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枪M1911,它的成名之战太辉煌,曾被误解为一人干掉一个连
发布时间:2023-06-04 05:20:01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806
20世纪初,世界手枪处在一个从转轮手枪向半自动手枪过渡的年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枪型,M1911手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百年手枪”,而这把枪的成名之战更是一个传奇。
1911年勃朗宁设计了一种半自动手枪,不久后该枪参与了美国新一代手枪招标,在经过近乎变态的筛选之后这款手枪通过验收,被称为M1911,此后就开始了长达74年的美军服役生涯。
一战初期M1911手枪的装备量还不多,但是双方进入堑壕战之后,开始考虑在狭窄的堑壕内作战的需要,步枪因为长度太大以及射速太慢被认为是不适合的,手枪作为副武器开始受到重视,装备数量迅速上涨,不仅军官人手一支,许多士兵也想方设法搞一支用来防身。
这期间M1911表现出优秀的可靠性和杀伤力,而它7发子弹的弹容量在当时来说具有优势,不管是火力持续还是换弹速度,都是士兵喜爱的武器。
一战进行到1918年,此时协约国军队已经有了一些战场优势,当年10月,美军陆军第82步兵师正在法国北部阿尔贡地区作战,在8日,该师下属328步兵团正在被德军的机枪火力压制,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军事行动。
为了避免被德军突袭,伯纳德.厄尔利军士携带17名士兵在侧翼进行战术侦察,他们脱离主阵地之后就因为看错了地图走偏了,碰巧闯进了德军防线薄弱部位,进入战线就发现一群正在吃早饭的德军士兵。
这群德军被突然出现的美军给俘虏了,这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警戒不严被对手钻了空子,不过压着俘虏返回的美军被旁边一个德军机枪阵地发现了,机枪手突然用德语大喊趴下,然后用机枪横扫美军,这支小小的美军侦察小队当时就损失了9人,指挥官重伤不治很快就死了,临死前他让好友约克中士接替指挥。
虽然受到机枪的扫射,但是残存的美军仍然控制着匍匐在地的德军,因为敌我都趴在地上,德军机枪手不敢扫射太低,只能压制性扫射。
约克中士此时情况严重,他发现能够看到德军机枪手的头盔,于是用手中的恩菲尔德步枪开枪。德军也并不是傻子,他们派出了几名士兵,打算从侧面绕过来俘虏美军。被机枪压制的残存美军都不敢动,只有约克中士拿起步枪开枪还击,有经验的德军并不急于冲上去,他们在等待约克中士打完5发子弹的机会。
找准了机会的德军突然跳出掩体冲向约克中士,来不及补充步枪弹药的约克拔出了随身携带的M1911手枪,连续几声枪响就击毙了这几名德军,几乎做到了一枪一个。在他的鼓舞下,队友也开始拿起枪反击,攻占了这个小小的机枪阵地。
在一些报道中将这次战斗过分夸张,宣传约克中士单枪匹马地冲入德军阵地,一人干掉了多达35挺机枪,俘虏了132人,几乎一人灭掉一个连。其实此战约克中士和队友一起,打死了25名德军,俘虏了132人。如果仅仅是约克中士一人,是无法做到的,他也曾公开宣称行动是他和队友们一起的功劳,自己只是表现稍微突出一点。
抛开战斗的胜负,仅从此战的战术来看,约克中士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有一支M1911手枪,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将准备近身战的德军给击毙,为自己和队友创造了下一步作战的机会,而且M1911的高可靠性和大威力同样至关重要。
就M1911的成名战来说,有着很浓的时代背景,这和当时的堑壕铁丝网加机枪的战术是分不开的,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是一款不错的装备。即便是到了二战,因为自动武器普及程度还不够,仍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但是二战之后,冲锋枪、突击步枪越来越普及,以及各国军队也越来越重视副武器的装备,M1911的优势就荡然无存,然而自身过大的尺寸和7发的最大弹容量也不如新式手枪,在服役几十年后退出军队也是很正常的。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