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62师(守备师)炮兵团守备贺兰山简史
发布时间:2023-06-04 18:38:05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505
1985年9月,根据命令,陆军第六十二师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师,脱离第二十一集团军建制,转隶宁夏军区。9月15日第二十一集团军派出先遣组到六十二师安排部署转隶移交的相关准备工作;9月19日,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长王克、政委李宝祥率机关部门以上领导及部分工作人员,从陕西宝鸡赶到六十二师驻地宁夏中宁县,专程看望部队;9月20日,转隶移交仪式在六十二师师部举行,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长王克、政委李宝祥及部门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六十二师师长郑守增及部门以上领导、机关干部、各团团长和政委参加;宁夏军区刘学基司令员、王焕民政委及机关部分干部参加。
转隶移交仪式上,王克军长介绍了六十二师部队的简要历史、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主要特点及部队建设成就,并作了热情洋溢的送别讲话;王焕民政委介绍了宁夏军区的概况、基本任务、部队建设现状等情况,重点表达了对六十二师全师部队转隶宁夏军区的热情欢迎之意。
炮兵团在整编中撤销122榴弹炮二营、130火箭炮营。榴弹炮二营的四连、五连和130火箭炮营一、三连合编组成的连队转隶陆军第六十三师步兵一八八团组建炮兵营,分别为一、二、三连,移防之前移交一八八团,130火箭炮营指挥连撤销。
1985年9月,炮兵团在师编成内,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师炮兵团,转为履行贺兰山坚守防御的新任务。炮兵团改编前的领导成员:团长郭春贵、政委李锋、副团长吕泗龙、副政委杨银锁、参谋长朱根元、政治处主任刘新华、后勤处处长王银虎。
炮兵团接到上级关于部队改编转隶的预先号令后,李锋政委首先组织团党委成员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精神,从战略高度深入理解军队服从国家建设大局、实行精简整编的伟大意义,用上级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致认识到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国际形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加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走精兵之路,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必然选择,完全符合军队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应该无条件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贯彻落实。
在统一教育动员的基础上,分工团常委分别带领工作组深入到营连不折不扣地传达上级指示精神,进行任务形势教育,宣讲精简整编的重大意义,明确改编后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教育广大官兵树立大局观念,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局部利益坚决服从国家和军队的整体利益。大家认为,炮兵团从野战部队改编为守备部队,是形势任务的需要;虽然部队任务、隶属关系、营房和驻地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但炮兵团履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没有变,永远是一支战斗队的神圣使命没有变,我们要坚决服从中央军委的决策,服从组织决定,严守各项纪律,积极有序地做好改编转隶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次部队改编,是炮兵团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为了适应改编后的各种新情况,团党委重点从“三个适应”着手提前做好准备。
一是适应任务变化。炮兵团由野战部队改编为守备部队,由机动作战转变为贺兰山阵地坚守防御,作战的指导思想、作战样式、指挥方法、活动范围、部队训练和管理等都要与任务相适应、相配套,团指示司令部门在周密做好移防搬迁计划的同时,提前研究探索这些新课题。
二是适应隶属关系变化。部队长期属于第二十一集团军建制,转隶后随师隶属宁夏军区领导,要坚持和发扬部队以往的优良传统,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工作中更要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勤请示,多汇报,正确理解上级的指示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命令,圆满完成宁夏军区赋予的各种任务。
三是适应驻地环境变化。部队原驻地远离城镇,移防后营房临近银川闹市区,对官兵的思想、生活、部队建设标准和管理等方面必然带来很大影响。因此,从移防前就对部队加强教育,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严格管理部队。团党委认为,改编为守备部队,更要坚持部队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全体干部身先士卒、为人表率,为部队做好样子。与此同时,以条令条例为依据,严格规范一日生活制度,加强纪律教育和部队经常性管理,强化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的检查纠察,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一是周密计划,提前准备。炮兵团在教育部队、保持稳定的同时,组织机关周密制定移防搬迁方案,拟制摩托输送车运计划,勘察行军路线,拟定车队编成和路途补给点,检查维修车辆,制定后勤保障计划及安全措施等,保证移防各项准备工作忙而不乱,有序进行。1985年10月,由师统一组织,团派出移防先遣组,赴银川市新市区平吉堡营房,与等待撤销移交的守备三师炮兵团衔接协调交接事项。在该团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对营房营产营具、营房基础设施、车炮库室、生产经营单位等项目进行全面核查、详细登记造册。该团主动修缮营房,补齐门窗玻璃,配齐部队生活用品和食用物品,打扫营房环境卫生,为团顺利移防搬迁创造有利条件。两支部队主动配合、相互支持、密切协同、做好移交、接收的做法,受到宁夏军区、兰州军区的赞扬和推广。
二是严密组织移防搬迁。从10月5日至31日,团统筹计划,科学安排,全力以赴组织移防搬迁工作。以营为单位统一装车,团统一编队、统一调度、统一行动,每隔3至5天发出1个车队,每个车队编组4个运输梯队,每个车队实行团领导带车安全责任制,每个梯队实行营领导带车安全责任制,每台车实行干部带车安全责任制,严密组织摩托化行军;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单车或车组运送人员物资,也必须有干部随车负责安全行驶。从李桥营房至银川平吉堡营房单程近百公里,先后批量运送5个车队次,零散物资车辆30多台次,运送车辆机械等重装备758台次,总行程10.6万公里,安全顺利地完成了移防搬迁任务。
根据命令,团由陆军第六十二师炮兵团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师炮兵团,辖122榴弹炮营(2连制)、85加农炮营(2连制)、130加农炮营(2连制),以及团指挥连、运输队组成;司令部编作训股、军务股、管理股;政治处编组织、宣传、保卫等干事(1991年设立组干股、宣保股);后勤处编供应股、军械股、运输股。撤销团教导队,警卫排缩编为1个警卫班,同时撤销机关副职、营及连队副职。
1985年11月,炮兵团按照上级指示,接收原守备三师炮兵团32名干部、85名战士,加上本团撤销的营连和机关的编余人员,全团共编余干部98名、战士413名。11月中旬,炮兵团又完成了向师属3个守备团输送258名炮兵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不同单位的官兵编入一个单位,加上大量的编余干部战士需要安排分流,炮兵团的整编整合工作既迫切又繁重。团党委把整编融合工作和年度转业退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及时提出“顾全大局,加强团结,严格管理,扎实工作,做到整编与退伍工作两不误,全面推进部队建设”。
团领导分工负责、分级分类指导,重点在融合感情和保持思想稳定上下功夫,“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教导启迪教育官兵,从而进一步增进了官兵之间及来自不同单位人员之间的友谊,加强了相互间的团结,促进了部队的稳定。至年底前,部队移防后的整编整合工作和人员调整基本结束。
随着精简整编和移防工作的基本就绪,团及时组织部队从11月4日至11日集中时间进行整顿整训,根据现实需要,安排思想、组织、作风纪律、正规化秩序和营区环境5个方面的整顿整训工作。通过各种措施,部队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各项工作和生活秩序很快走上正轨,促进了部队的稳定和集中统一。11月11日,师在炮兵团召开现场会,推广炮兵团的经验做法;11月下旬宁夏军区又在炮兵团召开移防整编经验交流会,充分肯定炮兵团严密组织、全面整顿、严格要求部队、保持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的做法。
1986年上半年,炮兵团领导成员部分调整为,团长苏承志、政委刘新华,副团长王昌华、徐建明,参谋长朱根元,政治处主任史扬,后勤处处长李仁元。
从1986年开始,根据部队改编移防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上级的要求,立足实际,狠抓部队教育训练,按照“三全(全员额、全方位、全时段)”、“五统一(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考核讲评、统一总结奖惩)”的要求,掀起了爱军习武,岗位练兵的热潮。
狠抓新兵训练。为了使新兵尽快向合格军人转变,炮兵团着重抓好新兵基础教育训练。
一抓骨干培训。从全团挑选一批思想好、懂管理、军事技术过硬的班长骨干担任新兵班长和教员,以条令条例和共同科目为主要内容提前培训,为新兵训练奠定了基础。
二抓纪律教育。以《纪律条令》为重点,深入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军队纪律条令及部队规章制度,学习邱少云等严守战场纪律的英雄模范事迹,剖析典型违纪事件的严重危害,吸取反面事例的教训,使新兵一进入军营就熟悉条令、明辨是非,自觉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
三抓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向新兵灌输我军优良传统及炮兵团的革命精神和良好作风,从点滴做起,培养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雷厉风行的合格军人。
四抓队列训练及军人礼节礼貌教育。严格队列训练,从军人内务卫生和一日生活秩序做起,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严格规范军人言行举止,打牢新兵正规化的基础。通过严格的教育训练,使新兵一补入连队就能执行任务担当重任。
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炮兵团认真落实两级军区和师训练会议精神,从1986年开始,在全团叫响“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军事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的口号,全团各单位、各专业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充分调动了全团官兵的练兵积极性。指挥分队、战炮分队、后勤分队围绕各自专业在不同岗位上自觉苦练技术,打牢专业技术技能的基本功。团通过检查、评比、考核、竞赛等形式,使群众性的岗位练兵活动持续开展,高潮不断,先后涌现出一批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训练标兵。
1986年9月,炮兵团参加宁夏军区加农炮直瞄实弹射击和侦察兵专业竞赛,取得了优秀成绩;1988年8月,团卫生队战士刘朝喜在兰州军区卫生员专业竞赛中获得第二名,团修理所技工吴富全在兰州军区军械专业竞赛中获得第二名;1989年3月,122榴弹炮二连被宁夏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1989年7月,122榴弹炮一连战士林东风、85加农炮一连战士杨烈军在兰州军区通信技术竞赛中分别夺得第一名,均荣立二等功,林东风、杨烈军分别被破格提拔任命为炮兵团122榴弹炮一连和85加农炮一连排长。1990年7月,炮兵团在宁夏军区组织的步兵武器对抗射击竞赛中夺得手枪速射团体第2名。
强化干部通用化训练。炮兵团编制取消各级副职干部后,使营、连军事干部减少了一半,给组织训练和完成各种任务带来很多困难。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团从提高军事、政治、管理素质入手,培养多能型干部,主要抓好四个通用:
一是纵向通用。要求分队干部在熟练掌握本级专业基础上,学会上一级专业技能。
二是机关和连队通用。采取小集训和互相代职实习的方法,使机关和连队干部了解对方的工作特点、业务知识、工作程序和带兵方法,既利于基层建设,又在工作需要时能及时补位。
三是炮种通用。榴弹炮通常用于间接瞄准射击,而加农炮主要用于直接瞄准射击。根据山地坚守防御战斗的特点和需要,既要掌握直接瞄准的射击要领,又要学习间接瞄准的射击技能,但要求干部必须熟练掌握不同炮种直接瞄准打坦克的方法要领。
四是军政通用。发扬战争年代我军的光荣传统,团、营、连三级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之间互相学习掌握对方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达到军政干部之间能相互顶替、相互代职。
团长苏承志和政委刘新华认真学习钻研对方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指导工作的能力,给全团干部通用化训练起了带头作用。干部通用化训练,既解决了干部编制减少带来的诸多工作不便,又为干部培养配备使用闯出了一条新路。炮兵团由此逐步形成了科学化、制度化、正规化的干部通用化训练体系,1987年4月,宁夏军区和兰州军区分别宣扬并推广了炮兵团干部通用化训练的经验做法。
提升司令部建设水平。炮兵团十分重视发挥司令部在作战和部队建设中的地位作用,面对改编后司令部多个股撤销,人员减少,新参谋多,业务能力弱,不适应新时期司令部建设的新特点、新要求的现实情况,以解放军《司令部工作条例》为依据制定《司令部通用化训练三年规划》,通过强化作训、侦察、通信、军务等参谋人员的“六会”基本功训练和专业通用化训练,解决了工作上的突出矛盾,保障了军事训练等任务的完成。
1987年4月,团作训参谋罗志勇在宁夏军区参谋集训竞赛中获得个人总分第一名;1988年5月,在宁夏军区组织的团级司令部合成专业竞赛中,炮兵团司令部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1989年6月,在兰州军区炮兵部组织的参谋专业考核中获得团体第二名;1988年、1989年团司令部连续被师和宁夏军区评为先进司令部。1990年,团司令部机要股长郑建斌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树为基层机要干部标兵,荣立二等功。从1990年开始,按照师制定的《司令部三年建设规划》和《司令部正规化建设标准》,从战备秩序、训练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四个方面,依据“千分制”细则抓好落实,促进了司令部全面建设。1991年团司令部《抓好参谋通用化训练的几点做法》被兰州军区推广,1991年团司令部《建设多层次参谋培训体系之我见》论文在兰州军区《军事工作》杂志刊用。
改编后,部队任务由机动作战转变为贺兰山守备,如何遂行战斗任务是摆在炮兵团面前的新课题。为此,团提出“牢记任务,科学施训,提高战斗力”的思路和目标,由司令部牵头,开展山地坚守防御课题的研究和试验,不断提升部队整体训练水平。
组织正规化训练试验。1985年11月中旬,炮兵团122榴弹炮营担负军区赋予的正规化训练试验任务,历时10个月,参加官兵143人,试验以坚守防御作战为背景,按照组织计划、分级实施、考核验收、总结提高的步骤进行,完成了训练的组织领导、训练内容、编组方法、操作要领、训练管理、制度保障等10个方面试验训练成果,形成约26万字的试验资料,经军区和师检查验收鉴定,试验训练符合要求,成果显著,作为炮兵团遂行坚守防御战斗任务和实施正规化训练的基本依据。
加强坚守防御战法研究。坚守防御作战就是依托既设阵地,顽强坚守,反复争夺.以火力大量消耗入侵之敌,迟滞敌人进攻,掩护作战地区由平时转入战时体制。7年中,在军区和师首长的指导下,不断深入开展炮兵遂行坚守防御任务课题的探讨和实兵演练。
一是熟悉战场。熟悉贺兰山设防阵地的地形、道路和坚守的要点,参加师统一组织的预定战场地形勘察训练,与各守备团在各自任务地段现场研究组织步炮协同的方法。
二是研究战例。组织干部重温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我志愿军某部依托坑道工事顽强坚守阵地,造成美军2.5万多人的严重伤亡,挫败了敌人的猖狂进攻,使上甘岭变成了敌人的“伤心岭”的经典战例,丰富了守备贺兰山的训法战法,提高了守卫贺兰山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研究战法制定预案。根据军区和师明确的炮兵作战任务,炮兵团在勘察贺兰山地形的基础上,加强火炮在掩体内外直接瞄准打敌突入坦克、利用预设炮阵地实施大间隔高射界的间接瞄准射击打敌坦克群、支援步兵坚守或夺占要点时的炮火支援等战法的研究,制定和完善各种作战预案。
四是举办专业集训。分别对侦察、通信、测地、战炮和后勤专业的官兵进行集训,每期5至7天,主要训练在坚守防御战斗中各自的职责、任务、物资储备及保障方法、武器装备修理、卫生救护勤务等内容,加强不同专业官兵在坚守防御作战中的责任感。
五是模拟实战演练。每年按照既定作战预案组织部队到预定战场野营拉练,逐年轮流与各守备团进行步炮协同演习,进行直接瞄准和间接瞄准战术实弹射击,检验部队训法战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昌华接任团长后利用自己对贺兰山地形道路特点比较熟悉的优势,在战术演习中,带领部队演练不同地形、不同阶段的战术动作,提高了训练效果。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部队达到了“四熟悉”:熟悉贺兰山地形、道路、兵要,熟悉未来作战预案,熟悉炮兵坚守作战的任务,熟悉坚守防御的训法战法,基本掌握了贺兰山坚守防御的作战规律,奠定了未来完成防御作战任务的坚实基础。
重视干部和指挥分队训练是炮兵团的传统做法,部队改编后,每年坚持把指挥分队拉到贺兰山腹地或周边地区训练,每期1个月时间,既练专业技术技能,又熟悉了贺兰山地区的地形道路和设防工程,还锻炼了在未来作战地区的野外生存能力,炮兵团总结的《强化炮兵指挥分队适应性训练的几点做法》被兰州军区推广。
1988年、1990年炮兵团分别被兰州军区和宁夏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团队。1989年8月15日至9月15日,炮兵团参加兰州军区在宁夏牛首山地区组织的全战区10多个建制炮兵团的多科目检验性野营训练,在专业基础理论考核和分队实弹射击考核中,炮兵团以总分87.51分,获得兰州军区建制团级单位第3名。1992年4月,炮兵团从严、从难、从实战需要出发,组织带领全团官兵进行徒步行军野营拉练,全面锻炼提高部队坚守防御作战能力。
1988年上半年,炮兵团领导成员调整,王昌华任团长,刘新华任政委,徐建明、张宏瑞任副团长,赵晓英任参谋长,贾铭山任政治处主任,李仁元任后勤处处长。
炮兵团青年工作,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曾被总政治部树为“先进团工委标兵”、团中央评为“全国十面红旗”之一。精简整编后,部队的任务、环境、隶属关系发生了转变,部队的组成作了调整,新编制团营连三级及机关不配副职。这些变化对部队的青年工作提出了挑战,首先是团工委、团总支、团支部没有了书记,基层团组织基本处于停顿状态,青年工作难以正常进行。面对这种情况,炮兵团党委及时开会研究,一致认为精简后虽然发生了很多变化,但青年是部队主体的地位没有变,加强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职能没有变,青年工作是政治工作重点内容的要求没有变。越是形势变化,党委越要针对新情况,研究新对策,拿出新办法,把青年工作做好。为此党委决定: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党委把青年工作作为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大事,作为部队思想政治和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常抓常议,分工由政委具体分管,日常工作由政治处负责。团工委书记由政治处主任兼任,营总支书记由教导员兼任,连队团支部书记选1名优秀排长担任。把选拔团支部书记和培养指导员对象结合起来(1988年以后,连队增配了副连长,部分连队从副连长中选拔)。党委决定后,结合年终总结,基层团支部进行了改选,选举了新的委员会和团支部正副书记。
组织健全了,政治处针对团支部成员大多是“新手”,业务不熟悉、工作没经验的实际,先后两期对团支部书记和委员分别进行了培训,学习了支部工作的基本知识,请作过青年工作的同志就团支部如何配合中心开展工作,介绍了经验,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之后,政治处将一年两次培训作为制度长期坚持。
加强教育建军育人。炮兵团针对部队出现的各种思想反映和现实问题,按照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政治工作的决定》,在部队开展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青年的要求,在部队展开教育,结合实际作出具体安排。
一是理想信念教育。教育中组织大家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引导大家深刻领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为什么过去我们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列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教导。联系实际,使大家认识到理想信念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是人们的政治灵魂,也是青年的精神支柱,必须树立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团工委根据总政部《关于加强基层团支部的指示》,积极配合教育,组织团员青年,开展读书讲演活动,把学习理论与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中领悟出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就是要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献身国防,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站岗放哨守好大门。
二是道德纪律教育。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思想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教育中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联系现实,使大家认识到“爱国”一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战国策·西周策》就有记载,爱国作为主义,是千百年来凝聚而成的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已被中华民族社会认同,是中国最重要的道德原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己选择的唯一正确道路等是被实践证实的真理,形成了社会的共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就成为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基本内涵,与尊老敬贤、文明礼貌等一系列传统美德相结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
大家表示,作为军人,不仅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要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定,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团工委号召广大团员青年,把学习道德纪律、传统文化与学习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结合起来,以社会流传很久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激励自己,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大家一致认为,我们青年一代的命运是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一定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为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奋斗终身。
三是奉献敬业教育。部队驻守在贺兰山脚下,执行贺兰山守备任务,针对当时的各种现实思想,及时进行了热爱贺兰、守卫贺兰、扎根贺兰、建设贺兰的贺兰山精神教育。教育中炮兵团请扎根贺兰建功立业的干部作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共青团为配合教育,根据以往开展的“争做黄河好儿女”的经验,明确提出“争当贺兰好卫士”,在部队开展起了“昔日黄河好儿女,今日贺兰好卫士”的活动,使广大青年官兵献身国防、保卫贺兰、爱岗敬业的责任心、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配合中心开展活动。团党委为了青年活动,作出规划,每年从团正常经费和生产收益中拿出一定数额,利用3年时间建成了一个成龙配套、具有多种功能和较高层次的青年活动阵地。设置有“七室”,即图书阅览室、青年工作荣誉室、电子游艺室、书画室、棋类室、台球室、乒乓球室;“六场”,即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军体器械场、旱冰场。各团支部完善了“三室一部”,即资料室、学习室、活动室、文化俱乐部的活动设施,为团员、青年开展活动提供齐全、多样、实用的活动场所,深受广大青年官兵欢迎。
团工委围绕部队中心工作,针对不同任务、不同阶段,号召团员青年开展活动。部队训练,团工委提出“争一流先进、创一流佳绩”,“让团徽在炮位上闪光”,“我为训练献一计”;针对部分人员不安心服役的思想,开展“珍惜三年战友情,同心同德同建功”、“三年立志成才”、“争当军地两用人才”等活动,节假日组织军事项目竞赛,每年评选表彰10门“英雄炮”、30名最佳炮手,激发了团员青年爱军习武、刻苦训练的热情,促进了训练任务的圆满完成。
每年有80%以上的团员青年达到技术能手和优等炮手的标准,其中有30%的团员青年达到一级技术能手和特等炮手的标准。还持续开展了“军营小画家”“烹调小专家”“法律小顾问”“贺兰小歌手”等10名标兵评选活动;坚持办好育才学校,为使每年退伍的团员青年都能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团工委编写了《炮兵团青年成才指南》,指导并激励团员青年立志成才,建功立业。
从1986年起,团工委每年在“五四”举办“开拓杯”,在“八一”举办“火炬接力赛”,在“十一”举办“奉献之光”,在春节举办“军营乐”等内容的大团日活动。这些适应青年官兵特点的活动既丰富了军营文化生活,又为开展青年工作培养了人才,增强了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力。
典型引路发挥作用。炮兵团青年文化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部队中心工作,为部队建设不断创造辉煌,争得荣誉。7年中,炮兵团争先创优氛围浓厚,出现了不少军事训练标兵和技术尖子、军地两用人才和热爱贺兰山、扎根贺兰山、守卫贺兰山的生动事迹。
1989年,团运输股助理员宋哲成被兰州军区评为“老基层、老高原、老边防”先进个人;
1990年,团卫生队军医王高建、团政治处干事丁军利分别被宁夏军区评为“贺兰山好卫士”;
1990年,122榴弹炮一连驾驶员王学生被银川市树为“十杰青年”;
1990年5月,122榴弹炮一连副连长程杰被兰州军区评为优秀团支部书记;
1992年4月,政治处股长顾耀东被兰州军区评为优秀青年工作干部;全团先后有5名青年官兵荣立二等功。
1988年,85加农炮二连被宁夏军区评为基层达标先进单位;122榴弹炮一连坚持27年学雷峰、育新人,1990年被宁夏军区评为基层达标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该连炮一班团小组荣立二等功;同年团汽车连荣立集体三等功;
1987年7月,炮兵团总结的《贯彻落实总政治部关于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指示的措施》被兰州军区政治部推广全区部队;
1989年9月,兰州军区在乌鲁木齐召开全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研讨会,团政委刘新华在大会介绍了炮兵团抓好青年工作及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经验做法;
1989、1990年,炮兵团文化宣传报道被师和宁夏军区评为先进单位;多次参加银川市组织的青年歌咏比赛,曾两次夺得第1名;
1992年4月,兰州军区在师召开青年文化工作现场会,炮兵团是会议主要参观点,兰州军区副政委宫永丰、政治部副主任张保华及全区与会代表听取了炮兵团青年文化工作的经验介绍,观摩了炮兵团的青年活动阵地和大团日活动,一致赞扬炮兵团的做法,会后炮兵团被兰州军区评为基层青年工作标兵单位。
1985年部队精简整编之后,炮兵团的编制体制、部队驻地、担负的任务都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一些营连调走或撤销,宁夏军区独立炮兵营编入炮兵团序列,还有部分干部战士从撤销部队调来,这些变化给部队建设带来哪些影响,急需调查清楚。炮兵团党委一班人在深入部队调研中了解到,精简整编给部队补充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活力,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是受社会影响对部队中党的组织建设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二是各种组织由于人员变动不够健全,三是活动不经常,正常工作开展不好。团党委认为,我们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任务的武装集团,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集体,不管遇到任何情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不能变,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不能变,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变,党员的模范作用不能变。党委要求结合年终工作总结普遍对党支部进行整顿改选,健全组织,开展活动,发挥部队战斗堡垒作用。
1986年基层整党结束之后,中央军委作出用两三年时间抓好基层建设的指示,1987年5月,全军基层政治工作会议讨论修改《新时期连队党支部建设纲要》、《士兵政治教育大纲》、《关于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的指示》、《连队军人委员会工作暂行规定》4个文件下发部队;1988年6月,由军委三总部联合制订《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简称“纲要”),由中央军委批准下发部队试行;1990年1月,由中央军委批准正式颁发全军实行,使部队基层建设有了新的依据和标准。炮兵团党委从1987年开始组织干部战士逐条逐段认真学习《纲要》,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做到党委按《纲要》部署工作,机关按《纲要》指导基层,基层按《纲要》建设连队,掀起了基层建设新高潮。
以《纲要》为标准,重点是抓好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一个班子,两支队伍”(党支部班子,干部队伍、党员队伍)的作用。党支部重点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班子成员无论行政职务高低,党内一律政治平等,研究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党支部集体讨论决定,决不允许把行政职务带进党的会议,凌驾于组织之上,搞个人说了算;正确处理班子成员正、副书记之间,书记与委员之间,委员之间的关系,尤其维护正、副书记之间的团结至关重要。并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支持,相互谅解,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把党支部真正建设成为部队坚强的战斗堡垒。
“两支队伍”即连队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对于干部队伍建设,专门制定了《连队干部管理规定》,要求干部端正风气、忠于职守、模范带头、为人表率,不仅要求干部在工作中身先士卒,还要求干部在平时的安排士兵休假、入党、评功授奖、选改志愿兵(士官)、推荐提拔干部等事关士兵利益的敏感问题上公平公正,不谋私利,清正廉洁。对于党员队伍建设,重在加强党员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党员组织生活,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组织纪律观念和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同时,严格党员发展标准,加强培育教育,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始终保持连队发展党员的高质量。
通过认真贯彻落实《纲要》,连队全面建设水平普遍提高,基层战备工作、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安全管理、内外关系、后勤保障等方面争先创优,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87年至1991年间,炮兵团按照《纲要》的标准建设部队,进行考评,每年有5至6个连队被师和宁夏军区评为达标单位,其中1至2个连队被评为基层建设达标先进连队,部队撤销之前平均每个连队达标2次以上。
1.加强后勤业务培训。通过集训、会议等形式使后勤干部树立勤勤恳恳为连队服务的观念,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为保障完成任务和方便基层官兵生活着想。教育后勤人员热爱本职,钻研业务,开展岗位练兵、后勤专业比武竞赛活动,重点提高财会、军械维修、车辆抢修、军需供应和卫勤保障能力。涌现出战士张永伟、程鹏武等多名“一口清”“考不倒”“活帐本”等专业技术尖子,军械员能在夜暗、蒙目条件下熟练分解结合轻武器,修理工能在复杂战术背景下抢修车辆火炮。
2.加强基层设施配套建设。从1987年开始,按照《纲要》的要求,逐年完善了“四库一室”正规化建设,为连队购置配齐了“六机一柜一箱”(即洗衣机、电视机、和面机、压面机、粉碎机、绞肉机、橱柜和电冰箱);按上级要求落实完善俱乐部、兵器室、阅览室、饭堂、财务室、医疗室、理发室、菜地、菜窖、养猪场、主副食库、生产工具室、晒衣场、班排内务柜等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官兵生活。
3.加强农副业生产。在营区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开垦建菜地,在营区以外相继办起了西沙窝、黄羊滩千亩农场;1987年团搭建起了8个塑料大棚,为连队解决了冬季吃不到新鲜蔬菜的困难;同年团建起了加工场,为连队提供各种副食制品,并解决了一部分干部家属就业问题;1988年3月,团办起了生活服务中心,实行采购、供应、销售一条龙服务,保证部队营区内正常生活供应,连队生活提前超额达到了总后勤部提出的“斤半加四两”(即每人每天1斤半蔬菜、1两肉、1两油、1两禽鱼蛋、1两豆制品)的标准。
4.加强后勤管理。后勤机关根据团制定的各种管理规定及连队实际需要,编印了军需、财务、军械、运输、卫生、营房6个专业管理细则,指导连队后勤管理工作。同时,针对后勤人员单独分散值勤的特点,加强“六员一队”(即驾驶员、炊事员、卫生员、公务员、电影放映员、修理人员及司机训练队)的管理;1986年至1992年,团司训队为师、团共培训新司机350名,行程16万公里安全无事故;每期新司机训练持续3个月时间,实行训练与执勤相结合,圆满完成了师赋予的从内蒙古鄂托克旗为师灵武制药厂拉运800余吨制药原料的任务。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团后勤工作成绩显著,达到了保障有力、服务周到、基层满意的要求,并培育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后勤专业队伍;多数连队每年被评为生活改善先进单位和节水、节电、节粮、节油等“五节”先进单位;战士张永伟等被破格提拔为干部,担任连队的司务长。
认真落实条令条例。每年年度开局,开展学习条令月活动,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三部条令的意义、内容、内涵和要求,普遍提高全团官兵学习运用条令规范言行举止的自觉性。每年结合任务特点,适时组织作风纪律整顿;利用早操、团大会操和现场会的场合,检查军容风纪、内务卫生,督促条令落实,使部队保持正规化的生活秩序;针对地方公交车直通营区的新情况,团组织纠察队常年沿路督促检查军人军容、军纪、礼节礼貌等情况,展现出炮兵团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受到上级领导机关和银川市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强化武器装备管理。炮兵团有着爱装管装的优良传统。部队移防到新驻地后,遇到了武器装备管理的“天敌”——潮湿与盐碱。每年春季,正是盐碱地翻浆季节,武器装备因盐碱潮湿而容易发生锈蚀,严重影响武器装备的性能和使用。为了科学管理装备,保障正常训练和随时执行任务,团领导和军械人员反复到车炮库、兵器室、训练场调查研究,摸索盐碱潮湿造成武器锈蚀的规律,研究预防措施,采取用粘土改造盐碱地的办法,全团用专门时间,挖掉5个盐碱凹地,拉运黄土2500多立方填平夯实,将炮轮胎部位全部垫上枕木,还对车炮库、车炮场周围进行绿化改造,有效地防止地面盐碱翻浆问题。与此同时,将弹药存放从营区室内转移到设防工程的坑道内,并严格落实“一垫五不靠”的弹药堆放要求,即弹药箱下垫枕木,前、后、左、右不靠墙壁,上不靠顶。
1986年12月,团在122榴弹炮二连抓试点,总结推广连队武器装备及弹药科学管理的经验做法,为连队配齐了枪柜、擦拭器材及修理箱等,改善了管理条件。同时,结合野营拉练、战术训练等机会,摸索武器装备防风沙的管理方法。通过实行各种办法措施,炮兵团的武器装备始终保持“四无”(无损坏、无丢失、无锈蚀、无霉烂)标准,完好率达到98%以上。1988年在全军武器装备整顿检查中,炮兵团总结的《抓好装备整顿的几点做法》被兰州军区推广;1989年,团被兰州军区评为武器装备管理先进单位。
全力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安全防事故是部队建设中的经常性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懈怠。炮兵团针对部队训练强度大、遂行任务多、动用车炮频繁、靠近闹市区、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把安全作为各级军事主官的职责和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安全防事故重在经常,抓在经常。团除了每年开展“首季开门红、百日安全”活动,把每年5月定为“安全月”,警示官兵人人不忘安全防事故之外,坚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训练操作规程,形成安全有章可循、遵章必励、违章必究的氛围,人人讲安全、时时、事事、处处抓安全成为全团官兵的自觉行动。截至1992年4月,炮兵团实现连续10年无行政责任事故、无政治案件的“双无”目标,宁夏军区胡世浩司令员参加炮兵团的安全工作表彰大会,给炮兵团颁发“双无”安全先进单位锦旗,并宣读表彰通令。
积极开展科学管理研究。1986年5月,兰州军区在守备师召开科学管理现场会后,炮兵团率先引进激励机制,大兴学习、研究之风,出现了团、营、连主官带头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带头研究部队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带头摸索管理规律、撰写研究文章的新局面,部队管理科学化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部队营房地处贺兰山东麓,贺兰山以西就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驻地西侧的戈壁滩上植被稀少,风沙常年肆虐,干旱严重,是国家“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重点地段之一。炮兵团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绿化大西北、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号召,按照宁夏军区和师的统一部署,积极参加防护林工程建设,为改善宁夏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宁夏山川贡献力量。
从1986年开始,炮兵团先后在银川新市区、镇北堡、黄羊滩、银固(银川至固原)公路、包兰(包头至兰州)铁路两旁的荒漠和戈壁滩上进行大面积植树造林,大量栽植杨树、柳树、槐树、白蜡树、沙枣、红柳等耐旱抗风沙的树种;在交通要道上的沙漠地段,借鉴中卫沙坡头防风沙护铁路的成功做法,在沙窝里编织埋设方格型草障,播撒草籽,并逐年续栽红柳、沙棘、沙蒿、白刺、柠条等适合沙漠生长的灌木植物,有效地阻挡了风沙、护卫了道路、改善了环境。
7年来共投入兵力5000余人次,植树40多万棵,覆盖面积3000多亩,成活率达到85%以上,林木成片成带,使部队驻地以西的荒滩及银川新市区外围地域逐步形成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和靓丽的风景线。1991年春季,炮兵团参加银川市统一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全团官兵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持续半个月时间,超额完成了植树任务,受到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局、宁夏军区和银川市的表彰。
与此同时,团大抓营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先后投入20多万元,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在营区增建了雕塑、假山、花圃、亭榭、鱼池等园林小品,栽种了苹果、梨、桃等果树和多种花卉,把营区建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美丽家园。1988年底,炮兵团被兰州军区评为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部队改编移防后,工作、生活、训练演习和执行任务的地区居住着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群众,随着部队全面工作展开,与群众往来的机会越来越频繁,如何搞好军民团结、民族团结是摆在炮兵团面前的重要课题。团党委认为,拥政爱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部队的光荣传统,当年,彭雪枫师长创建的这支雄师劲旅在豫皖苏打鬼子的间隙,不忘为群众挖渠排涝、修桥补路、广泛做好事谋利益,被驻地群众誉为“天下文明第一军”,并树立了一块《彭公雪枫德政碑》留作永久纪念;今天,我们作好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工作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部队移防新驻地后,立即进行部署,组织部队学习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大力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双拥”(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的指示精神,决心把军民团结、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落实好,作到年年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积极为“两个”团结和“双拥”工作下功夫做贡献。
在深入学习教育、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的基础上,组织部队官兵系统学习了解回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等知识,熟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严格遵守各种政策规定和群众纪律,在实践中大力开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动。1985年底,炮兵团主动与驻地附近的平吉堡镇建立第一个军民共建点;1987年,团与银川市新华街10个企事业单位分别建立军民共建关系;1988年又与黄羊滩农场建立共建点。军政军民之间经常举办各种有益的活动,达到互帮互利,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的目的。
团卫生队经常到各个共建点送医送药,先后为1200余名回、汉族群众免费防病治病。军医王高建坚持多年如一日为当地群众巡诊治病,救治了多名生命垂危的妇女儿童,1990年10月被国家民族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授予“回族人民好军医、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986年至1992年,炮兵团每年组织指挥分队到贺兰山地区进行野营训练,事先组织学习团政治处编发的《军政军民团结民族团结教育资料》,到阿拉善左旗和当地苏木(乡镇)政府走访,了解蒙古族群众的生活习俗,进行民族政策和群众纪律教育,提高了官兵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在驻训期间,主动帮助蒙古族牧民群众排忧解难、助民劳动,开展运送饲料、清扫羊圈等活动,深受蒙古族牧民群众的称赞。对于个别官兵发生的违纪问题,及时纠正,严厉处罚,消除影响。
1989年夏,驻地附近西干渠洪水决口,炮兵团闻汛紧急出动,筑堤护坝,抢险救灾,保护了黄羊滩农场群众和3000多亩良田庄稼的安全;1991年,主动与黄羊滩农场协商解决了579亩土地的遗留历史纠纷问题。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炮兵团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当地回、蒙、汉各族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卓有成效,真正实现了军地双文明、军民鱼水情、民族大团结。(节选自《炮兵团历史》)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