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热搜  > 台湾是中国台湾,从汉末台湾就是咱的,早在春秋时岛上都有咱的人

台湾是中国台湾,从汉末台湾就是咱的,早在春秋时岛上都有咱的人

发布时间:2023-06-02 20:55:57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766    

1665年以前台湾是谁的

台湾夜色


1665年以前台湾是谁的

台湾省的局势成了热点,虽然岛内“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遥相呼应,内外勾连,共同炒作,意图以台湾阻挠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但从历史角度来看,台湾自汉末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以来,从不曾分离。“台独”注定就是死路一条。今天咱们就来介绍一下台湾的历史。

1665年以前台湾是谁的

今天的中学课本上,一般都以三国时期吴国黄龙二年(230)将军卫温率万名军士登陆夷洲(台湾岛)为中国发现台湾的时间。但这个时间实际上可能更早。

如果不是孙权事先知道有夷洲这么个地方,他怎么可能派人凭空去寻找。另外《三国志·孙权传》上说:临海郡有人曾漂流到亶洲。《汉书•地理志》说,临海郡在浙东一代;而亶洲是日本九州。既然东南沿海、吴越之地的居民都能漂到日本,那不可能没去过距离更近的台湾。

孙权


而且早在春秋时期,吴越之地的人已经会造海船,谓之“艅艎”,越国就曾以海船渡海直达山东半岛。《史记·越王世家》说:公元前334年,楚国攻越国,越国自此衰落,越国王室后人就有“滨于江南海上”者。西汉时期,汉武帝收诸越之地,闽越部落即被打击,闽越酋长们讨论万一不敌汉军“即亡入海”。通过这些史料我们能看到,自春秋时至西汉,东南沿海的人如果想逃窜,第一选择都是出海,不论是“江南海上”,还是“即亡入海”,都要有最终落脚地。那么这个地方会是哪里?很有可能就是台湾岛。三国时成书的《临海水土志》也说台湾岛上有“越王射的正白(一种石头)”。

勾践


而考古实物挖掘对此提供了佐证。今天在台北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黑陶和彩陶,其工艺和浙江、闽东一代的陶瓷属同一类型,这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台湾自古、自石器时代以来,就和大陆血脉相连。

三国吴国大将卫温入台,此时的台湾还处于部落时代,生产力极度落后。卫温的目的在于开拓疆域,补充吴国在三国征战中的损耗,所以卫温入台“得夷洲数千人还”。这些夷洲人,本身就是越人的后代,他们算是台湾最早的返乡团,进入大陆之后被安置在安阳(汉代东瓯部落所在地)、 罗江(汉代闽越部落所在地)。当然,交流是相互的,卫温的入台也把大陆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入宝岛,此后台湾的生产力才得到发展。

卫温入台


此后中原大乱,继而南北朝纷争,台湾逐渐淡出官方视野,但民间往来不曾中断。

至隋朝一统天下,隋炀帝为了建立更大的武功、开拓海外疆域,于607年派将军朱宽率军入台湾,这是时隔270年后,王师再一次踏上台湾土地。3年后,即610年,隋将陈秣和张镇周率万人自潮州出发,沿海岸行,最后也到达台湾。

隋炀帝


至宋代,大力发展海商海贸。宋朝将澎湖归于泉州府晋江县,此时澎湖的地位类似一个地方村落,虽不被中央看重,但已经被地方接纳。藉澎湖之利,台湾民众来大陆更加方便。在福建宁德,还有宋代的“流求(台湾)墓”,是台湾商人来闽贸易,意外而死后所葬之地。宋代的《三山志》也说在福州已经出现了归化里、安夷里、安民里等村落,即为台湾来陆人士的定居点。

至元代,台湾和澎湖被正式纳入国家行政管辖。元朝为了征倭,以台澎为后勤基地,大力招抚两地。1291年,元朝令宣抚使杨祥登台,招抚土著,未果。1297年,元朝令张浩再登台湾,这次元朝将澎湖群岛升格为澎湖巡检司,属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管辖,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地。此后元朝大力发展台澎的经济和生产力。二地在元朝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大陆人被迁入台澎。就是在元朝,台湾的生产力水平才从刀耕火种、石器时代升级到男耕女织的封建经济。

澎湖巡检司之印


明朝继承了元朝在长城以南的全部领土,也包括台澎。到了明朝中期,倭患严重,海盗们占据沿海岛屿,其中林道乾集团就以台湾为基地。俞大猷部率军追击至台湾,最后俞大猷令一部分士兵长期驻扎澎湖。

俞大猷军


隆庆开关后,海盗势力又起。

1574年,万历初期,海盗林风集团占据台湾,被福建总兵胡守仁打败。到了万历中期,海盗颜思齐也以台湾为基地,大肆发展走私贸易。

1626年,天启时期,大名鼎鼎的郑芝龙继承了颜思齐的势力,又笼络东南沿海大部分海盗,发展出了著名的联合走私集团“十八芝”。1633年6月,荷兰人袭击郑芝龙大本营厦门;10月在金门海域,郑芝龙打败荷兰,至此确立了他在东南的海王地位,郑芝龙招募了大量闽人入台发展。崇祯元年,郑芝龙被招安,发展台湾也得到了福建巡抚熊文灿的同意。熊文灿还出官府库银万两和耕牛2000头入台支援台湾的基础建设。自1624年-1662年郑成功登台,这30余年内,台湾汉人已经有5.7万,为台湾第一民族。

但随着清军南下,郑芝龙开始关注陆上战争,对台湾的经营陷于停滞。荷兰人则趁机扩大在台据点,但台湾作为中国的行政区划,始终没有被抹去。1646年,郑芝龙降清,其子郑成功和郑芝龙分道扬镳。郑成功继承了郑芝龙在福建的势力,台湾因此进入郑成功的眼中。此后福建根据地不断被清军攻陷。1661年初,郑成功决定迁入台湾继续抗清,1662年驱逐了荷兰势力。郑成功入台对台湾的发展意义重大。郑氏入台,给台湾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劳作方式,此外郑成功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大力提高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就是通过种种措施,台湾孤岛才能持续抗清。至康熙四年(1665),台湾已有汉人12万,粮食实现了自足,手工业门类齐全。

郑成功


1662年,郑成功去世,郑经继位,此时郑家在大陆的基地已经全部丧失,孤悬海外。这一年清朝对郑家进行招抚,郑经提出“依朝鲜例”让台湾割据建国。对这种无理要求,康熙回到:“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确指出,郑氏和朝鲜的不同。

郑经确有割据台湾自立为王的想法。台湾作为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土,尤其是元明两代都被纳入中央行政管辖,这种割据必然遭到中央政府的强力打击。以康熙皇帝为代表的清朝,在民族国家大义上没有糊涂,明确指出了台湾和朝鲜的不同,坚决反对郑氏的割据。

那郑经是不是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台独分子?我认为不能这样讲,今天台独分子的一个险恶用心,就是从文化上否定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他们篡改淡化中国历史文化对台湾历史文化的意义,片面强调台湾本土历史,其用意就是搞文化台独。郑经则不然,在郑经治台时期,他大力促进台湾的开化,在台湾设学校,讲儒学,将明朝和汉人习惯彻底全面地灌输到台湾,这才是台湾能对大陆产生文化认同的一个关键时期。所以说,郑经对于台湾从文化上成为中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有巨大帮助的。

身着大明衣冠的郑经


至1683年,康熙收复台湾,为了防止台湾被反清志士利用,康熙将台湾升级为台湾府,下设三县,驻兵八千。在台湾这个大岛上仅仅设置一府三县,可见清朝对其管理是多么粗糙。

到了近代,列强从海上入侵,台湾的地位才日益重要。1874年,日本第一次侵略台湾,沈葆桢率水师入台,与之对峙。至1884年中法战争,台湾战略地位凸显,至此清朝才将台湾升级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洋务派官僚刘铭传在台期间大力发展近代化工业和基建,使得台湾近代化程度大大加深。

影视剧中的刘铭传


至甲午战争大清战败,被迫与蕞尔小邦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割占。台湾军民自发掀起保台战争,痛击日寇,但独木难支,台湾最终还是沦陷。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日本加速台湾“皇民化”,即洗去台湾人的华夏记忆和习惯,培养汉奸,最著名的成果就是岩里正男,汉名李登辉。

二战结束之前,国民政府收复失地,在开罗会议上中国明确提出“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至此台湾才回到祖国怀抱。

开罗会议


从台湾的历史来看,自古以来,台湾就和大陆血脉不断,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大陆,台湾是不可能分裂出去的。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分裂祖国的“台独”之路必然是一条死路。

孔立:《试论台湾历史的特殊性》,《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02期。

周运中:《元朝台湾历史新考》,《国家航海》2013年01期。

卞梁:《西方视野下的台湾历史沿革》,《福建史志》2019年06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台湾     汉末     中国台湾    
上一篇:台湾水产被大陆暂停进口,蔡英文为何甩锅?亲绿媒体人点破真相 下一篇:台女兵夜店狂欢遭男兵性侵25万和解,网友怒:军队在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