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热搜  > 陈寅恪唐筼白首不相离

陈寅恪唐筼白首不相离

发布时间:2023-05-30 22:40:33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553    

唐筼

陈寅恪的大名在学界早已贯耳,他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曾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他与妻子唐筼的爱情,也如他挚爱的事业一样,一见钟情,成为他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唐筼

大龄剩男

唐筼

1890年,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祖母黄夫人以其生于寅年,便取名寅恪,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1900年,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去世,陈三立举家迁居江苏金陵(南京),不久他在家中开办“思益学堂”,教授四书五经、数学、英文、体育、音乐、绘画等课程。陈寅恪自小就启蒙于家塾,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底子。

13岁时,陈寅恪东渡日本,后游学欧美,潜心学问。1926年7月,陈寅恪从美国回到北京,在清华任教。陈寅恪以学识渊博著称,他不讲究衣着,夏秋季穿蓝布长衫,冬春季一身灰长袍青布马褂,腋下夹着蓝布书包。已年近四十,仍未婚娶,急煞了父母。这时,陈寅恪的母亲俞氏已去世,他的兄弟姐妹中只有他还没有成家,陈三立一再催促儿子成婚,但陈寅恪始终未承允。

陈寅恪因为没有家室,学校便安排他住在工字厅单身宿舍。陈寅恪嫌其太冷清,不愿住。同事赵元任就盛情邀请他住到自己的家中。当时赵元任住清华南院一、二号两屋,于是将二号屋让出一半给陈寅恪住。陈寅恪吃饭在赵家搭伙,日常一些生活琐事也都由赵元任夫人杨步伟代管。平时赵元任和陈寅恪两人谈学论经,十分融洽。陈寅恪对此显然也很满意,他说:“我愿意有个家,但不愿意成家。”

这样的状况维持了好长一段时间,陈寅恪习以为常、安之若素,赵元任夫妇也毫无怨言。赵妻杨步伟是个热心人,眼见陈寅恪快四十岁了还单身,实在忍不住便对他说:“寅恪,这样下去总不是事。”陈寅恪回答:“虽然不是长久之计,现在也很快活嘛。有家就多出一大堆麻烦事了。”听到这,赵元任半开玩笑地说:“不能让我太太老管两个家啊!”此时陈寅恪的父亲向陈寅恪发出最后的警告:“尔若不娶,吾即代尔聘定。”陈寅恪看父亲着急上火,才感觉事态严重,只好请求宽限时日。于是赵元任夫妇就广泛动员同事为陈寅恪物色对象,操心成家。

一见钟情

让人没想到的是,1928年初春的一天,一向专著学问的陈寅恪,竟然因为一幅字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陈寅恪有位叫郝更生的同事,有次与陈寅恪聊天时提到他女友有一位唐姓闺蜜,家里挂有一幅字,署名南注生。他向陈寅恪请教“南注生”为何许人。陈寅恪听了惊讶道:“此人必广西灌阳唐景崧之孙女也。”

因为陈寅恪曾读过唐景崧所著《请缨日记》,而且自己的舅舅俞明震曾在台湾辅佐过唐景崧,所以他对唐景崧的诸多事情都十分了解。“南注生”是清朝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别号。他向郝更生解释后便提出,希望能拜访这幅字的主人。果不其然,一见面正是唐景崧的孙女唐筼。

唐筼又名晓莹,1898年生,其祖父唐景崧是同治四年的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吏部主事等职,后出任台湾巡抚,在中法战争中屡建功勋,是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唐篔毕业于金陵女校体育专业,后执教于北京女高师,曾是许广平的老师。

陈寅恪与唐筼见面后,彼此一见钟情。1928年7月17日,38岁的陈寅恪与30岁的唐筼在北京订婚,由于唐筼的很多亲友在苏、杭、沪一带,便于8月31日在上海举办婚礼,婚后夫妻感情融洽。有陈寅恪诗为证,诗云:“当时诗幅偶然悬,因结同心悟夙缘。果剩一枝无用笔,饱濡铅泪记桑田”。从此便开始了相濡以沫的一生。

陈寅恪是学者,生活中笨拙不堪,大家出身的唐筼则悉心一样样学来,渐成治家好手。陈寅恪体弱多病,唐筼千方百计调剂饭菜,自创一本手写的“食物成分表”,为丈夫搭配合理膳食。两人结婚之后至1937年,生下三个女儿: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其中“流求”“小彭”取自琉球、澎湖岛名。由此看出陈寅恪给女儿起名字的用意,彰显出这位旷世学人的家国情怀。

抗日战争爆发,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治丧完毕,陈寅恪随校南迁,过着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直至1949年受聘广州岭南大学,后该校与中山大学合并,遂移教于中山大学。自此一家人生活才安定下来,可惜陈寅恪这时已双目失明,成了一个盲人教授了,一切都要靠唐筼的照应。

1955年仲秋,逢两人的结婚纪念日,陈寅恪题诗曰:“同梦葱葱廿八秋,也同欢乐也同愁。”唐筼步原韵和道:“甘苦年年庆此秋,也无惆怅更无愁。”同年陈寅恪生日时,唐筼赋诗祝寿:“今辰同醉此深杯,香羡离支佐旧醅。郊外肴蔬无异味,斋中脂墨助高才。考评陈范文新就,笺释钱杨体别裁。回首燕都初见日,恰排小酌待君来。”尾联满怀深情地回首27年前二人在京华初识的情形,也表明自己虽然历尽磨难,依然无悔当初的选择。

追随而去

1962年7月,已是古稀之年的陈寅恪,洗漱时不慎滑倒摔断了右腿股骨,自此长卧于床榻。这对双目失明的陈寅恪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但唐筼更是竭尽全力护理丈夫。陈寅恪经常对几个女儿说:“我们家里头,你们可以不尊重我,但是不能不尊重你们的母亲。”“妈妈是主心骨,没有她就没有这个家,没有她就没有我们,所以我们大家要好好保护妈妈。”

1969年10月7日,79岁的陈寅恪在广州逝世。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有泪不断地流淌。而唐筼也出奇的平静,没流下一滴眼泪。45天后的11月21日,唐筼也追随让她一生仰慕的丈夫驾鹤西去,终年71岁。她好像是专门为陈寅恪来到这个世上,陈寅恪走了,她也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陈寅恪一直喜欢庐山,2003年他的后人将夫妇俩合葬在江西庐山植物园。墓碑旁一块大理石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镌刻有陈寅恪终生恪守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名言。(徐廷华)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不相离     白首     陈寅恪    
上一篇:香港西九龙高铁列车大面积停运,广铁:受港铁设备故障影响 下一篇:《金史》专题|韩茂莉:辽金时期饮食与农牧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