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奥运冠军孙福明在全运会丢金,事后承认:让我输,我照办
发布时间:2023-09-06 12:44:12 作者:简史档案馆 浏览量:472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柔道比赛前一晚,是孙福明最难忘的一晚。
当然,这里的难忘指的并不是因为比赛带来的压力,而是因为在比赛前一晚,孙福明所居住的奥运村居然意外起火。
不敢说到底是不是意外,但是很明显给孙福明带来了磨难。
而孙福明这时候不会想到,9年后的全国比赛,再次会上演另一个意外……
1974年,孙福明出生在辽宁省铁岭市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是东北人的性格,热情活泼,和谁都能玩到一起,那时候的孙福明不会想到,自己能走上体育的道路。
不过也不奇怪,当时农村的孩子想找一条出路,最好的办法就是练体育。
于是在1987年,13岁的孙福明选择进入体校学习,不过一开始学习的并不是柔道,而是铅球、铁饼和举重等力量型运动,虽然谈不上喜欢,但是孙福明还是每天认真重复着枯燥的训练。
机缘巧合下,教练发现孙福明非常适合练习柔道,于是孙福明又改学柔道,果然,一接触柔道后,孙福明的成绩瞬间凸显出来,没用1年,很快就进入了辽宁省柔道队。
紧接着,孙福明开始在柔道这项运动中迸发出所有天赋,亮眼的成绩也逐渐显现出来:
1994年,孙福明拿下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无差别级冠军;
1995年,孙福明拿下世界柔道锦标赛无差别级冠军;
1996年,孙福明在在罗马国际A级柔道赛上,成功拿下72公斤以上级冠军;
……
正因如此,孙福明靠着过硬的成绩顺利入选了亚特兰大柔道中国参赛运动员名单。
很快,孙福明跟随教练组来到了美国的亚特兰大,这届奥运会,孙福明对于冠军是志在必得,但是谁都没想到,比赛前一晚,居然发生了火灾,闹起了火警。
紧张的首先是教练!
为了防止对孙福明造成影响,教练一晚上没有睡,一直在处理火警的事情,并且还特意叮嘱孙福明千万不要管外面的事情。
幸好,孙福明睡得还行。
第二天一早,柔道比赛开始,孙福明的状态很好,并没有被影响,连着轻松闯过4关,顺利进入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别的决赛。
决赛中,孙福明的对手是来自古巴的罗德里格斯,这个运动员,用东北话形容就是个大黑坨子,实力硬,10年内参加的比赛没掉出过前三名,虽然孙福明并不惧怕对手,但到底还是内心有些波动。
比赛开始,按照规定,决赛只有4分钟,孙福明一上场就按照战术进行凶狠搏击,而罗德里格斯也是如此,双方甚至没有试探,一上来就是真刀实枪。
很快,比赛来到最后20秒,只见孙福明一转身,立马上身压住对手,这时候的孙福明足足有114公斤,众人看出,孙福明是想用体重战术来压制对手。
果然,对手毫无反抗之力,只听场外观众跟着电子计时器一起喊着“5、4、3、2、1”。
孙福明赢了!
孙福明成功拿下亚特兰大奥运会柔道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了第一块金牌!
虽然成为了奥运冠军,但是孙福明身上一点儿架子都没有。
很多人成为了奥运冠军,觉得自己的身份与众不同了,有时候会摆摆谱,耍耍脾气,但是孙福明身上没有一点儿这种坏习惯。
夺冠后,孙福明照样该怎么训练,怎么训练,队里面不管是谁,都亲切地叫孙福明为“大明姐”,这也使得许多人都喜欢和孙福明接触。
这天上午,孙福明正在队里训练,主教练刘永福来通知队员们,下午要去辽宁电视台参加一年一度的辽宁省体育总评奖活动,大家要穿的漂亮点。
孙福明虽然是练习柔道的,但是和普通的女孩子一样,都是爱美的,可是因为训练,孙福明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化妆,甚至是学习化妆,好在孙福明也不在意,还开玩笑说自己白,“一白遮三丑”了嘛!
大家都哈哈大笑。
在这次辽宁电视台评奖活动中,辽宁女子柔道队获得了最佳团队奖,而教练刘永福也获得了金牌教练的荣誉称号。
看上去一片喜气洋洋,但是刘永福知道,自己对不起孙福明。
目前,孙福明正在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相信大家都会奇怪,怎么2000年悉尼奥运会没有讲呢?
原来,孙福明并没有参加悉尼奥运会,其实按照成绩,孙福明是完全可以去参加悉尼奥运会的,而且不夸大地讲,孙福明去了,百分百也绝对是冠军。
但是为了集体荣誉,孙福明选择了退让,做出牺牲,选择让队友去参加悉尼奥运会,自己放弃了卫冕奥运金牌的伟大成就。
这份大局观,也只有孙福明能有了!
虽然没有参加悉尼奥运会,但是孙福明并没有自暴自弃,为团队牺牲她无怨无悔,但是接下来的雅典奥运会,自己也要争取参加。
于是在评奖结束后,孙福明又开始了艰苦的训练,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一天4堂训练课,一堂课2个小时,孙福明从未缺席。
看来,孙福明对参加雅典奥运会是志在必得了!
为了参赛,那孙福明势必会放弃一些东西——爱情!
早在1996年奥运会夺冠后,孙福明就经人介绍和摔跤运动员杨旭东恋爱了,但是为了比赛训练,孙福明只好放弃和杨旭东经常见面,两人的恋爱简直就像是“牛郎织女”,隔一段时间才能见一次。
到了悉尼奥运会,孙福明为了集体荣誉,选择放弃参赛,这时候孙福明才有了一些闲暇时间来经营自己的爱情。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孙福明和杨旭东经过商量,在2002年的2月1日登记结婚,这下两人就是有了证书的合法夫妻了。
不过举行婚礼,估计是还得推迟了,因为孙福明还要备战雅典奥运会呢,面对妻子的追求,杨旭东表示完全支持,甚至为了妻子,杨旭东专门从北京来到了沈阳生活,在背后支持着妻子的梦想。
虽然两人很是恩爱,但是也避免不了恋人之间的一大问题,就是冷战。
有一天晚上,杨旭东接到朋友的一个电话,这个朋友想让杨旭东开车去帮忙送人,杨旭东推脱不掉,只好答应了,而这时候,孙福明也正好休息回家,一听丈夫要去送人,孙福明有些不高兴了,自己好不容易回家一趟,难道别人的事情比她还重要吗?
这一晚,杨旭东没有回来,而孙福明也很是生气,甚至一气之下再次回到了队里训练,就连杨旭东的电话都不接了,两人也陷入了冷战。
一个星期后,就是元旦了,虽然和丈夫还是闹着别扭,但是孙福明还是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让母亲告诉杨旭东回家吃饺子,纵然气还没消,但是孙福明还是舍不得不让丈夫元旦团聚。
晚上,正当孙福明回家准备团聚的时候,队里面有个队员因为回不了家想家哭了,孙福明像大姐姐一样,安慰着队员,还带着这位队员回到自己家里过年。
等到家之后,孙福明发现丈夫早就到家了,还给她买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还是跑了好远才买到的,看到眼前的礼物和丈夫,孙福明气一下子消了,两人互相道歉,冷战也终于结束了。
真是可爱啊!
赛场上,孙福明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但是场下,孙福明也是一个面对爱情手足无措的傻女孩,但是有爱,就能克服一切困难不是吗?
在丈夫的支持下,孙福明日复一日的训练,终于赶上了雅典奥运会的末班车。
2004年,孙福明在雅典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别的比赛中获得了铜牌,遗憾没有夺金。
对此,孙福明表示自己毫无遗憾,虽然按照孙福明的大赛经验和技术,夺金是毫无悬念,但是输了比赛,孙福明也并不遗憾,因为在比赛,孙福明背上了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所以就算输了,也是自己的问题,没有遗憾。
真是大气的运动员!
参加完雅典奥运会后,孙福明状态正佳,于是在刘永福教练的建议下,孙福明参加了2005年的全运会,准备完成国内比赛的再一次夺金。
只是,孙福明没想到,意外再一次发生在她的身上。
2005年这一天,全运会柔道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半决赛中,孙福明以碾压级别的实力战胜了河南选手张清丽,成功挺进决赛,比赛结束,孙福明接受采访,表示自己将要用全运会金牌来作为运动生涯的句号。
在场的记者也都点着头,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块金牌基本上已经是孙福明的了。
第二天下午4时30分,柔道决赛即将在孙福明和闫思睿之间展开,正当比赛开始前,刘永福走到其他教练身边低声耳语,接着又若有所思的看了孙福明几眼,接着,其他教练又走到闫思睿身边说了几句,闫思睿又走到孙福明身边说了几句。
就在这时候,孙福明的脸色变了!
比赛开始,连1分钟都没有就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原来孙福明和闫思睿仅仅周旋了30秒的时候,就被闫思睿以一本取胜,孙福明近乎主动地倒地立马让所有人明白:
这是假的。
很快,记者招待会召开,刘永福倒是也实诚,向记者们宣布是自己安排的,原因是因为孙福明有伤,为了防止孙福明受伤,所以这么做的。
记者们当然不信,询问受的什么伤?
刘永福回怼是妇科伤。
在场的人谁都不敢再问了。
接着又是孙福明的采访时间,孙福明的眼泪很快就止住了,甚至还挤出来一点笑容,表示自己丢金牌没什么,主要觉得对不起观众。
面对记者们的询问,孙福明也在事后承认:
“当时我看到刘教练的手势了,让我输,我照办。”
面对这种种非议,孙福明也表示全运会是锻炼年轻人的地方,让一让年轻人也好,但是这些原因显然不能让大家信服。
其实,真实原因是这样的:
孙福明代表辽宁队,而闫思睿是辽宁队转到解放队的,按照全运会规则,孙福明赢了,那就是辽宁队有金牌,如果闫思睿赢了,那就是辽宁队和解放队都有金牌,为了双方荣誉,孙福明才做出了让步。
面对这样的事情,最后全运会领导下令:
重赛。
重赛时间定在下午的2点,而闫思睿和孙福明也分别乘车来到了比赛场馆,准备再次参加比赛。
重赛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所以比赛场地来不及组织,只好临时选择用软垫子组织了一个临时赛台,看上去也不是很专业。
比赛即将开始,源源不断的记者和媒体也涌入现场,开始观看这场重赛,大家都想知道,结果到底是什么?
因为要进行设备安排,于是比赛时间推迟20分钟,延迟到2点20分开始。
2点20分到了,比赛开始,闫思睿一上来就很凶猛,一把抓向孙福明的脸,却意外捅到了孙福明的眼睛上,孙福明也忍不住的揉着眼睛。
或许是受到眼睛受伤的影响,也或许是心气不在,孙福明在这5分钟的比赛中,只有一次强硬的主动进攻,而闫思睿打得倒是主动积极。
比赛结束,闫思睿赢了!
这场比赛,闫思睿当了两次冠军,孙福明当了两次亚军,真不知道能不能用滑稽来形容了!
对于此事,我觉得只有一句话可以说明:
可以理解,但并不认同。
在体育项目中,这样的事情虽然也算是屡见不鲜了,比如乒乓球运动,早在60、70年代,为了保证决赛中夺冠的是中国人,当时我们确实有让球,以便保证决赛夺冠。
还有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张立,也为了国家荣誉和外交,三番两次让球给其他国家的运动员。
只能说,有些无可奈何,但是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看来,是非对错只能交给后人评说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