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与台湾人民的抗日义举
发布时间:2023-06-03 00:10:32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505
1894年2月,因不满政府腐败、盘剥民众,朝鲜全罗道东学党领袖全琫准率众起义。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李朝政府请求清廷急速派兵入朝。6月5日,清帝下旨批准出兵。此前6月2日,日本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并通过了外相陆奥宗光的出兵朝鲜案。5日,颁布了天皇敕令,组建入朝混成旅团。16日,在未取得朝鲜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日本陆海军在仁川登陆完毕。
此时,朝鲜政府与东学起义军签订了《全州和约》,朝鲜内乱已经平息。于是中国提出中日两国同时撤军。但日本不予理睬,反而向汉城(今首尔)进军。7月12日,日本内阁再次召开会议,最终确定了同中国开战的方针。
7月19日和7月20日,大鸟公使照会朝鲜政府,强硬要求朝鲜为日本军队建设兵营,同时逼迫朝鲜发表废除中朝间一切约章的声明。7月23日,日本军队突然包围了朝鲜王宫,拘禁了朝鲜国王和闵妃,抬出大院君“执政”,逼迫其起用亲日派官员。7月25日,按照日本人的旨意,朝鲜亲日派政府宣布“独立”,脱离同中国的朝贡关系,废除以往同中国签订的条约,并授权日本驱逐在朝鲜的中国军队。就在这一天,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偷袭了中国的运兵船,“广乙”舰被击沉,“济远”舰负伤,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在丰岛海战爆发的同一天,日军混成旅团3000余人在大岛少将率领下,兵分两路向清军的牙山驻地进犯,几天后占据了牙山。日本海陆军在同一天不宣而战,7月28日,清政府被迫宣布与日本决裂。8月1日,清帝下诏向日本宣战。同一天,明治天皇也颁发宣战诏书。
由于清廷的腐败无能,在朝鲜的清军仅一个月时间就遭到惨败。在陆战失利的同时,中国海军作战也极不顺利。北洋水师当时拥有千吨级以上的军舰10艘,另有南洋水师的军舰6艘,广东水师的军舰3艘,总计19艘战舰。就海军实力而言,并不逊于日本的海军。然而,中国海军纪律松弛,平素缺乏训练,更缺乏实战经验。加之备受朝廷大吏的掣肘,调度指挥失灵,行动盲目,结果贻误战机,遭受惨败。
9月17日,中日海军在黄海开战。虽然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等指挥官及属下官兵英勇作战以致牺牲,但北洋水师最终损失5艘战舰,阵亡600余人,遭到失败。
黄海海战结束后,清廷开始筹划罢战求和,请西方列强出面斡旋。然而,日本人根本不接受“调停”,于10月向辽东进攻。11月初,金州、大连湾、旅顺等重镇相继沦陷。
日军攻占旅顺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屠杀惨案。大屠杀从11月21日开始到11月25日,持续了5天。有史料记述,一座两万多人口的旅顺城侥幸逃生者只有六七百人,[插图]大约有两万余无辜民众死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之下。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1)中国放弃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2)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后因俄国、德国、法国的干涉,辽东半岛未割让,但中国要支付3000万两白银的赎金);(3)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地为通商口岸;(5)日本臣民可在中国通商口经营制造业,其产品免征杂税;(6)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直至交清所有赔款。《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也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此后,中日两国侵略与被侵略的基本关系越来越清楚。
《马关条约》使中国失去了台湾,因此引发了强烈反应。在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参加会试的举子发表“上皇帝书”,力陈割地之危险,提出“变法成天下之治”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台湾民众也以罢市等行动抗议清政府割让台湾。为了保卫台湾,在丘逢甲的主持下,宣布成立“台湾民主共和国”而不受《马关条约》的制约,推举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5月,日本政府任命桦山资纪为台湾总督,率2万余兵向台湾进发。唐景崧很快逃回大陆,“台湾民主共和国”不复存在。此时,在中法战争中率领黑旗军大破法军而此时任台湾军务帮办的刘永福担起了抗日大任。另外,台湾民众在丘逢甲等人的组织下成立起各种形式的民军或义军,他们持原始的武器活跃在山区、乡村、海岛,与侵略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从5月27日桦山资纪下令进攻台湾,到10月27日桦山宣布台湾岛“全部平定”,台湾军民坚持抗敌5个月。战争期间,日本除投入2个精锐师团外,另有海军舰队,近5万人马,另有2.6万随军服役。在付出包括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山根信成少将旅团长在内的战、病死4624人的代价后才占据了台湾,这个数字比日军在甲午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多了近一倍。
台湾军民在朝廷弃台、失去后援、孤军奋战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竖起抗日义旗,以低劣落后的原始武器与强敌周旋,开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先声。此后,直至1945年台湾光复,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一直没有间断,并且和大陆的抗日战争融为一体。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