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四小龙(东亚四小龙哪几个国家)
发布时间:2023-04-17 11:27:42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702
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
这四个地区曾经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发展的骄傲。
美国人定义了“四小龙”
四小龙这个称呼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亚洲人提出来的。最先提出四小龙的是美国人。
提出四小龙的人是美国学者傅高义(Ezra F. Vogel,1930年7月-2020年12月20日),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汉学家,精通日语和汉语。
1991年发表“四小龙:东亚工业化的传播”(The Four Little Dragons: The Spread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East Asia)。
这就是亚洲四小龙的由来。
四小龙的发展契机
这四个地区能够快速地发展,有很多因素,特别是国际大环境的因素助力了这四个地区在上世纪70-90年代的蓬勃发展。
1、国际产业链的调整
上个时期七八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产业转型,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自己国家中逐渐剥离。
四小龙正好赶上了这个时代。
2、处于交通要道
这四个地区都处于重要的贸易节点,航运便捷。原材料的输入、工业产品的输出都十分的便捷。
3、与发达国家关系都不错
这四个地区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关系都不错。在国际关系、全球贸易、产业链迁移等重要问题上,能够得到这些发达地区的青睐。
4、中国大陆和日本跟四小龙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冲突
除了欧美关系以外,四小龙所在的地区还有两个巨无霸。一个是中国大陆,一个是日本。当时日本率先发展,看不上这些起步晚的小弟。中国大陆还在不断地探索,当时的经济实力并不强大。这些都给了四小龙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5、儒家文化的影响
四小龙都处在儒家文化圈。儒家文化圈重视教育、能吃苦。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比其他地区更为优质的劳动力基础。
因此,不管四小龙采用了何种模式,政体又是如何,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都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
四小龙的衰弱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四小龙的冲击很大。
韩国GDP由1996年的6102亿美元,下降到1997年的5698亿美元,再到1998年的3833亿美元。
中国台湾GDP由1996年的2879.12亿美元,到1997年的2987.73亿美元,再到1998年的2750.80亿美元
新加坡1996年963亿美元,1997年为1001亿美元,1998年为857亿美元。
中国香港1996年1597.17亿美元,1997年为1773.53亿美元,1998年为1688.86亿美元。
四小龙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这里损失最小的是香港。97年香港回归了。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看似外部因素导致的四小龙的衰弱。其实,这也反应了四小龙内功的不够强大。
中国大陆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腾飞,首先发展起来的自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四小龙原有的市场。四小龙在看到中国大陆的快速发展,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进行快速的产业升级。中国大陆找到了发展的正确道路之后,周围的一切也都成了渣渣。
这让我想起去世的李敖大师曾经对台湾的判定,大意如下:
在中国大陆没有同西方建立联系之前,台湾有发展的机会。一旦建立了联系,台湾就没了价值。台湾唯一的出路就是观光业。
不管是否喜欢大师李敖,但是大师的这个判定还是靠谱的。
四小龙毕竟是“小龙”,不是巨龙。
为何“四小龙”没人提了?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
彼时的四小龙何其风光。
1992年,韩国的GDP为3381亿美元,台湾省为2199亿美元,香港为1040亿美元,新加坡为520亿美元。而当时中国大陆的经济总量只有4269亿美元,而广东只有443亿美元。
四小龙,也是我在小学,初中的时候,听到的让人羡慕的名字。不过,从高中开始,四小龙提到的就越来越少了。
GDP总量在1998年超新加坡,2003年超香港,2007年超台湾,2021年超越韩国。
如今的别说广东一个省已经赶上了四小龙,就是深圳一个市也已经超越了香港。广东省,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等省份先后超越了台湾。
不仅GDP完成了超越,在产业链、工业体系、金融体系等各种层面比四小龙要厚实的多。
再用如此体量的巨无霸跟这些“小龙”们进行比较,就有点不合适了。
中国大陆的腾飞,注定了“四小龙”要成为过去,“四小龙”的未来也只能靠中国!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