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小装备已投入实战,或改变未来海战样式
发布时间:2023-06-04 06:56:26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32
执笔 特约作者成梁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消息,当地时间10月28日夜间到29日清晨,俄罗斯黑海舰队最大海军基地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突然遭到多艘乌克兰小型自杀式无人艇的集中攻击,部分目标被击中起火。乌克兰国防部也宣称,此次袭击摧毁了俄黑海舰队的4艘舰艇,包括作为黑海舰队旗舰的11356M“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为此,乌国防部甚至专门配发了视频,从视频画面显示,确实有一艘小型无人艇逼近“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舷侧。
从后续传来的情况看,乌军此次使用无人艇的攻击效果并没有其宣称那么大,俄军黑海舰队多艘水面主力舰在本次袭击中完好无损。不过,作为水下/半潜式无人艇的首次实战,乌军此次无人艇破袭依然震惊了世界。
一、乌克兰自杀式无人艇如何袭击俄罗斯舰队?
其实,早在大约两个月前的9月23日 ,克里米亚民众就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岸边发现过来路不明的自杀式无人艇。该无人艇通体漆黑,顶部有多道结构加强筋,上方安装有摄像头和通讯设备,艏部还有意义不明的“4.5.VZNS1”等字样。后来,该无人艇被俄罗斯工兵拖走,并在海上引爆。
从外形看,当时被发现的无人小艇与此次袭击塞瓦斯托波尔港的小艇当属同一型号装备。11月11日,乌克兰政府通过United24众筹平台在网络上正式公开了该自杀式无人艇的生产车间和技术性能。从生产车间看,该型无人艇的生产环境十分简陋,像是在一所废旧厂房里用薄铁皮、铆钉等手工焊接出来的,但其外形尺寸居然能够基本保证同一,也算是做到了“制式化”生产。
尽管该型自杀式无人艇的生产车间比中东小作坊好不到哪去,造出来的产品外观其貌不扬,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款堪称“小而美”的装备,在力所能及的条件和可以接受的成本下,达成了亮眼的技术性能。
在整体设计上,该款自杀式无人艇长度5.5米,宽度可能不到1米,型深非常浅,在海上航行时几乎可以处于半潜式航行状态;全艇重量不到1000千克,却安装有一个200千克左右的战斗部。但由于是手工制造,估计战斗部未进行特化设计,若实施特化设计(如加装反舰导弹和鱼雷的半穿甲战斗部),其杀伤力不会亚于一枚重型鱼雷。全艇的动力系统情况不明,从现场拍摄的图片看,估计使用了民用的喷水式推进发动机,据乌克兰方面的说法,该艇可以跑出80千米每小时的最高航速和800千米的最大航行距离,看起来像是用了一个摩托艇的小发动机。通讯和制导系统方面,该自杀式无人艇在头部安装有3个摄像头,可用于控制员判断无人艇的行驶方向,同时在其艉部似乎安装有一台星链设备,据说遥控范围可达400千米,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人在回路”的制导系统。
虽然乌克兰方面并未说明这些自杀式无人艇是如何使用、又是如何混进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但俄罗斯海军经过侦察和战后复盘,基本还原了乌军使用自杀式无人艇破袭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全貌。
根据俄罗斯海军的报告:乌克兰的这些自杀式无人艇似乎是被一艘打着方便旗的第三国货轮从敖德萨海港装运出港,在靠近塞瓦斯托波尔港口后,船上的乌克兰海军人员把无人艇一一抛在水里,然后用星链对无人艇的航行进行遥控,偷偷摸摸向港口渗透。所幸这些无人艇在逼近港口之前,黑海舰队一名值瞭望更的水兵在很近的距离上靠目视发现了水里的异样,并立即向舰队发出警报。随后,黑海舰队出动直升机打击,锚地的舰艇迅速发动躲避,才没有造成太大损失。要不然……
二、自杀式无人艇的优势有哪些?
乌军这款自杀式无人艇技术性能和战术性能不错,实际运用完全具备以小博大的能力,算是一款“小而美”的装备。技术性能上,该型无人艇最大的优点是造价比较便宜,而且该有的系统都有,乌军在United24平台上给出的众筹价格是一艘25万美元。
实际上,这种东西要换做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来造,5米铁壳船壳价格不会超过1万美元,各种摄像头设备、通讯传输设备、小型喷水式发动机等价格也不会超过1万美元,战斗部甚至可以使用冷战时期的旧炮弹、旧航弹凑合。粗粗估算,批产价格也就两三万美元。这款“物美价廉”的武器具备长航能力、制导能力和较大杀伤力,其性价比在水中制导武器中几乎无敌了。
在战术性能上,该无人艇同样有两个优点。一是具备视距外攻击和突然袭击的能力。乌克兰军队甚至通过民用船只进行投放,让军港码头和水面舰艇防不胜防。二是具备极强的战术隐蔽性,该自杀式无人艇由于船体全封闭,干舷高度低,再加上又涂成了黑色,在海面航行时甚至可以在波浪之下处于半潜状态,靠声呐无法发现,靠水面舰艇的快反雷达也很难发现。此次,俄军靠目视才在最后时刻发现了它,但这种目视显然不够保险,一旦天气太差,海况恶劣,靠目视很难发现这种小艇。
乌军使用自杀式无人艇对塞瓦斯托波尔军港进行破袭,试图打击俄军黑海舰队大型水面舰艇的行动虽以失败告终,但也证明此类自杀式小艇在港口破袭战中是有较强生命力和战斗力的装备。从长远来看,此类自杀式无人艇不仅可以作为自航式水雷一类的装备用于承港口封锁和破袭任务,还会有更大作用。
三、美军有哪些无人潜航/半潜设备?
目前,各主要军事强国都在发展此类无人潜航/半潜设备,且相比土法上马的乌克兰,这些国家制造出的无人潜航器其性能无疑更为先进。以美国为例,美国海军于2011年发布了《水下战作战纲要》,把无人潜航设备的技术地位和战术地位提升到与无人机相同的位置上,强调扫清无人潜航装置在美军部队中运用的障碍、争夺水下无人潜航器的“高地”。
为此,美国目前已推出多款无人潜航器/半潜无人艇,分为多个型号级别。
最轻的一级是小型,代表型号有装备海军水雷战部队的MK-18Mod1“剑鱼”潜航器,其整备质量仅80磅,长度仅5.2英尺(约1.5米),任务持续时间6小时左右,主要任务载荷是位于艇体上的两部侧扫声呐,可用于执行海底目标搜索、地球物理测量、海底线缆定位等任务。
随后是中型级,其代表型号有 “水下滑翔机”之称的LBS-G型。该型无人潜航器重量为132磅,长度约为1.5米,航行速度约1.5-2节,工作深度达1000米左右,可在海上连续潜航4-5个月,航程4000海里以上。这种无人潜航器的任务载荷是保密的,但从公开载荷看,可能较侧重海洋水文、水声环境调查任务,可用于测量海温、盐度、密度、海流、海波、重力场等数据,用于水下战部队预设战场建设。
再往上一级是大型级,其代表型号包括美国海军于2011年左右开始开发、2017年左右完成技术测试的LDUUV-INP,以及波音公司主导研发的“Echo Seeker”回声探索者等。该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技术参数和任务性能密级更高,以LDUUV-INP为例,目前只知道它是一个长约12米、重约10吨的潜航器,有类似潜艇一样的十字艉舵和螺旋桨或泵喷射推进系统,使用锂电池、燃机或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推进,其余情况一概不明。
四、半潜式无人艇或改变未来海战样式
无人潜航器/半潜器在战术使用上有大量的使用模式待开发,相比之下,乌克兰军队使用的、把潜航器当作“加强版自航式水雷”用于港口破袭的模式就有些low了。在造价相对便宜、可以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此类无人艇完全可以大量生产、放手使用,不仅可用于攻击港口,在给小艇增加人工智能算法之后,更可在主要航道甚至特定海区组织此类小艇群的“狼群战术”。比如在特定海区一次性投放数百个、甚至上千个,按照“无人机蜂群”的模式,对这些小艇群进行控制。在索敌程序上,只要给小艇的摄像头上加一个AI识别程序,对探测到的水面舰艇的外形特征进行自动识别分类即可,等于同时解决了制导问题。一旦发现需要攻击的目标(诸如水面舰艇、大型货轮、油轮等),这些小艇群就可以按照蜂群战术,使用人工智能或在岸上指挥方舱的遥控下,自动规划出最佳攻击队形,像狼群一样,在最佳的攻击方向、最佳的攻击时段,甚至最佳的攻击深度扑上去,攻击完毕之后,还可自动评估打击效果。这一打击模式等于是未来海战中的分布式杀伤模式,完全可能改变未来海战的样式。
此类无人潜航器/半潜航行器比较实用,完全有可能重塑未来海战的打击-杀伤链。海战的主要作战过程符合OODA循环要素,即发现、打击、评估的过程。以往,发现海面目标往往需要出动大型海上巡逻飞机,使用水面舰艇和潜艇组建态势感知警戒线,后来,又使用岸基电子侦察设备,天基光学和电子侦察设备等,组织多元化、综合性的侦察体系,但这套对海ISR/ELINT体系代价高昂,且对单一态势感知节点的要求较高,整套系统的容错性相应降低,一旦出现节点被击破,比如大型海上巡逻机被击落、侦察卫星星座被击毁、水面舰艇和潜艇遭到击沉等,容易导致整个ISR体系失能,紧随其后的海上突击战役自然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如果把海战的态势感知端更换为无人潜航器,且最好是具备一定态势感知能力、与此同时又相对比较便宜、可以成规模使用的无人潜航器,那么,这等于为海战增加了一个分布式的态势感知系统。在宽度1000海里的洋面上,完全可以考虑以10-20海里间距平均分布50-100艘无人潜航器,如果大量制造,甚至可以做到复线部署,形成多层次态势感知网络。无论哪艘无人潜航器发现了水面舰艇,等于是给己方的岸基、海基主战兵力指明了主攻方向。而且,这种态势感知具有反向效应,对手舰艇当然也可以击毁无人潜航器,确保己方水面主战兵力的安全。一旦某艘无人潜航器被击毁,也反向证明这里存在敌人的主战兵力,此时再出动其它ISR兵力实施搜索则事半功倍。如果能够在由无人潜航器/半潜航行器组成的分布式态势感知体系中再增加相当数量的自杀式无人艇、蜂群式无人艇等,还有可能实现“1+1>2”的作战效果,既可以搜索又可以攻击,给敌人造成更大麻烦。
总之,随着乌克兰军队使用自杀式无人艇偷袭塞瓦斯托波尔港口几乎得手,起码证明此类使用无人艇实施攻击在技术上可行。既然技术上存在可行性,那么在未来就有进一步扩大运用范围和运用场景的可行性。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及时跟踪研究。
“许述工作室”创始人简介
许述,军事学博士,出版《这才是美军》和《兵道》,从军约20年,现成立工作室专门研究美军。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