了470年,17王,并且记载了每一位国王时期的大事件。
其次,根据甲骨文发展的情况来看,夏朝也是存在的。甲骨文自1899年以来,已经出土了15万片以上,其数量相当可观。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甲骨文单字达4500多,释读成功的有2500多个。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这些现象都足以证明甲骨文是一种发展比较成熟的文字。
而在甲骨文之前,中国的考古学界还未发现比甲骨文稍微原始的文字。中国目前在大汶口遗址、龙山遗址、良渚遗址等都发现了一些陶文或者刻符,未能解读。明显,从这些遗址到商朝之间必然有一个文字的发展时期。而良渚文化、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已经进入了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向青铜时代过度。那么这几百年的过渡时期必然是青铜时代的初期,而这个时代的王朝必然是夏朝。
第三,虽然现今中国尚未发现夏朝的都城遗址,但是已经发现了一些和夏朝同时期的青铜遗址或者和夏朝有关的遗址。如河南洛阳发现的二里头遗址,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出土了少量的小型青铜器,以及大量的陶器。而二里头遗址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前1750年到前1500,大约是夏朝后期的一个遗址,一直延续到了商朝前期。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朝后期的国王都居住在斟寻,“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国语》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说明斟寻位于洛阳一带。而斟寻氏是夏朝的分封国之一。这说明,二里头遗址极有可能是夏朝的斟寻氏遗址。
除了二里头遗址之外,中国北方还有许多和夏朝有关的地名,如山西在古代一直被视为夏朝的故地。《左传》记载唐叔在西周初年被分封在夏虚,后来发展成为了晋国。西周初期,又分封夏朝后代为杞国,在今河南杞县。而夏朝也曾经分封过虞国,今河南有商丘有虞城县。另外少康中兴后曾分封庶子到会稽,发展到后来成为了越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这些地区多多少少和夏朝有一定联系,但是由于年代久远,难以考证和发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