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热搜  > 二战德国党卫军38个师:各师师徽标志,番号及编制简介(中篇)

二战德国党卫军38个师:各师师徽标志,番号及编制简介(中篇)

发布时间:2023-06-04 16:45:23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693    

二战美军防空营

特别说明:本文旨在还原二战历史,纯属军事历史科普文章。世人有目共睹,二战德国党卫军这个罪恶累累的法西斯组织,对全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上篇文章从党卫军第一“元首警卫旗队”装甲师开始,顺序讲到第十三“圣刀”山地步兵师,共介绍了13个武装党卫军师。本篇,我们书接上回,从党卫军第十四“乌克兰第1”武装掷弹兵师说起——

二战美军防空营

发展沿革

1941年,德军占领乌克兰后,在伦贝格建立了伪政府“乌克兰国防委员会”,并建立了“乌克兰防卫队”等伪军组织。

1943年7月,以乌克兰伪军“东方营”和“防卫队”为基础,“党卫军第十四乌克兰志愿师”组建完成。

1944年6月,改建为武装党卫军第十四“加利西亚第1”武装掷弹兵师。

1945年1月,更名为武装党卫军第十四“乌克兰第1”武装掷弹兵师。

部队编制

第29、第30、第31武装掷弹兵团

第14炮兵团

第14侦察兵营、第14防空营、第14装甲轻步营、第14反坦克营、第14突击炮营、第14通信营、第14工兵营、第14后勤营。

部队员额

1944年6月30日统计:军官346人、军士1131人、士兵13822人,总共15299人。

部队结局

1944年7月20日,苏军开始全面进攻,该师未战先怯,军官无法掌控部队,全师上下一片混乱。师长弗莱塔克准将竟然临阵放弃指挥,向第13军军长豪费上将提出将自己的指挥权移交给第361步兵师师长林德曼少将。

布罗迪之战是该师参加的第一次实战,战斗中7000多人被打死打伤,2000多人失踪,仅有不足3000人逃出归建,全师丧失战斗力。

1945年3月,该师重建后再次在“春季觉醒”战役中一溃千里,柏林大本营下令解除该师武装移交国防军。师长弗莱塔克准将再次抗命,并想尽一切办法与西线的英军联系请求投降。

英军同意该师投降,但是将受降地点设在了费尔克马库特地区,而该师必须穿过铁托游击队所控制的区域才能到达那里。此时,在投降就能逃生的勇气鼓舞下,师长弗莱塔克准将率领全师一路血战,最终竟然突破了苏军重重围堵,到达塔姆斯威克向英军投降。

发展沿革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占领波罗的海三国,1940年才刚刚并入苏联的拉脱维亚重新获得“独立”。并在德军的扶植下,建立了维护治安的安全部队。

1942年7月,以拉脱维亚安全部队为基础,拉脱维亚志愿军团组建完成。

1943年11月,改建为武装党卫军第十五“拉脱维亚第1”武装掷弹兵师。

部队编制(缺资料)

部队员额

1943年11月,该师编制人数为16000余人。

部队结局

1944年9月,该师在纳尔瓦战役中遭受重创,人员损失过半。11月,奉命撤退到波兰托伦休整。

1945年5月,该师一部向西突围至美军防线投降。余部因携带轻重伤员而未能突围成功,只得向苏军投降,战后被投入集中营,境况凄惨。

发展沿革

1941年4月7日,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亲自编组一支高度机械化的党卫军护卫营,并且以自己的头衔命名为党卫队“全国领袖”护卫营。

1943年1月3日,希姆莱将护卫营扩编为旅级建制,命名为武装党卫军“全国领袖”突击旅。

1943年9月23日,希姆莱将突击旅再次扩编,正式冠名武装党卫军第十六“全国领袖”装甲掷弹兵师。

部队编制

第35、第36装甲掷弹兵团

第16装甲炮兵团

第16装甲兵营、第16装甲侦察兵营、第16防空营、第16装甲轻步营、第16摩托化通信营、第16摩托化工兵营、第16摩托化后勤营。

第16战地警察连(宪兵)、第16战地救护连。

部队员额

1944年1月,该师编制人数为12720人。

1944年6月,该师编制人数为13421人。

部队结局

1945年3月29日,该师在纳吉瓦尤姆被苏军击溃,残部于4月8日强渡穆尔河,撤退到克兰茨地区重建防线。坚持到5月6日战败,在铁托游击队重重围剿下分两路突围,一路逃至塔姆斯威克向美军投降。另一路逃至克拉根福德向英军投降。

发展沿革

1943年10月,以德国预备役兵源和欧洲德裔志愿兵为基础,在法国南部图尔训练基地正式组建该师。

1944年6月,冠名武装党卫军第十七“古兹·冯·伯利辛根”装甲掷弹兵师,投入诺曼底反登陆作战。

部队编制

第37、第38装甲掷弹兵团

第17装甲炮兵团

第17装甲侦察营、第17装甲营、第17防空营、第17反坦克营、第17突击炮营、第17通信营、第17工兵营、第17野战补充营、第17装甲维修营、第17后勤营。

第17师部警卫连、第17战地警察连(宪兵)、第17救护连、第17战地记者排。

部队员额

1943年12月,该师编制人数为11147人。

1944年6月,该师编制人数为16976人。

1944年12月,该师编制人数仅剩3500人。

部队结局

1945年3月,该师从乌特韦勒撤回莱茵河东岸构建新的防线,在撤退战中该师师长克林根伯格在战斗中阵亡。1945年5月,该师在阿琴塞向美军投降。由于战争期间第十七“古兹·冯·伯利辛根”装甲掷弹兵师没有屠戮平民与战俘的行为,因此在战后没有被盟军清算。

发展沿革

1941年1月,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以大清洗后幸存的“冲锋队”志愿者为主体,组建党卫队“霍斯特·威塞尔”志愿装甲掷弹兵师。

1944年1月25日,“霍斯特·维瑟尔”志愿装甲掷弹兵师扩建,新招募到的匈牙利籍德意志人加入该师,正式改建为武装党卫军第十八“霍斯特·威塞尔”志愿装甲掷弹兵师。

部队编制

第39、第40装甲掷弹兵团

第18装甲炮兵团

第18装甲兵营、第18装甲侦察兵营、第18防空营、第18装甲轻步营、第18反坦克营、第18突击炮营、第18摩托化通信营、第18摩托化工兵营、第18摩托化后勤营。

第18战地警察连(宪兵)、第18战地救护连。

部队员额

1944年1月,该师编制人数为12000余人。

部队结局

第十八“霍斯特·威塞尔”志愿装甲掷弹兵师曾参与镇压斯洛伐克起义,手段残暴。1945年5月,苏军在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地区全歼该师。

发展沿革

1941年6月,德军占领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重新获得“独立”。并在德军的扶植下,建立了伪政府和安全部队。

1942年2月,一支完全由拉脱维亚人组成党卫军拉脱维亚团建成,被派往列宁格勒参加战斗。

1942年5月,这支拉脱维亚团被升格为武装党卫军第2拉脱维亚步兵旅。

1944年1月,武装党卫军“拉脱维亚第2”步兵旅升格,改建为第十九“拉脱维亚第2”武装掷弹兵师。

苏联电影《解放》中,该师师长海因里希·舒尔德特战败自杀。

部队编制

第42、第43、第44掷弹兵团

第19炮兵团

第19侦察兵营、第19突击炮营、第19反坦克营、第19防空营、第19工兵营、第19通信营、第19后勤营。

第19战地警察连(宪兵)、第19战地救护连、第19兽医连。

部队员额

1944年1月,该师编制人数为10500人。

部队结局

1944年3月15日,该师师长海因里希·舒尔德特战死。11月,隶属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武装党卫军第十九“拉脱维亚第2”武装掷弹兵师被苏军包围在著名的“库尔兰口袋”,直至战争结束。1945年5月,该师向苏军投降。

发展沿革

1941年6月,德国发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7月,德军占领爱沙尼亚,“独立”后的爱沙尼亚在德军的扶持下,建立了伪政府和安全部队。

1941年10月,德军第十八集团军司令屈希勒下令,以爱沙尼亚安全部队为基础组建5个“爱沙尼亚安全营”。同时,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命令在爱沙尼亚组建党卫军防御分队“警察营”。

1942年8月,国防军和党卫军在爱沙尼亚组建的“安全营”及“警察营”已经达到两万多人的规模。同月,希姆莱将爱沙尼亚“警察营改建为党卫军“爱沙尼亚第1”志愿武装掷弹兵团。

1943年,党卫军“爱沙尼亚第1”志愿武装掷弹兵团升格改建为“爱沙尼亚第1”志愿旅。

1944年1月,国防军“爱沙尼亚安全营”并入党卫军“爱沙尼亚第1”志愿旅,再次改建后编为第二十“爱沙尼亚第1”武装掷弹兵师。

部队编制

第45、第46、第47掷弹兵团

第20炮兵团

第20侦察兵营、第20轻步营、第20反坦克营、第20突击炮营、第20防空营、第20工兵营、第20通信营、第20后勤营。

第20战地救护连、第20兽医连。

部队员额

1944年1月,该师编制人数为20000余人。

部队结局

1944年11月,隶属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第二十“爱沙尼亚第1”武装掷弹兵师被苏军包围在著名的“库尔兰口袋”。1945年3月19日,该师师长弗朗茨·奥格斯堡阵亡,残部向东普鲁士撤退,一直战斗到1945年5月在普鲁士(Prussia)向苏军投降,战后被押往位于西伯利亚的集中营。

发展沿革

1943年,德军控制阿尔巴尼亚之后,东西两线战场的德军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无力抽身,只能组建大量伪军部队应对来自游击队的威胁。

1944年初,该师最初的名称为党卫军第二十一“阿尔巴尼亚第1”武装掷弹兵师,后来为了更具号召力,换成了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的名字“斯坎德培”,正式命名为武装党卫军第二十一“斯坎德培”武装掷弹兵师。该师以阿尔巴尼亚人崇拜的“双头鹰”作为师徽。

部队编制

该师建制残缺,名虽为师,实为1旅两团及其旅辖直属队。

部队员额

1944年9月,该师编制人数仅有6500人。

部队结局

该师仅有一次战斗记录,是1944年10月参与了一场围剿阿尔巴尼亚地区游击队的战斗行动。士兵开小差现象十分严重,不到一个月只剩下86名军官,467名士官和899名士兵。

该师于1944年11月1日解编,余部被编入党卫军第7“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1945年5月,在斯洛文尼亚的切里向游击队投降。

发展沿革

1939年9月,组建营级规模的党卫军“骷髅”骑兵部队,在波兰占领区执行警戒任务。

1941年2月25日,再次扩编后改建为党卫队第1、第2骑兵团,总兵力达到10个连。

1941年9月1日,两团合编为党卫队骑兵旅。

1942年6月21日,升格为武装党卫军第8骑兵师。

1944年3月12日 ,被正式命名为武装党卫军第八“弗洛里安·盖依”骑兵师,辖第15、16、17骑兵团。

1943年12月,第17骑兵团从第八“弗洛里安·盖依”骑兵师调出,以该团为基础筹建武装党卫军第22骑兵师。

1944年4月29日,武装党卫军第22骑兵师组建完成,正式命名为第二十二“玛利亚·特雷西亚”志愿骑兵师。

部队编制

第52、第55骑兵团

第22摩托化炮兵团

第22装甲侦察兵营、第22防空营、第22装甲轻步营、第22摩托化工兵营、第22摩托化后勤营。

部队员额

由于战争后期兵员匮乏,至1944年6月,该师编制人数仅为4900人。

部队结局

1945年2月11日,在残酷的布达佩斯突围战中,该师被苏军全歼,幸存者不足百人。

发展沿革

1944年6月,随着盟军诺曼底登陆,德国已经无力支撑东西两线作战,党卫军只能继续新建部队,但国内兵源已近枯竭,只能将目光投向本土以外的占领区。

1944年10月,由巴尔干地区的波斯尼亚人组成的武装党卫军第二十三“卡玛”武装山地师被派往匈牙利作战。

1945年初,由于该师战斗力低下,且不足4000人,该师番号被取消,人员补充到其他部队。

1945年2月,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将德国境内党卫军各部队中的荷兰人组建为荷兰志愿掷弹兵团,并将其他部分残余部队重新整合,改建后命名为武装党卫军第二十三“尼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

部队编制

第48、第49装甲掷弹兵团

第23装甲侦察兵营,第23摩托化工兵营,第23摩托化后勤营。

部队员额

1945年2月,该师编制人数为6200人。

部队结局

1945年3月18日,苏军波兰第1集团军攻占科尔贝格要塞,刚刚组建不足两个月的党卫军第二十三“尼德兰”师在此役全军覆没。

发展沿革

1943年9月,驻守在意大利的德军部队对意大利军队展开突然行动,解除了意大利军队的武装。

1944年6月,党卫军决定以被解除武装的、卡斯特地区原意大利部队为基础,组建一支山地师。因为该师的骨干力量是由最早一批卡斯特地区熟悉山地作战的意大利老兵组成,因此该师被命名为第二十四党卫军“卡斯特猎手”武装山地师。

部队编制

该师虽属师级建制,但仅仅只是一个党卫军旗队(团级)的编制兵力。

部队员额

1944年6月,该师编制人数仅有3000人。

部队结局

1945年4月,该师被编入“哈迈尔”战斗群,随同其它撤退部队一起撤往奥地利。5月,在奥地利向美军投降。

1944年11月2日,由匈牙利志愿者组建了党卫军第25“匈雅提”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1师)。

悲催的是,该部还没完成最终编建和训练,营地就被苏军攻占,残部突围后向美军投降。该次突围作战是第二十五“匈雅提”武装掷弹兵师的揭幕战,也是谢幕战。

1944年11月30日,由匈牙利志愿者组建了武装党卫军第26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2师)。

该师作为第二支匈牙利师,同样是在还没有完成最终编建和训练的情况下被迫参加突围战斗,残部向美军投降。

——限于篇幅,余下的12个师,作者将在下篇文章中继续讲述。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38     个师     中篇    
上一篇:世界武器史:从M3到M36这几款二战美军坦克歼击车 下一篇:美国《国防部数字现代化战略》规划美军建设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