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王冯玉祥,变节八次的倒戈将军,为何被称为民主主义斗士
发布时间:2023-09-05 16:39:00 作者:小瑀说史 浏览量:928
冯玉祥(1882年-1948年),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民国时期西北军最高军政首领。冯玉祥十几岁参军,戎马倥偬五十年。
从普通士兵逆袭为掌管数十万军队的西北军统帅,不仅拥有杰出的军事能力,还有审时度势、顺应大局的政治魄力。
在他的一生中曾有八次倒戈,被世人称为倒戈将军,但每次都顺势而为,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不失为一位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斗士。
1882年,冯玉祥出生于直隶青县兴济镇,父亲是一名泥工,靠着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在冯玉祥十一岁的时候便因家境贫苦失学。
为了谋求一个出路,冯玉祥十五岁时便在保定参加淮军当兵。
不过当兵后的冯玉祥并未像其他人一样混日子。
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刻苦读书,晚上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就找来个大木箱,把头伸进去,借着微弱的灯光看书,有时甚至彻夜不眠。
在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冯玉祥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他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扭转晚清社会的颓势,而此时的淮军暮气沉沉,不能给其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
1902年,冯玉祥离开效力六年的淮军,改投袁世凯的北洋新军旗下,在这里冯玉祥的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仅仅三年,冯玉祥便从普通士兵升至连长,同时凭借孔武稳重的气场赢得协统陆建章的器重。
不久,冯玉祥在陆建章的搭桥下迎娶其内侄女,1910年,冯玉祥在陆建章的提拔帮助下,升任陆军第20师第三营管带。
此时的大清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革命之势风起云涌,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南方各省宣布独立。
孙中山等革命领袖为了进一步动摇清王朝统治,开始策划在北方组织更大规模的起义。
冯玉祥就是在这个时候与革命党取得联系,冯玉祥认为清朝已呈分崩离析之势,便正式加入革命。
1912年1月3日,冯玉祥参与发动直隶滦州起义,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冯任总参谋长,另一北洋军管带王金铭为大都督,正式宣布独立反清,这是其第一次倒戈。
不过这次起义很快就因部下叛变遭到清军镇压,冯玉祥在陆建章的搭救下逃出,此后重新投入到袁世凯麾下。
1914年,冯玉祥升任陆军第16混成旅旅长,在此期间受北洋政府委派镇压河南、陕西一带的白朗农民起义。
此时的中国虽然已进入民国共和时代,但人民并未迎来和平与希望,北洋政府与国民党争斗不休,各派系军阀林立。
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开始加快复辟帝制的脚步。
1915年末,袁世凯宣布建立中华帝国,于1916年改元洪宪,袁世凯称帝行为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
蔡锷在云南首义兴兵讨袁,北上进攻四川,为了阻挡滇军继续北上,北洋政府调冯玉祥部到四川与蔡锷作战。
冯玉祥本就反对袁世凯称帝,从直隶到四川,冯玉祥已深切感受到全国局势失控,袁世凯已无法掌控北洋权柄。
于是冯玉祥在入川后私下与蔡锷议和,武力逼迫四川督军和政府起义反袁,同时北洋大佬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也宣布要求袁世凯退位下野。
众叛亲离之下,仅仅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便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因尿毒症发作死去。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内部分裂为段祺瑞的皖系、冯国璋的直系及张作霖的奉系,各大军阀之间内斗不止,整日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
而冯玉祥深陷北洋权力斗争旋涡,在各派系之间游走,十年时间里四次倒戈。
1916年,黎元洪接替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掌控实权。
冯玉祥本就不是皖系成员,再加上很多事情与段产生摩擦,1917年4月被免去旅长职务。
同时段祺瑞与黎元洪为争夺权力,爆发府院(总统府与段祺瑞领导下的国务院)之争。
不久段祺瑞宣布下野,安徽督军张勋趁乱率领辫子军杀进北京,逼迫黎元洪下台,重新拥立溥仪复辟。
7月,冯玉祥追随段祺瑞打入北京赶走张勋,冯因此得到段祺瑞信任,复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
段祺瑞重新上台后,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势,竟废除临时约法。
11月,孙中山在广东发动护法运动,公开讨伐段祺瑞,不久护法军攻至福建,段祺瑞命令冯玉祥前往福建与护法军作战。
这时冯玉祥再次发挥“倒戈”特长,他一边暗自联络与段祺瑞素来不和的直系首领,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冯国璋,另一边与护法军议和,此为冯玉祥第三次倒戈。
同时段祺瑞的专断霸道也引起北洋各派系军阀的不满,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
此前冯国璋病逝,吴佩孚、曹锟接任直系首领,直军在吴佩孚的指挥下大败皖军,段祺瑞被迫下野,从此一蹶不振。
支持直系的冯玉祥于1921年被提拔为陆军第十一师师长兼陕西督军,这是冯生平第一次取得属于自己的地盘,这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1924年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联合孙中山、段祺瑞组成三角联盟,密谋反直,同时孙中山秘密派人游说冯玉祥联合奉、皖,推翻直系。
其实在此之前冯玉祥与吴佩孚之间的关系已经很差了,冯本人被调离陕西,担任河南政府主席,这次孙中山主动联系冯玉祥,冯自然不会放弃“倒直”的机会。
1924年9月,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第三军总司令,抵御奉系南下。
吴佩孚则亲率大军与张作霖交战,由于直系主力出京,只留下大总统曹锟这个光杆司令,这给冯玉祥难得的机会。
10月,冯玉祥宣布倒戈,改部队名称为国民军,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率军东进,与奉军夹击吴佩孚,直军大败,吴佩孚本人从塘沽逃往湖北,直系从此淡出北洋政府。
张作霖在冯玉祥的支持下入关,接管北京政权,成为北洋政府实际控制者,邀请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
由于冯玉祥频繁倒戈,张作霖十分不喜,段祺瑞此前遭遇过其背叛,更是对冯玉祥心存芥蒂。
在张、段的排挤之下,冯玉祥被挤出北京决策层,担任西北边防督办,国民军番号也被取消,改为中华民国西北边防军,简称西北军。
在西北就职期间,冯玉祥结识李大钊,并在苏联顾问的引荐下,派遣多名军事高官前往苏联留学考察。
1925年爆发郭松龄反奉事件,此前冯玉祥被张作霖排挤而对其记恨,这次终于给了他报仇的机会。
于是冯玉祥开始第五次倒戈,配合郭松龄反奉,张作霖被打的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直到获得日本人的支持,才将郭松龄打败。
张作霖平定叛变后,自然不会放过冯玉祥这个“倒戈将军”,与直系吴佩孚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西北,西北军被打的溃不成军,冯玉祥本人于1926年4月以考察为名逃往苏联。
就在此时,广州革命政府组成北伐军,对北洋政府宣战,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拿下湖南,直逼武汉,吴佩孚不得不率军回防,西北军才得以缓解。
1926年9月,冯玉祥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从苏联回国,召集西北军旧部二十余万人在绥远五原举行誓师授旗典礼。
宣布成立国民军联军,自己就任联军总司令,效忠三民主义,全体将士加入国民党,将五色旗更换为青天白日旗,正式出兵北伐,这也是其第六次倒戈。
此后冯玉祥东出潼关,进攻河南,鏖战中原,1928年6月联合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军大败奉军,攻取河北,包围平津。
张作霖出逃关外,于皇姑屯被日本人预先埋下的炸药炸死,统治中国十六年的北洋政府宣告终结。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奉军改编为东北军,蒋介石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
当然,这仅仅是名义上的,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林立,四分五裂。
阎锡山的晋绥军、冯玉祥的西北军及李宗仁的桂系取代北洋旧军阀,各自拥兵二十余万,成为割据一方的新军阀势力。
在消灭北洋军阀后,蒋介石开始考虑“削藩”,从1929年开始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地裁军,蒋介石首先拿老对手李宗仁开刀。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命三个中央军主力突袭桂军重镇武汉,同时利用权力、金钱贿赂等手段分化瓦解桂系高级将领。
仅仅三个月,桂军就被打的丢盔弃甲,两湖地区和广东全部落入蒋介石之手,李宗仁本人逃亡香港。
在解决掉桂系后,蒋介石将矛头对准冯玉祥和阎锡山,面对日益紧迫的局面,冯玉祥宣布倒戈,并联合阎锡山及残败的李宗仁反蒋。
1930年4月,阎锡山在太原就任中华民国军总司令,冯玉祥在潼关、李宗仁在桂林就任副总司令,中原大战随即爆发。7
战争爆发之初,阎冯军队气势高昂,打的中央军节节败退,连蒋介石都差点被俘,尤其是冯玉祥部作战极其勇猛。
但由于地方各派之间各怀鬼胎,冯玉祥部处于孤军奋战境地。
在经历连日暴雨和后勤不继的情况后,向阎锡山求援。
但阎为保持实力无动于衷,同时李宗仁部在两湖战场再次遭遇失败,蒋介石逐渐在战场上占据主动,冯军渐渐力不能支。
1930年9月,张学良公开宣布支持蒋介石,随即率领十万东北军入关,阎冯和蒋的军队经过几个月的激战已然力竭,东北军的参战让局势瞬间逆转。
阎锡山命令所有驻平津军队撤离,东北军沿线兵不血刃的接管所有城市。
同时冯玉祥多名得力部下被蒋介石收买,蒋军攻克开封、郑州,冯玉祥本人通电下野,西北军全部瓦解,一些旧部除了改换门庭,就是各自为政。
冯玉祥从此失去所有地盘和军队,再无实力与蒋对抗,只能隐居汾阳埋头读书,同时暗中联络反蒋力量。
冯本人也逐渐向革命和民主派过渡,也是在此后加强了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
从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冯玉祥游走各方,呼吁抗日。
抗日期间虽在国民政府担任职务,但屡遭蒋介石排挤,始终未能掌握军队,经常以一名社会活动家的身份出现在各个场合。
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后,冯玉祥提出出国考察的要求,1946年9月,国民政府批准其以“特派考察水利专使”名义赴美。
此时中国内战已全面爆发,蒋介石大肆镇压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冯玉祥在此后两年时间里奔走于美国政治、学术各界。发表反蒋爱国主义演讲。
呼吁实现和平民主,抨击政府暴行,称蒋介石政权是中国所有腐败政府的顶峰。
蒋介石为此勒令其回国,遭到拒绝后边吊销了冯玉祥的护照。
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冯玉祥当选为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
6个月后,冯玉祥应中共中央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就在搭乘的美国“胜利”途经黑海向敖德萨港(今属乌克兰)行进时,船上失火,冯玉祥不幸遇难。
纵观冯玉祥的一生,从滦州起义,到反对帝制,五原誓师北伐,再到中原大战反蒋,虽然被戏称为倒戈将军,但却展现出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不失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