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热搜  > 从冠军到人渣,张继科的“潘多拉盒子”为什么现在才打开?

从冠军到人渣,张继科的“潘多拉盒子”为什么现在才打开?

发布时间:2023-06-09 14:21:44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472    

张继科的吊多大

《黑暗荣耀2》里,妍珍的老公问她:“你过去有没有很残酷地欺负过别人?有没有用粗暴的语言或行为伤害过别人?”


张继科的吊多大

妍珍听后,怒气冲冲地对她老公说:“你非要打开那个盒子!”

张继科的心声,大概和妍珍一样吧。


张继科事件中,我觉得有一件事很吊诡——


就是他赌博这事。


根据目前曝光的信息,以及有据可查的报道来看:


早在2004年,《体坛周报》上一篇批评当时国乒主力邱贻可的文章中,就顺带提到了年轻球员张继科借别人银行卡参与赌博的事;


▲《体坛周报》相关截图


2015年,德国公开赛的时候,当地的《明镜周刊》也多次爆料张继科在比赛期间多次去赌场。


再结合,最近疑似圈内相关明星的对张继科借钱赌博的爆料。


也就是说,在张继科整个辉煌的冠军生涯,以及他成为网红运动员的这段时间里,他沉沦赌博,并为赌博不择手段搞钱的这个“潘多拉盒子”一直都存在。


直到那个记者的一条微博才真正打开了他这个盒子。


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张继科从2004年被报道赌博到现在,为什么这19年里没人注意到这个盒子?为什么他直到现在才暴雷?


私以为,这个问题很值得进一步思考一下。



01


首先,这是给中国传统式教育弊端的一个精准注解。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父母的目标是让孩子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味看重孩子的技能和成绩,却忽略对孩子软实力的培养。


就拿张继科来说,从小他父亲就严厉地要求他每天都写训练日记和反思,写了几十万字。但是对他的个人成长和内心情感的关注却几乎没有。


这就导致他虽然成了“成功”的人,却在自我成长和人格上有着明显的缺陷。


看了一些张继科的视频和资料,细心留意了一下,我发现张继科和汪小菲有个共同点,就是都避免和人产生对视,眼神都迷离。


心理学上有个观点:内心自卑的人除却胆小懦弱,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就是自负自大,对情绪的掌控力很差,容易目中无人,很难顺畅地和人产生连接。


张继科和汪小菲都具备这种特质。


这种特质的形成跟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对他们都缺少细腻的情感关爱,一味地要求他们做强者,成为世俗意义上成功人士。


不过话又说回来,很多传统的中国父母自己也没享受过平等、温暖的教育,他们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式都是从他们父母那里传承来的。


另外,2015年,就张继科在德国公开赛的表现,国内有个别媒体评论员曾指出“张继科涉赌事件国乒不该捂盖子”。

并且,对国内这种冷处理方式进行了质疑。

然而,我们的社会教育体系和社会价值判断体系也是一贯地“看重成绩、忽视人品”的标准。虽然张继科涉赌在国外报道多次,但国内就这样冷处理了。




02


大抵是儒家文化中向来就有慕强慕权的基因,导致我们在看人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一强遮百丑”的模式中。


作为运动员,张继科的确是顶尖的水平。基于这一点,大众就会下意识地美化他,认为他什么都是优秀的,把他的球品当人品。


因此,他这个赌博的潘多拉盒子就在那里,却从未有人打开过。


这一周来,出于好奇心,我看了不少张继科的采访和他上过的综艺,甚至还看了几场他的比赛视频。


这个回看的过程,是一场很有意义的“祛魅”行为艺术。


不得不承认,张继科在比赛场上释放荷尔蒙的那种状态真的很迷人,竞技体育的魅力也在于此。


但是,一旦带着“他是一个沦陷的赌徒”这个标签再去看的时候,便不会再为他开那么大的滤镜。


这让我忍不住思考,如何对一个人祛魅呢?如何尽量客观地去看待人和事,而不是盲目地陷入崇拜和追捧中呢?


在看张继科和金晨当年的恋爱综艺时,金晨爸爸的反应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启发!


当主持人问到给张继科打多少分的时候,和张继科相处了一段时间的金晨说打六十分,但是作为观察员的金晨爸爸却只打了“四十分”!



他这个分数一出来,主持人和其他观察员都很意外,纷纷好奇,毕竟那时候大众对张继科都有那么厚的滤镜呢,金晨的爸爸说出了一句非常理智且智慧的话:“这世界冠军和这个两码事”,意思就是说,能做世界冠军不见得就是个靠谱的男朋友。



还是男人最了解男人。


在接下来主持人的询问中,金晨爸爸侧面提到他观察张继科的时候,会带入自己当年追老婆的经历和状态,以及他认为他女儿和张继科互动中的表现和感受很重要。


言外之意就是,在他看来,他女儿和张继科的相处并不开心,张继科不是合适她女儿的男友人选。


金晨爸爸的反应和一旁好奇的主持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主持人觉得那可是张继科啊,他们看到的是张继科的成就,是他的光环;


而金晨爸爸根据自己真实的感受,看到的是张继科这个具体的人,以及他的具体表现和细节。


也就说,只要不过分神化某个人,我们都能理性地认识了解他。


这一点,用在恋爱,用在职场中,都很合适。




03


过去这19年里,赌博这件事,张继科身边的人,也包括他自己都没有好好去正视过。


心理学上讲,一个人有上瘾性行为,本质上是因为内心情感的压抑,“精神需求”的惯性压抑。一个人之所以会对某个东西上瘾,是因为他未被好好回应过,也意味着他一直在逃避面对并解决内心的情感空洞。


张继科接受鲁豫采访的时候就提到:


“我感觉在球场还确实挺好,因为很多人支持你,你就会有无形中的动力想办法去赢球,但是下来的时候,生活当中可能你会感觉就会很压抑,觉得没那么自由了。”


作为从小就被定点培养的运动员,他很明显缺少了自我意识的培养,在自我内心建设方面是严重不足的。


这一点,对比邓亚萍写的《心力》那本书中就能明确地感受到,她虽然也是出色的运动员,但是她一直都在不断地完善修炼自己的“心力”,而且这是一个赛场内外都持续的人生修炼。邓亚萍在书里就详细地把自己的那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做了阐述。


▲关于“心力”的定义,节选自邓亚萍《心力》一书


很显然,离开了赛场的张继科是没有这方面的自我完善的,所以他会不自由,会压抑,只能靠沉迷赌博这件事来逃避和发泄。


张继科这事,让我再次清晰地领悟到,一个人自我不健全或者不健康的人,名和利,都救不了他,即便是金钱和光环也阻止不了他的崩坏。


因为张继科的崩坏是从他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人渣     张继科     潘多拉    
上一篇:周冬雨竟然比舒淇性感? 下一篇:汤普森29岁生日,老詹送祝福,大姨子卡戴珊晒合照,TT开心比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