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黔西北|渐行渐远的孝歌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13 17:56:46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556
刘靖林
“亡人在生哟好贤德,挖窝杉树来后院栽。哪天亡人归阴去,将那杉树来割棺材。亡人在生哟好贤德,挖窝白菜来后院栽。哪天亡人归阴去,将那白菜来待人客。……”这是我小时听来的一首孝歌。
我国的民歌有三种主要形式,就是山歌、孝歌和神歌,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自古以来在南方地区普遍流行。长辈去世时,后代要为逝者守夜,此时就要唱孝歌。
我们老家的毕节农村,每逢白事,都会请一些人或者有一些热心的不请自来的人,围坐在灵堂旁,你一首我一首地唱孝歌。
孝歌的内容非常的丰富。有历史文化的,如:“天降高祖汉刘邦,七十二处动刀枪。登台拜将封韩信,追逼霸王在乌江。……韩信又被萧何害,未央宫内把身亡。”有劝人向善的,如算命先生对韩信讲的五不该:“一不该,朝天射一箭,折你青春寿八年;二不该,青龙山口活埋母,折你青春寿八年;三不该,问路又把樵夫斩,折你青春寿八年;四不该,追逼霸王乌江死,折你青春寿八年;五不该……五八折你四十岁,回你真言是假言?”有趣味或者谜语式的,如有人唱:“什么上坡点点头?什么下坡滑石流?什么出门不要伴?什么洗脸不梳头?”接着就会有人答:“马儿上坡点点头,老蛇下坡滑石流,老虎出门不要伴,猫儿洗脸不梳头。”有歌者现场自编自唱为逝者歌功颂德的,当然也有一些宣扬封建迷信的糟粕性的东西。而很多孝歌都有相应的故事。如前面讲到的唱韩信的那首孝歌,会唱这首歌的人就会给别人讲这个故事。据传韩信当了将军后去找鬼谷子的世传弟子算命,算准他只有三十二岁的寿缘,韩信不依,叫算命先生把他的寿添上,说:“别人算我有七十二岁的寿,你怎么把我的寿算少了,赶快给我添上,否则我不饶你!”算命先生才把具体情况对他讲,他本应有七十二岁的寿的,是他的“五不该”折了他四十岁,所以他就只有三十二岁的寿缘了。在这个传说中,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后,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他少时贫穷,母亲是盲人,他要想办法养活母亲。一次他上山放牛,看到一个阴阳先生撵地,到一个悬崖处,即闭目,口中念念有词:“……石门开,石门开,地理先生撵地来。”话音一落,悬崖半空突然石门大开,门内龙床龙椅,富丽豪华。阴阳细观后,自言自语道:“可惜此地,活埋出天子,死埋出癞子。”阴阳先生曾摘了一棵干蒿枝在关键的地方打记,过几天,干蒿枝居然长叶开花了。韩信知道这是一处宝地,于是就回家去,哄他母亲说背她到姐姐家去住几天。把他母亲背到这山上来,照地理先生的方法,把石门喊开后,把他母亲放在龙椅上,就往外跑。石门关上后,天降暴雨,雷公火闪。次年地理先生再来,就喊不开石门了,韩信也走上了从军之路。对于韩信为什么没有能当天子,有人说是他太忤逆不孝了,连自己的母亲都要活埋;有人说是他母亲饥饿难忍,从龙椅上倒了下来,位置不正了。对楚霸王乌江自刎一事,唱孝歌的人讲的故事同史料的记载大有不同。据说楚霸王被追到乌江后,也不至于那么简单地就要自杀。汉军围了几天后,韩信同他的谋士们想了一个法子,收了很多蜂蜜来,趁夜里派功夫高强的将士在河岸的岩石上写字,之后,蚂蚁就沿着蜂蜜写的字盘成了“霸王乌江死”几个字。楚霸王见到这些字后,大叫三声“天亡我也!”,于是自刎而死。对于那个人人迷信的年代,这故事也还编得合情合理的。只是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就未可考证了。在我们老家,很少有饮茶的习惯,在唱孝歌时,帮忙的人们一般会提上一壶酒来,边唱边喝着转转酒。到午夜时当然会做上甜酒疙瘩或者汤圆之类的夜宵来,守夜的人吃了夜宵后又继续听唱孝歌或者到另外的一间去打扑克。有时孝歌声也会停下来,老表亲戚们开一些荤玩笑,说笑一阵,赶走了瞌睡后,又继续唱的唱,听的听。
孝歌的调子是自成一体的,不像山歌那样粗放,也不像哭声那样的特别伤悲。悲凉而沉重,非常适合那样的场合气氛。孝歌可以令人在追悼逝者的同时反思人生,能学到很多知识,极具教育意义。可惜的是,现在不仅已没有多少人能唱了,对于好多年轻人,孝歌是什么东西他们都不知道。现在的灵堂,少有孝歌的声音,多的是扎匠扎的花花绿绿的宝马香车和牛羊,据说有的人家还扎成群的美女。同世俗合拍,看来丧事也与时俱进了。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不同程度地都从孝歌文化中得到教益,后来的人们,就很少有人提及了,这方面的书籍也没有见过,真是有些令人惋惜。
此文转载于《毕节日报》(2012年12月5日)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