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场馆全部竣工并完成赛事功能验收,“迎亚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迈入快车道,亚运场馆提前开放掀起全民健身热潮……23日,延期后的杭州亚运会将迎来倒计时一周年,各项筹备工作也结出累累硕果,“天堂之城”再次蓄势待发。
9月19日,历时一个月的全国体操系列赛(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全国体操锦标赛、全国蹦床冠军赛)在杭州黄龙体育馆落下帷幕。本次比赛按照承办亚运会的标准、全要素参与、全流程演练,得到了参赛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一致好评。
“这次冠军赛的场馆就是亚运会比赛场馆,特别贴近国际比赛的氛围和环境。”艺术体操国家队教练孙丹说,这样的比赛环境,达到了锻炼运动员的目的。
一方面积极推进检验亚运场馆运行团队能力及赛事组织、服务保障的“模拟考”,另一方面“还馆于民”也从理念变成现实。日暮西沉,走进夜幕下的拱墅运河体育公园,迎面而来的除了秋日微风,还有附近居民高涨的健身热情。有人在国风跑道上跑步,有人踏着滑板追逐晚风,有人随着音乐在广场上起舞……
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位于杭州闹市区,定位既是亚运公园,也是开放式的人民公园。去年年末,公园开始对外开放。一南一北,两座场馆,行走其间,绿草如茵,清水环绕,公园迅速成为杭州市民的“网红打卡点”。“天气好时,每天的接待人流量在四万人以上。”公园运营方、蓝城杭亚文体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宓说。
在场馆设计之初,就将“节俭办赛”“还馆于民”的理念融入其中,让运营单位提前介入,充分考虑赛事和赛后功能需求,这在杭州亚运会的场馆建设和改造中非常普遍。杭州亚运会虽然延期,但这些已经建成的场馆并未束之高阁。杭州亚组委今年5月宣布,原则上已全面竣工并通过赛事功能验收的56个竞赛场馆、31个训练场馆自今年7月1日起陆续惠民开放。
“亚运会推迟了一年,我们没有选择空着场馆,而是向全社会惠民开放,让大家去用起来。”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说。
让老百姓共享亚运红利,“还馆于民”只是其中之一。以亚运为契机,杭州正全力推进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打造“10分钟健身圈”,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正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2020年4月,杭州发布了《杭州市亚运城市行动计划纲要》,其中包括基础设施提升、绿水青山守护、数字治理赋能等八项具体行动。
随着亚运的脚步日益临近,杭州西站、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合杭高铁湖杭段、机场轨道快线(19号线)等“两点两线”重大项目正式投运。根据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的信息,预计到今年9月底全市快速路总里程将达到480公里。住在这里的人们正切身体会到悄然发生的变化——交通方便了,道路变美了,城市基础设施也愈发完善。
智能是杭州亚运会的四大办赛理念之一,也承载着亚奥理事会对杭州亚运会的期待。作为杭州亚运会地标性建筑,“大小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网球中心)智慧化改造也在今年上半年揭开了神秘面纱。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一块名为数智管理舱的超级大屏,让工作人员足不出户便能够掌控全局。
“通俗来说,‘大小莲花’里真实存在的东西,在数智管理舱里的电脑模型中也都全部存在。”“大小莲花”数字化业务负责人珞林说,数智管理舱链接了整个“大小莲花”区域内的50个弱电系统、2万多个设备、8万多个设备单元,可以实现对场馆区域内的水、电、气等实时能耗的监测,还可以统计二氧化碳、碳排放量等,智能推算出场馆能耗“最优解”。
再次来到倒计时一周年的时间节点,陈卫强说,杭州亚组委将重点围绕细化场馆运行方案、提升改造信息指挥系统、举办测试赛查漏补缺、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激发全民亚运热情等方面努力。“还有一年的时间,我们把它看成是新增的力量、新增的收获,可以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亚运、参与亚运、支持亚运。”(参与记者:马剑、许舜达)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