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讲义(课 稿)
发布时间:2023-06-15 18:46:56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530
大篆是小篆的对称。狭义上讲,大篆指的是金文和石鼓文;广义上讲,大篆是包括金文、石鼓文、六国文字等流行于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字体的总称。
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称吉金文字。尤其以铸、刻在礼器、乐器上的铭文爲重,故金文也称钟鼎文。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锺或鼎上的一种文字。锺多是乐器,鼎多爲礼器。可见古人十分重视锺鼎及铭文的原因。
金文産生的原因:(略)
1.巩固政权、推崇礼乐的需要
2.崇尚人本、废弃甲骨的必然
3.重视书教、强调六艺的结果
4.青铜发达、铸术提高的表现
……
孔子有言:“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也。”锺多是乐器,鼎多爲礼器。可见古人十分重视锺鼎及铭文的原因。例如九鼎则爲传国重器,王都所亿即鼎之所在,故称定都爲“定鼎”。铸刻上面的文字,多爲记事或表彰功德的内容。这种铭文,有的是凹下的阴文,有的是凸出的阳文。前者称爲“款”,是“刻”的意思;后者称爲“识”,是“记”的意思。所以金文也可统称爲“锺鼎款识”。以后书法“款识”或“款式”的名称即由此演化而来。
一. 青铜器分类
青铜,是指红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青铜器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被製造出来,之后中国经历了长达十六个世纪的青铜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製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单范铸造的青铜刀,装饰较少,反映出远古先民纯朴的审美意识。
夏代(21世纪B.C~16世纪B.C)的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徵身份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相呼应。
商代(16世纪B.C~11世纪B.C)青铜器发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见,花纹繁缛精致,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
西周时期(11世纪B.C~776B.C)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冶铸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长篇铭文,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春秋战国(776B.C~221B.C)时青铜器一改过去的设计,风格纤巧、清新,普遍採用更高水准的制作工艺,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
秦代以后(221B.C~1840A.D),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在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一直保持著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水平。
青铜器,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之成,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中国文物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精华。
青铜器分类有许多种,一般可分爲礼器、乐器、食器、酒器、工具、兵器、盥器、货币、印玺、车马器、度量衡、铜镜、杂器等。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陈梦家《殷商铜器集录》、李济《记小屯出土的青铜器》、
林巳奈夫《殷周时代青铜器之研究》、梅原末治《古铜器形态之考古学研究》等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青铜器进行了分类。
鼎 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如 《司母戊鼎》、《大盂鼎》、《大克鼎》、《小克鼎》、《毛公鼎》、《颂鼎》、《中山王鼎》。
尊 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何尊》、《辛尊》、《妇好方尊》
盘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散氏盘》、《牆盘》、《虢季子白盘》、郑伯盘》。
簋(gui,音轨) 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一般爲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
《静簋》、《利簋》、《令簋》、《天亡簋》、《秦公簋》。
鬲(li,音曆) 煮饭用:一般爲侈口、三空足。
《父辛鬲》、《伯矩鬲》
甗(yan,音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爲甑,置食物;下部爲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妇好甗》、《父庚甗》.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天丁角》、《兽面纹角》
斝(jia,音甲)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火纹斝》、《小臣邑斝》
觚(gu,音姑)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觯(zhi,音志) 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sigong,音四公)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卣(you,音有) 盛酒器(是盛酒器中的主要一种)。一般形状爲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鸱鴞形或虎食人形。
盒(he,音和) 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方彝 盛酒器。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勺 取酒器。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罍 (lei音垒) 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 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子》上说:“簟食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
匜(yi,音仪) 《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盂 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簠(fu, 音甫) 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盨(xu, 音须)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敦(dui,音对) 盛黍、稷、稻、粱用。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也有球形的敦。
豆 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上有盘,下有长握,有圈足,多有盖。
爵(jiu, 音决) 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
二.青铜器铭文
(一)青铜器铭文的内容
1.祭奠追孝 《天亡簋》祭天及文王。
《大盂鼎》祭上帝及祖先。
《牆盘》颂扬天子、纪念先祖。
2.边疆戎事 《令簋》记载讨伐楚伯事。
《虢季子白盘》记载抗击俨允侵略。
3.册命赏罚 《毛公鼎》记周宣王赏赐毛公事。
《逨盘》记周宣王赏赐逨之事。
4.外交律令 《散氏盘》讲述夨(ze)国与散国之间勘定国界,盟誓交好的过程。
又如《曶鼎》
5.记事叙情 《井鼎》、《过伯鼎》
……
(二)青铜器铭文的用途
1.使民知神奸 “昔夏之方有德,远方图物,贡金九牧(九洲),铸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备,使民知神奸”(《左传》)
2.镇扶社稷 “诸侯之封,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镇扶其社稷,故能荐彝器与王。” (《左传》)
3.铭其功烈 “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铭其功烈以示子孙,昭明德而惩无理” (《左传》)
4.器者示民 “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人用祭器,示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 (《礼记》)
5.铭著自名 “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 (《礼记》)
6.大约剂 “大约剂,邦国约也。书于宗庙之六彝,欲神监焉”。(《周礼》)
7.传遗后世 “攻其邻国,杀其民人,以爲铭于锺鼎,传遗后世子孙。”(《墨子》)
三.金文的发展史
金文是以青铜器爲物质载体的,并且两者的传播作用也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以青铜器的发展过程爲依託,分析一下金文的发生、发展、高潮、衰落的全过程。
(一) 夏铸九鼎——萌芽期
史学界把夏、商、周三代定义爲中国的青铜时代。著名学者郭宝钧先生在其名著《中国青铜器时代》中说:“中国的青铜器时代,略当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下至春秋战国之时,也与中国奴隶制的发生、发展和瓦解相始终。
中国古有“夏铸九鼎”之传说,并由此而来“问鼎中原”的典故。与夏时代相当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数十件,品类(爵、刀、铃、锥、戈、鼎等)繁多、样式丰富,工艺精湛。所以,史学界大都认爲,可将二里头文化时代定义爲中国的青铜时代的正式开始。这也爲“夏铸九鼎”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可能性、可信度。
从史料上看,夏后所铸之“鼎”的特点爲:
1.“鼎成三足而方……以祭于昆吾之虚”(《墨子·耕柱》)
2.“昔夏之方有德,远方图物,贡金九牧(九洲),铸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备,使民知神奸”(《左传》)
3.“爲物贪惏,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郭朴《山海经注》)
由此可知,夏鼎的形态爲三足、方形,其上铸有饕餮之纹。
夏鼎的数量爲九尊,象徵九州(冀、豫、雍、杨、兖、徐、幽或梁、并或青、荆)大地。
夏鼎的作用爲:以祭于昆吾之虚,从而使民知神奸。
夏代的“九鼎”至今未现,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也只是一般礼器及工具、兵器,但是,“祭于昆吾之虚,从而使民知神奸”的作用确是一致的,不过,其主要是象徵意义,要“使民知神奸”,更简单、明瞭的方法是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表述己义。
殷商金文——发展期
殷商时期青铜器初期是没有铭文的,青铜器上铸刻金文从殷商中期才开始。
# 殷商时期的金文篇幅都较简短,以一、二个字至十个字为最多,
# 内容 大多是族徽、人名、器物名、製造者的名字…等。
# 这时期的金文是由 甲骨文发展而来,以象形文字为主,如牛、羊、 鸟、鱼…等,也有一些是象兵器之形 、舟车之形、家室之形。
商代金文的风格大略可以分 为两类:
1.清劲挺秀: 这一类与甲骨文的风格相近,笔划很挺直有力,字体瘦长,这类金文 以《戍嗣子鼎》为代表。
2.气势雄健: 另一类的金文风格反映著盘庚迁殷以来国势的稳定发展,字体宽绰,笔划丰腴,气势雄健,这类金文以《司母戊方鼎》为代表。
商代晚期金文比较有特色的作品,当推“三卣一尊和一斝”。
三卣:《二祀邲其卣》、《小子卣》、《宰甫卣》
———雄健放逸
一尊:《小臣俞尊》———严谨温雅
一斝(jia,音甲):《小臣邑斝》———娟秀清健
(三)西周金文--成熟期
西周由于周公「制礼作乐」,非常注礼制与宗庙祭祀,製作了大量的 青铜器,随著西周国力的发展,金文的风格也有了更多样化的风貌。西周金文大致可分爲早、中、晚三个时期。
关于这一点,裘锡圭先生、邱振中先生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我们採用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爲这个时期的金文发展大略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武、成、康、昭时期
周朝建国之初,国力尚未达到鼎盛的高峰,而以字承殷商、平实朴素的作风来稳定局面,此时的金文也呈现朴实的风貌,以《利簋铭》、《天亡簋》、《盖铭》、《令彝》、《何尊》、《班簋》为代表。金文的笔划也开始出现「肥笔」,这种肥笔具有装饰作用,使字体显得端庄谨严、雄健厚重,以《大盂鼎》为代表。
第二阶段──穆、恭、懿、孝时期
此时西周的国势逐渐稳定固 已经达太平盛世的局面,金文的风格也趋向成熟、定型,全篇铭文的线条圆润均匀,结构清雅灵动,章法很匀称、整齐,字体颀长,有秀媚 之感,以《史牆盘》为代表。另有《卫盒》《曶鼎》《大克鼎》、《小克鼎》。
第三阶段──夷、厉、宣、幽时期
这个时期的金文呈现多姿多彩的风格。
《毛公鼎》字呈纵势、从容肃穆、灵动秀逸。郭老赞曰:“泱泱然存宗周宗主之风烈”
《逨盘》线条温润纤细,结构颀长优美,布白整齐疏朗,总体清逸洒脱。、
《虢季子白盘》线条清劲有力,字形严谨悠长,整篇铭文的空间疏朗至极,开《石鼓文》、《秦公簋》之先河。
《散氏盘》整篇铭文共有三百五十个字 ,笔划线条厚重凝炼,字取横势,欹侧灵动、行间错落有致,作品变化多端,妙趣横生,富有舞蹈的姿态。被后人誉爲“草篆”。
(四)东周金文--延续期
东周时期包括了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
1.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各国的金文大体都沿袭西周晚期的写法。
2.战国时代 到了战国时代,群雄争战激烈,他们各据一方、各自为政,在文字上也逐渐形成了明显的地方色彩。不过秦国由于位处西部,较为偏僻, 文字的变化没有其他国家那麽剧烈,反而保存了西周金文的风貌。唐兰先生将战国时代的文字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秦系文字,指的是秦国的金文和秦代小篆;另一个系统是六国文字,指的是齐、楚、燕 、韩、赵、魏与其他东方小国的文字。
三. 金文的书法文化意义
1.金文是从甲骨文书体发展成大篆书体的成熟的标志。金文一改甲骨书法荒率、尖薄、随意的特点,摒弃了契刻的痕迹,以朴厚、雄浑、典雅风格以代之。终于进入了真正“篆书”的阶段。
2.金文阶段是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以其数不胜数的优秀作品,多姿多彩的书体风格,惊人眩目的艺术魅力,占据了先秦书法的最高峰,也取得了在整个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3.金文的醇厚、质朴、典雅、灵动的艺术风格,积淀成为后世书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固化为一种评价、赏析书法作品是否有“金石气”的高位标淮。
4.金文具有周代,尤其是西周文字、书法的正统官方地位,对研究周代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宋代金石学、清代碑学兴起的源泉,为后世金石学、碑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大篆的学习
一.大篆的笔法特点
1. 凝炼厚重 (顿之山安)
凝炼厚重指运笔力度的外现形式,笔法内敛含蓄,视觉重量突出,雄健有力,体现“金石”的质感。清代翁方纲有言“书法以厚重为本”。
“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王羲之
2.笔酣墨畅 (导之泉注)
金文用笔畅达、笔调灵动,“字里生金,行间玉润”,不要出现滞笔僵墨,有流动之感、笔墨情趣。
3.浑融蕴藉 (线条少垂曳接笔熔铸)
擒纵是书法用笔的淮则。金文用笔圆浑,逆起平收,锋颖内涵,无垂不缩。笔画相接合交插处尤重圆融,行笔此处,“少驻”化墨,万不可偏薄。
4.苍古质朴 (屋漏痕)
金文运笔不可轻率直行,也要略有横向微动,以增古朴凝重。金文有热铸火造之意,又有栉风沐雨之痕,妙造自然,精神、气势、风韵,高境后人难以到道。宋代蔡襄感叹道“近时篆书,好为奇特,都无古意”。
二.大篆的结构特点:
1.因形赋势 形是一个独立的字形势是书法的结构形态,有意象,
2.奇正相生
3.疏密得宜
4.笔圆势方
5.严谨内敛
三.大篆的章法特点
1.行气连贯
2. 错落有致
3. 空间灵动
4. 布局随器
《散氏盘》的艺术特色
一. 疏密参差 开和有度
“独体结构难于疏,合体结构难于密。书欲不见其单弱,密欲不见其杂乱。” 赵宦光《书学帚谈》
“下笔劲净,疏密停匀为佳,当疏不疏,反成寒气;当密不密,心至凋疏。”
姜夔 《续书谱》
“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 包世臣《艺舟双辑》
例字
即1。2 东6。2自1。3涉2。2西3。2原5。3堆7。3降10。3豆11。3宫11。3散19。1
二.正斜相参 一派天机
“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不主故常。”
董其昌《画禅室语录》
“字似奇而实正,其实亦从商周钟鼎中来,要在得字之重心点也。”
李瑞清《论书语》
“书宜平正,不宜欹侧,古人或偏以欹侧胜者,暗中必有拨转机关者也。”
刘熙载《书概》
例字
邑1。1 乃1。2 于2。1 城3。3 源5。1 至2。3 同10。1 孝13。2 正14。2 舍14。2 宰15。3
三.随形布势 奇态百出
“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 崔援《草书势》
“篆籀各随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状,活动圆备,各个自足。” 米芾《》
“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 姜夔
例字
周6。1 已6。3 登10。2 且11。2 田14。3 王17。3 涉3。1 莫8。1 至8。2 井8。1。2
四. 向背分明
“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画、相揖、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施设各有情理,求之古人。” 姜夔
“所习不论何种书,总以点画周至,起讫分明,向背有情,空白整洁为佳。”
清·魏锡曾《书学绪闻》
“画多则分仰覆,以别其势;竖多则分相背,以成其体。”蒋和《书法正宗》
“彝尊最贵分行布白,左右牝牡相得之至。” 李瑞清
渖1。3 嗣11。1 繇12。3 刑13。3 器19。1 复3。1 疆6。3 沽2。1 新23。2 州17。1
五.擒纵自如
“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通灵。”
周星莲
“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尔。” 黄庭坚
“擒,也须笔势放开,所谓大胆落笔是也。” 清·蒋和
“能擒能纵,能紧能开,这才能利用解法,赢得浑身都是解数。” 沉尹默
字例
边2。3 沽 内4。2 南10。1 工13。1 乙18。1 散19。2 爽22。1“
王国维先生《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中将此时文字分成西土(秦国)、东土(六国)两系,唐兰先生延续此种说法。
郭沫若先生《青铜时代》中分江淮流域各国为南系,黄河流域诸国为北系,意在区别南方之花丽秀逸和北方的质朴雄浑。
陈梦家先生《西周铜器断代研究》中讲此时书法风格分成东、西、南、北、中五系。
李学勤先生《战国题铭概述》分战国文字为秦系、楚系、三晋、齐鲁、燕系五个系统。我们比较认同李学勤先生的分类方法。
楚系书法地处南方,崇尚华美,重视字体的装饰性,颇多浪漫、诡谲气息,还出现了以鸟兽虫为装饰 的美术字,即所谓的「鸟虫书」如《王孙遗者钟》、《王子午鼎》、《曾侯乙簠》、《越王勾践剑》、《蔡侯申盘》《望山楚简》、《包山楚简》等。
另有《战国楚帛书》为900余字的大篆墨迹。行笔流畅,布白均匀,疏密有致,精致神秘,可发隶书之先河。
晋系书法时重质朴,以《侯马盟书》、《温县盟书》为代表,落笔质重,侧锋为多,体成欹势,活泼生动。另有《栾书缶》、《赵孟介壶》等。
燕系书法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山王昔壶》、《中山王昔鼎》,精力纤巧,装饰性强,字体修长,上密下疏,冷峻清爽,十分有贵族气质。
秦系书法中的金文大多刻在兵器、度量器、虎符等器物上,其中最有名 的是《秦公钟》、《秦公簋》和《诅楚文》,表现出继承商周书法风尚,并过渡到秦国小篆一种正统面目。
秦系书法中最能表现时代风格的书法作品当属《石鼓文》。
一.石鼓文的概述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因其文字镌刻在十面鼓形石头上而得名。石鼓文又称“籀文”,属大篆系列,是大篆系列文字的尾声。《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
这十面石鼓原在天兴(陕西宝鸡),唐代初年被发现。每面石鼓高90厘米,直径大约60厘米,每件环刻四言诗一首于鼓壁,内容为秦惠王太子嬴荡于旧都雍城,在傅师辅佐下,学文习武之事。石鼓制作与公元前310——307年间,诗稿为嬴荡主创,石鼓文字由嬴荡师所作。
中国文字与书法在甲骨文、金文时代就力图建立一种对称形式的新的秩序。西周后期的《墙盘》、《静簋》、《虢季子白盘》就依稀透露出整饬的信息。从书法的诸要素上看,无论是线条、结构、章法还是空间,都愈加工整化。《石鼓文》在这方面走向了极致。
二.石鼓文的意义
1.石鼓文抛弃了金文中的“滞笔”现象,去掉了“面”,加强了书写性和流畅性,使文字更加书法化。
2.石鼓文在结构上努力克服文字异体现象,《散氏盘》中“道”字,个个形异,石鼓文则个个相同。
3.石鼓文把线条固定在一个方形的框架内,以圆转、对称的折线代替了金文中的斜线,牺牲了金文的灵动、咨肆,赢得了平衡感、表现出宽博和恢宏。
4.石鼓文线条圆劲浑融,流畅自然,是“篆籀气”的代表,较之金文的古朴、凝重,对后世的影响更大。只要符合线条、结构圆浑外拓特征的,都可赞其为有“篆籀气”。如颜真卿既是。
5.后世书法家习篆大多取法石鼓,近现代书法家杨沂孙、吴大澂、吴昌硕、王福厂等人的书法都是脱胎于《石鼓文》。
6.历代文人、名士,艺术家都有人作诗著文赞誉《石鼓文》。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作《石鼓歌》,清代著名书法家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歌颂曰“:若《石鼓文》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是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杨国栋)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