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堪忧!美军洲际导弹部队被边缘化,屡射屡败,考试还集体作弊
发布时间:2023-06-04 04:31:02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948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据报道,5月5日,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下属航天联队在加利福尼亚范登堡空军基地实施LGM-30G“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2021年度例行抽检发射任务。
但意外的是,这枚导弹在进入发射的最后阶段时弹上火控计算机因为检测到系统故障而自动锁死,随后整套发射程序被紧急中止,导弹试射失败。
这已经不是这种导弹第一次出现试射问题了,2018年一枚“民兵”3导弹在抽检试射飞行中出现故障,美军不得不启动自毁程序将其在太平洋上空炸毁。接二连三的事故将已过知天命年纪的“民兵”3导弹和美军洲际导弹部队推到了风口浪尖。
冷战时期,美苏为了能够“保证相互毁灭”部署了很多枚威力巨大的洲际弹道导弹。
二战结束后,美国秘密转移了一大批德国优秀科学家,其中就包括冯·布劳恩等著名火箭专家,并几乎全盘接收了纳粹弹道导弹技术成果。
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名为“回形针行动”的弹道导弹研发计划,并先后研制成功了“宇宙神”“雷神”“大力神”三款弹道导弹。
这都是体型巨大的液体推进洲际导弹,其中“大力神”2型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5000千米,可以携带9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然而,液体洲际导弹在发射前需要加注高腐蚀性发射燃料,发射准备时间非常长,难以进行快速反应。因此美国于1958年开始了陆基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由此诞生了“民兵”系列导弹。
“民兵”系列洲际导弹由波音公司研制,首席设计师是华裔火箭专家林桦。
从1958年到1978年停产,“民兵”系列导弹共生产交付给美国空军2423枚,其中包括“民兵”1A、“民兵”1B、“民兵”2和“民兵”3共四种型号。其中“民兵”3是美军第一款能够携带分导式核弹头的固体洲际导弹,也是目前美军唯一处于战备值班状态下的陆基洲际导弹,大约部署了450枚。
采用固体燃料的“民兵”3导弹相较于液体洲际导弹尺寸要小不少,准备时间更是大幅缩小,能够执行快速的核反击任务。
“民兵”3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动,弹长18.2米,弹径1.85米,可搭载3枚分导式核弹头,发射重量34.5吨,最大射程13000千米。
与其同时代的苏联SS-18“撒旦”液体洲际导弹,弹长达到34.3米,弹径3米,可搭载10个分导式核弹头,发射重量高达211.1吨,最大射程16000千米。相比较,“民兵”3导弹可以算是非常轻量化的洲际导弹。
“民兵”3导弹属于地井部署的洲际导弹,导弹一旦部署到发射井就可能一辈子难见阳光。
发射井主体结构采用厚重的钢筋混凝土加固,井壁可承受火箭发动机启动后的超压。发射井旁有同样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备室,用于布置导弹维护、测试、发射控制等设备,井内还设升降吊篮或多层工作台便于对导弹进行检修,并有恒温、降湿、通风、给排水、供电的设备,确保整个发射系统能够长时间战备值班。
发射井的地表设备主要是厚度达1.15米的钢制井盖,并用硼酸盐混凝土加固,能抵御近距离核爆产生的高温、冲击波和核辐射,并设有碎片收集器以收集核攻击后引起的尘埃、碎石等飞溅物体,确保井盖能够正常打开实施核反击作战。
“民兵”3洲际导弹采用当时先进的NS-20惯性制导设备,圆概率误差约为120米,可搭载MK12分导式多弹头再入载具,携带3枚爆炸当量17万吨的W62核弹头。
2008年后经过升级,200枚导弹搭载MK12A分导式多弹头再入载具,可携带1~3枚爆炸当量30~35万吨的W78核弹头,剩下250枚则搭载MK21单弹头再入载具,携带1枚爆炸当量30~47.5万吨的W87核弹头。
根据《原子科学家公报》披露的信息显示,美军“民兵”3导弹共部署有470枚核弹头,占“三位一体”核力量的24.5%,仅次于海基核力量(1152枚核弹头,占比60%),而“民兵”3仍然是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陆基洲际核导弹之一。
“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于1970年6月正式服役,距今已51岁。
虽然在其服役过程中多次进行升级改进,但导弹和整个发射指挥体系基本上还处于半个世纪前的技术层级,不但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化作战需求,还频频爆发安全事故。
2008年5月,一座无人看守的地下发射井着火,幸好多层保险系统阻止了井中洲际导弹意外点火或爆炸。
2010年10月,沃伦空军基地的50枚“民兵”3洲际导弹突然与指挥中心电脑失去联系长达45分钟,差点升级为严重的“断剑”事件。
美国媒体这样形容这些年过半百的陆基核武器系统:“美国士兵使用着上世纪80年代的5英寸软盘,操纵着1970年部署的弹道导弹在1960年代就开始建筑的混凝土地堡中待命,以保卫21世纪的美国安全。”言语中充满了讽刺和嘲笑。
出现这些问题的既有天灾也有人祸,而后者更甚。
冷战后核大战的危险大幅降低,在美国将主要精力倾注于局部战争和反恐战争的大背景下,陆基核力量成为了鸡肋般的存在,象征意义远大于实战。
当海军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和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纷纷换上了常规弹头巡航导弹参与到常规战争中,陆基核导弹却依然死守在发射井中。
虽然美国空军曾经考虑将“民兵”3导弹换上常规弹头实现对洲际重要目标的快速精准打击,但由于洲际弹道导弹本身的高度敏感性,一旦发射升空用于实战,将难以分辨其携带的弹头是核弹头还是常规弹头,很容易造成其他核大国误判,一旦引发对方核反击,后果不堪设想。
美军内部就有了不少唱衰陆基核力量的声音,裁减“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的呼声也一波波袭来。
在这种情况下,“民兵”3导弹部队开始日益边缘化,预算和投入也开始减少,加上常年紧张压抑而又日复一日在荒原上值守,导致部队兵员素质和精神状态开始崩塌。
2014年,“民兵”3导弹部队爆出了90名发射人员在技术考试中集体作弊的丑闻,此外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也开始在那些闲得无事的士兵中流行,失职、违规操作等在空军陆基核导弹部队中屡见不鲜。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霍华德·麦基恩不得不提醒空军重新关注洲际弹道导弹部队,要从上到下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流程,以确保核武器掌握在安全又可靠的人手中。
其实上述这些问题美军并不是没有考虑,甚至早在“民兵”3导弹服役后不久的1972年就开始了下一代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并最终研制成功LGM-118A“和平卫士”MX洲际弹道导弹。
这种弹道导弹比“民兵”3导弹更大,弹长21. 6米,弹径2.33米,射程11000千米,采用新型惯性制导设备,圆概率误差达到90米,是精度最好的洲际导弹,同时采用改进型MK21分导式核弹头再入载具,搭载10~12枚W87核弹头。这种导弹共生产了114枚,其中50枚被部署到了地下发射井中,但由于高昂的维护费用和美国战略转型,最后一枚“和平卫士”MX洲际弹道导弹于2005年9月19日裁撤。
“和平卫士”MX导弹并没有实现当初预定的替代“民兵”3导弹的目标,反而在其之前就退役了。
2016年7月29日,美国空军发布了一份关于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陆基战略威慑”系统(Ground-Based Strategic Deterrent,GBSD)的技术风险建议书,启动了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
随着项目推进,波音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军工巨头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经过一系列激烈的竞争,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方案脱颖而出,于2020年9月8日与美国空军签订了一份价值133亿美元的合同,用于GBSD洲际弹道导弹的工程制造开发。
根据计划,整个研制计划将持续8年半,包括洲际弹道导弹武器系统设计、测试、评估以及定型,最终研制生产一种新型洲际弹道导弹以替代“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并于2029年装备美国空军以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美国空军将采购400枚GBSD洲际弹道导弹,而在这些导弹交付前美国空军将继续使用已经老迈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并对导弹本身和其地井发射系统进行加固升级,以保证陆基核力量不断档。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