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文的“读写结合式”作文教学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23-09-01 13:35:36 作者:观象坊 浏览量:802
原创 邓刚 邓志刚语文工作室 2022-09-22 09:07
【作者简介】
周静,执教于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学,现担任教科室副主任。长沙市优秀语文教师,长沙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邓志刚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湖南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展评活动一等奖,长沙市录像课一等奖,长沙市片断教学一等奖,并在省、市、名师工作室多次上示范课、研究课;文章在《基础教育参考》《学生.家长.社会》等杂志发表;参与编写《阅读与写作》系列丛书,《向课文学作文》系列丛书;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并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正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读与写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从教学目的来看,读写结合应该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以读促写”,即从“如何写作”的角度来理解阅读材料,积累对好文章的感受,梳理写作思路,学习语言,建构写作图式,最终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另一种是“以写促读”,是以作者的写作思路为线索,去还原当时的写作情景,以便更准确地领会文章的意图。笔者所谈的“读写结合式”写作教学主要指前者,“读”是手段,是方式,是中介,“写”的能力提高是目的。
好的阅读文章从哪来,教材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库,哪怕只发掘其中一小部分,也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为什么就不能让学生们学会在课文中“淘宝”,学习写作的方法,找到写作的趣味呢?下面我就谈谈基于课文的“读写结合”式作文教学心得。
一、巧挖教材有效训练点
课文可以源源不断为我们供应写作素材、写作技法,指点我们创意构思、创新表达,但是语文教材并没有明确地为我们指出读写结合的研究点,也没有为我们系统地设计读写结合的选练点。这就需要我们深思而慎取,面对一篇便于读写结合的课文,教师从哪些角度切入,更有利于教学。
1.向课文学布局谋篇,得行文规律
作文就像打仗,有了兵力和装备,还要懂得战术,会布兵摆阵,这样才能打漂亮仗。所谓布局,就是把文章中的所有材料、作者的观点,按照写作的意图,合理地排列、组合成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整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布局谋篇”。布局的过程,便是组织安排材料和确立文章内部构造的过程,动笔之先,需要匠心独运;写作之中,需要细心经营。
要善于选择教材中特色鲜明,便于拓展整合的构思方法,引领学生借鉴课文的构思方法,提升自我思维能力,学会快速结构文章。如《烛之武退秦师》围绕“退”字来结构全篇,可提炼训练点“一字立骨法”;《雷雨》中的“巧合”使戏剧的情节结构更为集中紧凑,可提炼训练点“巧合构思法”;《琵琶行》采用双线结构,两线既能平行展开,最后在契合点汇合成成一线,相互映衬,可提炼训练点“双线契合法”;《荆轲刺秦王》在描述刺秦的过程中,屡次设置困难,使全文的情节在跌宕起伏中进行,可提炼训练点“一波三折法”……
2.向课文学用字遣词,得如珠妙语
作文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课文范本,教会学生从范文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特别是学写那些准确恰当、表现力强、让人耳目一新的句段,学生的写作会更上一个台阶。
要善于选择教材中个性鲜明,便于揭示操作规律,便于仿写的部分句子或片段,利用这些资源去引领学生借鉴课文表述方式,依据语言环境,恰切运用语言。如《荷塘月色》中大量比喻句的巧妙运用,才使得月下荷塘美景形显神现,可提炼训练点“比喻使形象”;《雨霖铃》用点染手法,既点明情感的内涵,又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可提炼训练点“点染传情”;《蜀道难》运用夸张,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为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可提炼训练点“夸张使形象”;《琵琶行》运用比喻、通感、侧面烘托等手法彰显音乐的魅力,可提炼训练点“用多种手法描写音乐”……
3.向课文学积理炼识,得理性思维
清人魏禧说:“为文之首,欲卓然自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炼识。”所谓积理,就是积累关于社会人生的认识;所谓炼识,就是锤炼自己的思想,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深刻化、清晰化。二者并举,可以造就高远卓越的识见。高中作文训练中必须重视理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才能增强学生作文中思想的力量。
要善于提炼或开掘教材中那些独到、深刻、富于教育意义的见解,提升学生识见,并借机锻炼学生理性思维,能由此即彼,由表及里,使其文章准确、深刻、丰富、辩证些。如《师说》是韩愈为赞扬学生李蟠“不拘于时”的精神,而赠给他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和规则,但也有可能成为时代的桎梏,如何才能不被“流俗”轻易裹挟,拥有独立的思考与理智的判断?可提炼训练点“不拘于时”;《小狗包弟》可提炼训练点“自省”;《廉颇蔺相如列传》可提炼训练点“合作”;《定风波》可提炼训练点“豁达”……
二、巧架“读—写”的桥梁
从读到写,是有一个过程的。读,是吸收知识;写,是运用知识。从前者到后者,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这不是突变,而是渐变。教师应擅长运用各种方法,架起从读到写的桥梁,其实就是架起理解与内化的桥梁,让学生的阅读顺利地生成文本。
桥梁一:情感激活
很多课文本身就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尤其当这种情感具有普适性,学生很容易与这种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文思如泉涌。如基于《大堰河-我的保姆》作文教学片段:
师:大堰河无疑是一位弱者,一位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是应该被关注和被关怀的对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悄然生活在我们身边,或卑微或坚强,当你走近他们,你也许会为他们悲惨的生活而震惊,也许会为他们惨淡的前景而忧虑,又或许为他们善良丰富的内心感动,为他们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而折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那么几个让你难以忘怀的“弱者”呢?
生1:小时候,院子里有一个傻子,大家都不和他玩,嫌弃他;甚至欺负他,骂他。后面长大了才知道,他的命很惨,妈妈出了车祸,小时候发高烧就把脑子烧坏了,其实他没什么坏心的,现在想想挺后悔的。
生2:我想起了初中学过的一篇文章《老王》,还想了新闻报道过的那位资助贫困学子的拾荒老人,他们都是弱者,但在同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还有着金子般的心,我敬佩这样的弱者。
……
师:滚滚红尘中,是否有个孱弱的身影,曾让你长久地凝眸?你是否默默地关注过风雨里在街边匍匐乞讨的人群?是否有些人的悲惨命运让你恒久地难以释怀?你是否曾经向求助的人果敢地伸出援助的双手?你又是否曾为了某些人不公平的命运而愤怒地呐喊?请写一篇关怀弱者的饱含真挚感情的作文。
学生惯于写假话、写套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感未投入,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情感因素。
桥梁二:方法指引
写作肯定是需要训练的。我们有时在心中感慨万端,落笔一写,却是干瘪乏味,与心中的感受相差甚远,因此懊恼不已。朱光潜在《谈文学》中说过:“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纯正的趣味。”这个对作品的“玩索”,肯定包括写法技巧上的揣摩,玩索后再“多练习写作”。作为教师,在为学生架设桥梁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方法指引,而且一定要是操作性强,简单可行的方法。
如作文教学《巧用反问使议论生出锐气》片段:
师:下面这些文段在使用反问时?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有的标题就使用了反问,如《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有的置于段首或篇首,如《敬畏自然》;有的置于段末或篇末,如《动物游戏之谜》
师:很好,刚才这位同学是从反问在文中所处的位置点明了使用反问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有的课文文段反问只有一句,像《烛之武退秦师》;有的文段连续反问,气势强烈,如《祭十二郎文》《敬畏自然》。
如果只说在作文中使用反问能加强语势,估计学生还是一片茫然,不知道该如何使用。但是当教师把方法细化为使用反问的位置(标题,段首或篇首,段末或篇末),反问方法(单一反问法,连续反问法),学生自然就能模仿写法,举一反三,快速提升作文水平。
桥梁三:多媒体辅助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和写作方式都在发生着变革。目前,信息技术介入语文教学已成为普遍的事实,自然也可以给读写结合课型带来新的内容和新的做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读写更好地结合呢?以《向<琵琶行>学习如何描写音乐》为例:
利用信息技术的存储型和呈现性,为大量的“读”提供了可能。
所谓存储性,指的是大量资源提供和积累;呈现性指的是多媒体表现。学生手上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而多媒体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以课文《琵琶行》为触发点,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三个文章片段,微课展示了三个文章片段。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既有句子,也有语段。如果不是信息技术的介入,恐怕一堂课难有这么大的容量。
利用信息技术的模拟性,为情感激活创设了情境。
所谓模拟性,指的是情景再现,增强体验。多媒体的生动形象可以弥补学生平时生活的局限,唤醒学生对一些生活信息的情感,一旦情感被激活,学生的“写”也就自然水到渠成,手到擒来了。首先用音频《琵琶语》带入音乐与文字结合地美的氛围,用视频韩红的《天亮了》激活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深深触动下,自然有文字诉诸于笔端。
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为“写”之后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增强了实效性。
所谓交互性,指的是人机互动和空间跨越。一堂作文课,如果没有作品的交流与展示,无疑效果会大打折扣。信息技术下的课内交流与课外延伸更便利,也更具实效性。可以当堂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片段,当堂讨论;也可以课后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qq群,大家集体点评;甚至可以设计网页,发起主题式作品交流。
三、巧设练笔点.巧用练笔方式
“读写结合式”的作文课是“为写而读”,终极目的是“写”。“读”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是“怎样写”的,然后分析概括出“怎样写”的表达特点;“写”主要是让学生仿照“怎样写”的表达特点,进行“写”的表达练习。在学生的习作实践中,知道“写什么”并不意味着懂得“怎样写”,“写什么”最终还要由“怎样写”来落实。
1.练笔点的设置要注意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指的是必须找准读写结合训练点,然后依据训练点制定读写迁移的练笔内容,力图让学生一课一得。这里的练笔点指的是从课文挖掘出的训练点,也就是学生的读写结合点。能否相得益彰,全在这个点上。
如依据《雨霖铃》,挖掘出训练点“点染传情”,从而设置练笔点“自拟题目,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文章要运用点染手法(先点后染或先染后点),以传情达意”。这个练笔点确定必须使用点染手法,明确了点染的位置,而且只要求片段练习,目标明确,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下面选取学生片段:
我爱它的那种“黑”,这种“黑”是特有的,使用再美的语言都无法将它描述的淋漓尽致的。或许它是位美丽的少女,那种“黑”也许是她不愿摘下来的面纱而已;那种“黑”也许是她穿着的那深黑色的晚礼服;那种“黑”也许是她乌黑发亮及腰的柔发。它“黑”的美丽;“黑”得让人置身于其中;“黑”得别有特色。
我爱它将临时那一朵连着一朵的美丽的彩色的祥云;我爱它如“斑点”般的无数颗闪亮的星星,其中还夹杂着让人充满希望的流星;我爱它有着那银色般的明月;我爱它为我们带来的那个只有大自然原始声音的静静的世界;我更爱它那宽阔的黑黑的天空•••••••
我爱它静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它有一种默默无闻的精神,将那音乐般的蛙鸣、琴声般的知了声、白玉磐般的月光、棉被般柔软的雪花带给了我们,它将自己拥有的都倾其所有,换来的却是人们“夜晚太长”的数落,可是它毫不在意这些,还是悄悄地来,悄悄地去,无怨无悔。《悄悄爱上夜》
2.练笔方式的设置要注意多样性
一堂作文课,如果没有当堂练习,课堂的实效性会大大降低;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练笔往往需要一个内化思考的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内短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一篇像样的练笔有时不太现实,甚至会导致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敷衍了事,所以教师可以设置多样的练笔方式。
有些训练点可以采用课堂微写作的形式,“微练笔”立足“微”字,它较“小练笔”而言,切入点更小,小到“微乎其微”;篇幅更短,三言两语即可;覆盖面更广,可谓无“微”不至;言语特点更鲜明,追求“积微成著”。比如基于《六国论》的作文教学,就要求学生仿照着写一个议论文开头,要求运用“有反对者意识,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有一分为二因果推论”的“开门见山法”,不超过100个字。
有些训练点可以采用课后作文的形式,精益求精地练。如基于《烛之武退秦师》的“一字立骨法”训练点,可以设置练笔点“我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这样的练笔点课堂内完成难度太大,只能课后完成,老师还需精心点评。
有些训练点可以反复地练,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特别的训练点。如基于《鸿门宴》的“摇摆延宕法”结构训练点,学生练了一篇记叙文后,再勾连《清兵卫与葫芦》时,又可以将这种方法加以训练,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创造一篇小小说。
读写结合犹如水乳交融,相信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潜心研究,巧妙地利用教材,并善于捕捉机会,把握好读写结合的时机,讲究策略,设计好并指导好练笔,让学生“我手写我心”,那么我们的作文课堂就能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邓志刚语文工作室《阅读与写作》系列丛书
邓志刚语文工作室《向课文学作文》系列丛书
(本文发表于《基础教育参考》2017年第10期)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