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攀升的吨位——美国海军陆战队重装甲部队“重装甲情结”
发布时间:2023-06-04 00:20:27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90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重装甲情结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刚刚组建不久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装甲力量,便向陆军索要了一批使用柴油机的M4A2中型坦克。尽管陆战队装备一种30吨级坦克的举动,最初曾引起了来自各方的普遍质疑,但战场上的实践很快表明,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陆战队“重装甲情结”的发端
比如,夺占吉尔伯特群岛的战斗便很能说明问题。吉尔伯特群岛位于东经173度~175度之间,横跨赤道,由16个珊瑚岛组成。塔拉瓦和马金是群岛中最大的两个珊瑚环礁。塔拉瓦呈三角形,出水岛约20个。其中,贝蒂欧是日军坚固的设防岛,正是美军此次攻击的重点目标。贝蒂欧岛,形状象一只栖鸟,长3.5千米,最宽处500米。岛中部有一座飞机场,设跑道3条,其主跑道长1200余米,是整个吉尔伯特群岛中唯一的轰炸机跑道。
岛四周是宽为150米至400米的珊瑚礁岛。一条500米长的椰木栈桥伸入礁湖,供舰船卸货,仿佛是贝蒂欧的鸟腿。 日军主力部队当时集中于塔拉瓦驻守,包括精锐的横须贺和佐世保特种海军陆战队以及7辆由关东军部队调拨的95式轻型坦克。而美军用于实施两栖进攻的装甲力量则为海军陆战队2师装甲营的3个连,其中A连装备M4A2中型坦克,B连和C连则装备的是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A连的6辆M4A2中型坦克在1号红色海滩登陆开进到距离海岸线1200码的地方。但当他们准备发起冲击时,驾驶员们看见了在他们前面是一条由死去的和受伤的海军陆战队员铺成的地毯。为了避免压到他们,这些中型坦克只能选择从登陆点的侧翼前进,结果却成了日军肉弹和火炮的猎物。但30吨级坦克,皮糙肉厚的优势很快显示了出来。一辆无线电呼号为“芝加哥”的M4A2首先在日军的自杀攻击中被炸瘫,但仍坚持用完好的炮塔向日军射击,另一辆无线电呼号为“中国少女”的M4A2炮塔也很快被一辆埋伏在掩体中的日军95式轻型坦克击穿。
不过,失去了炮塔的“中国少女”后面的行动令人睈目结舌——她非但没有选择退出战场,反而一头撞向了那辆暗算了她的95式坦克,直接把这个卑鄙的敌人撞翻了事。此后又有8辆来自第2、3排的M4A2中型坦克在3号红色海滩登陆,虽然这些坦克的大部分淤陷于滩头,但其战场价值还是较之B连和C连装备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要出色得多。有一辆被称为“科罗拉多”的M4A2,凭借厚重的装甲引导大约200名陆战队员发动了一次真正成功的进攻,从而在登陆的第一天结束前将战线稳定在了距海滩1200米左右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厚盔厚甲带来的强悍生存力,“大吨位坦克”的火力同样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M3A1上配备的37毫米炮在面对抗日本人的加强堡垒工事时显得软弱无力,要对付这样的目标除了准确的命中射击口几乎别无他法,相比之下M4“谢尔曼”要有效的多,但可惜为这次战役准备的“谢尔曼”数量有限,而且它们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就基本被打光了。
所以在塔拉瓦环状珊瑚岛上经历了整整3天的残酷消耗战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更换装备,软弱的M3A1轻型坦克被淘汰,一些原本主要用来供应苏联红军的柴油版M4A2“谢尔曼”则在海军陆战队的强烈要求下被大量征用,成为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战争中后期的主力坦克,也由此拉开了美国海军陆战队“重装甲情结”的序幕。
从“巴顿”、“征服者”到“艾布拉姆斯“
根据二战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重装甲情结进一步发酵,朝鲜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了46吨重的M47“巴顿”中型坦克,并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一边准备将M47“巴顿”换装为更为现代化的M48“巴顿”,一边积极参与到M103“征服者”的研发中,以于最终成为了美国最后一种重型坦克的使用者。M103“征服者”是作为M47/M48中型坦克的火力支援坦克来设计的。
这是一种战斗全重高达56.7吨、车体长6.691米,车宽3.632米,车高(至炮塔顶)为2.927米的庞然大物,而且火力和装甲以时代标准而言十分“骇人”。M103的主要武器是1门M58型120毫米线膛炮,身管长为60倍口径,采用立式炮闩,有双气室式炮口制退器和炮膛抽烟装置,高低射界—8~+15度,由液压机构操纵,采用分装式弹药,弹种有穿甲弹、榴弹和黄磷弹,也可发射破甲弹,弹药基数38发。
发射穿甲弹时,在命中角30度、射击距离914米的情况下,可击穿221毫米厚的钢装甲;发射破甲弹时的破甲厚度为330毫米:发射榴弹时的最大射程达23150米。尽管是分装式炮弹,但由于有2名装填手,实际射击速度仍达到5发/分。
M103的车体为铸造钢装甲焊接结构,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110—127毫米,侧面装甲厚度为76毫米,后面装甲厚度为25毫米。炮塔为铸造件,但尾舱底面为焊接结构,炮塔各部位的装甲厚度达114毫米,火炮防盾的装甲厚度更达到了178毫米。各舱室用装甲板隔开。单就装甲厚度来说,M103坦克要优于苏制IS-3重型坦克。在机动性上,M103坦克的“亮点”是由于利用方向盘转向,操纵性相当好,乘员不易疲劳。
虽然在研制成功后,美国陆军很快以M103可靠性太差为由将之拒之门外,但美国海军陆战队却将之奉若珍宝,作为美国最后一种重型坦克的唯一使用者,将之一直使用到1973年。事实上,“美国最后一种重型坦克的唯一使用者”这一事实本身,便足以说明美国海军陆战队重装甲情结之浓郁。
也正因为如此,在M103“征服者”于1973年因车况老化被迫退役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又在1979年从陆军手中争取到了一批52吨重的二手M60A1“巴顿”主战坦克作为M103及M48A3的替代品。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的战斗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60A1在海滩上大出风头。而在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共投入了两型176辆M60“巴顿”主战坦克,既装爆炸反应装甲的M60A1和装有热成像仪的M60A3TTS,这使其成为了“沙漠盾牌”阶段,联军方面举足轻重的一支重型装甲力量。
不过,重装甲情结浓厚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对M60A1与M60A3TTS并不满意,早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便将目光锁定在了“艾布拉姆斯”身上,试图将之作为替代品。1987年,美国海军陆战队计划逐步用560辆改进型M1A1坦克换装760辆M60A1坦克,同时每个排建制由5辆减至4辆。这种所谓的改进型M1A1,实际上是一定程度的“海军陆战队专用版”,大部分系统与陆军装备的M1A1基本相同,只是安装了涉深水装置用的120毫米炮的炮口罩,车体后部安装了废气筒,在炮塔后部车体左侧处安装了两个进气筒,分别用于乘员舱和动力舱供气,这样坦克涉水深度可达2米。
潜渡后通过旋转炮塔,坦克可去掉这些进、排气筒。此外,还在车体尾部安装坦克与步兵联系电话和为保证装船安全用的系紧工具。美国海军陆战队原定于1992年开始接收“海军陆战队专用版”M1A1,计划1994年底换装完毕,但海湾战争给海军陆战队带来了“意外的契机”,海军陆战队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于是在“沙漠风暴”打响前夕,海军陆战队理直气壮的从陆军手中“借”了18辆M1A1HA(所谓的M1A1HA既M1A1的贫轴装甲版本),算是提前开始了“重装甲力量”的换装进程。
结语
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一支独立军种,完全独立于美国陆军、海军、空军之外,并且美国海军陆战队现在很少进行登陆战,而是在离地上大量执行治安战和阵地战。这两种战争都少不了坦克参与。美国方面认为,如果美国海军陆战队把重装甲都丢弃了,那么美国海军陆战队未来将难以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