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笔记(236) 去兵去食,无信不立
发布时间:2023-09-04 12:53:19 作者:星云大爷 浏览量:334
【原文】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取信于民。”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国家根本就无法存在。
子贡问问题跟子张一样喜欢层层深入,追根问底。本章子贡问政,孔子提出了治理好国家的三个必备条件:足食,足兵,民信。就重要程度而言,这三者的顺序是:足兵、足食、民信。民信是治理国家的重中之重,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无以立足,根本无法存在。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论语》中的“问政”
除本章子贡问政外,《论语》中还记载了其他八人问政,都集中在本篇和下篇《子路》篇中。
有国君级别的如齐景公问政。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社会治理最为重要的“正名”思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
有卿大夫级别的季康子问政。孔子给出的答案是“政者,正也。”政就是正的意思。孔子要求辅政大夫要带头走正道,并且要以德治国,不要乱杀无辜。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有楚国大臣封地主叶公问政。孔子给出的答案是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以民为本,壮大自己。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本篇有孔子的弟子子张问政。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孔子说居于官位不能懈怠,忠心履行自己的职责。
《子路》篇有子路、仲弓、子夏问政。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对不同的人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孔子要求子张“居无倦,行以忠”;要求子路“先之劳之”;要求仲弓“赦小过,举贤才”;要求子夏“无欲速,无见小利”。我们会在后面每一章做详细的解释。这些不同都是孔子坚持因材施教的结果。他根据每个人的出身背景、性格特点、修养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各自为官的要领。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孔子对学生的呕心沥血,对学生出仕为官的重视。
足食,足兵,民信
孔子提出了治理好国家的三个必备条件:足食,足兵,民信。意思是要备足粮食,充实军备,取信于民。朱熹注:“言仓廪实而武备修,然后教化行,而民信于我,不离叛也。”
孔子给了三个要素,对一般学生而言,有了这个答案也就够了,自己回家思考、揣摩去好了。但子贡不同,他还要知道在孔子看来这三者是平行关系呢还是有着不同的重要程度。这就是子贡问问题的特点,也反映了他思考问题的习惯。如果子贡不接着追问下去,孔子也未必就会区分着三者的重要程度。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一个伟大的老师的诞生必定少不了一批伟大的学生。在学习佛家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释迦牟尼身边的大弟子也有这种精神。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孔子的意思是粮食储备充足,也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的话,不得已的情况下是可以没有军备的。子贡接着追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朱熹注:“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朱子说,没有粮食人必定会死,但是死对于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信用虽然活着也是无所依存,还不如死了安逸。所以宁死也不能失信于民,这样就能是百姓宁死也不失信于我。朱子这样的大儒很有些为了维护儒家思想而脱离实际的想法。他们总是把教化的作用想得过于强大。虽然儒家是研究人性的,但我们经常发现儒家为了自己思想的“政治正确”并不愿意进一步去研究底层百姓真实的想法。比如朱子的这个注释,就儒者而言是没有错的,但就百姓而言就是完全错误的。普通百姓不会把“信”看得比“命”还重要。孔子的原意是针对国家统治者的,朱子把孔子的意思延伸到了普通百姓,这就脱离了现实。百姓永远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假如真的没有了粮食和守军,大多数的百姓早就溜之大吉了,不引兵入城投靠敌军就算是不错的了。如果说还有百姓愿意以死守城,除了极少数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理想主义者外,那就是跑不掉的,等也是一死,还不如一搏想法的人。
让历史告诉未来
孔子也说过:“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如果要让老百姓能够参与道战斗中去,需要七年的教习。匆匆忙忙把没有战争经验的老百姓送上战场就是抛弃百姓。孔子的爱民虽然总是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的,但总能间接地起到最低限度地保护百姓利益的效果。孔子也并不认为应该像要求儒者一样去要求百姓。儒者有政治正确的需要,但百姓并没有。所以,我们要分清楚孔子思想与后儒思想的区别。
历史告诉我们,更多的时候帮助守城的老百姓都是被统治者逼迫上前线做炮灰的人。而中国历史多为儒者所书写,他们在历史著作中编造了太多符合儒家教化思想的故事。比如,某某爱民如子,所以关键时刻百姓舍命相保。几千年的历史,或许会有那么几个个案,但这从来都不会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比如,离我们较近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能看到民间的抗日活动,但更多的是一小撮日军就能很轻松地占领我们一座座的城市。几百万日军就能占领四亿人民的大半个中国。统治者都跑了,军队都没有了,手无寸铁的百姓首要的就是保命。没有组织的百姓是一盘散沙,任何民族都是如此。这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贪生怕死,这是人性的必然。
所以,就儒者而言“民信”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之中是重中之重,但就百姓而言,“足食、足兵”才是最重要的。统治者必须备足粮食,充实军备,取信于民。三者不可或缺。
道客村曰:
足食足兵信于民,治国安民之真经;
百姓无首一盘沙,无食无兵先保命。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