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情景交融
发布时间:2023-08-25 08:39:16 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量:522
中国诗词,缘情言志,这是数千年来的传统。统编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少经典古诗词作品,选择的时代跨度较大,囊括了从先秦到明清各个时期的经典诗词,包含的题材众多。那么,教师如何用好教材,教好古诗词呢?日前我听了江苏省第21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中的几节古诗词教学课,其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景后情 触景生情——抓住“月”字 初解词意
师: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还学习了一首诗《宿建德江》,这一诗一词虽然写的都是月夜的景色,但是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生:不一样,《宿建德江》全诗围绕一个“愁”字来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却看不到词人的愁绪。
师:是呀,我们今天学习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看不到一个表示情感的词语,但是读着也能读出作者的情感来,这是什么样的情感呢?这个“情”藏在词中的哪里呢? 请大家从词中寻找线索,发现表达词人情感的词句。
(学生围绕问题阅读、思考、寻找、圈画)
诗词大多先有景后有情,由景及情,情因景生。人物一开始心情是比较平静的,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的变化。上课前,教师不急于把词中每句话的意思“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由对诗词进行反复朗读,扫清字词障碍。熟读成诵后,让学生对比之前学过的古诗《宿建德江》。同样是描写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不同。《宿建德江》中描写的月亮,抒发的是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面上看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巧妙组合,月光明亮,鹊儿被惊醒,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一个明亮的月亮,一片柔和的月光,抒发的却是词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表达的是辛弃疾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当然,真正读懂中国诗词,非通过“比较”不可。先景后情,触景生情。课堂上,教师抓住一个“月”字,让学生比较出“月儿”传达的不同“情”意。教师运用比较同景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看出端倪。一样的意象,不一样的情感寄托。可见,比较也能见出中国诗词的独感。这堂课中,以景悟情是教学设计的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在寻找、发现和品读中,教师引领学生走进辛弃疾的精神世界,深刻感悟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的欣喜,学生在品读中亦能为情所动,随情而读,课堂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缘情溯景 借景抒情——知人论世 走进词人
上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看插图说故事,在初步了解历史故事背景前提下,与词人一起夜行西江,记录下他的所行所感所思。课中,教师又再次引入资料,让学生对词人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来看看这个片段:
师:同学们,从词中的哪些字、句,你能看出辛弃疾的心情变化?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看出了辛弃疾很快乐、很高兴。
师:诗人不是真正的农夫,他为什么要那么高兴呢?
引入资料【故事:辛弃疾当官时,江西曾大旱两年,饥荒遍地。辛弃疾一边禁止官商哄抬物价;一边拿出官府钱款,从其他省购买粮食,救济灾民,使当地百姓平安度过灾荒。退居后,他在上饶修建了一座宅院,宅院很少栽种奇花异草,却大量种植了水稻、蔬菜。——《辛弃疾传》】
师:退居后,诗人自己的宅院叫“稼轩”,因为辛弃疾也把自己称为“稼轩”。现在你知道他为何如此高兴了吗?
生:对于时时念着百姓的辛弃疾来说,那一晚就算有千百种香味也不及稻花香,就算有千百种声音,也不及那一晚蛙声一片,这是老百姓再也不用饿肚子的声音,这是辛弃疾最值得高兴的地方!
古人云:诗言志,词缘情。古诗词作品中大多蕴含了作者的思想志趣和精神情操,知其写作的背景,了解作者的身世遭遇,对解读词义、词情至关重要。情感是诗词创作的基础,因而初探词人创作前产生的这种情感和创作动机,等于找到一把解读诗词内涵的钥匙。手握这把钥匙,学生就能很轻松地步入词的殿堂。
另外,由于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内在感情往往得之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作者的心情、经历、志向、抱负乃至爱憎、阶级等。因此,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重视有关写作背景的介绍,从而懂得诗人的创作动机是什么,诗人有一种什么样的强烈感情要表达。本节课,教师借助引用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进而缘情溯景、借景抒情,让学生更好地探寻这首词的情感密码。从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不仅可以拓展词的文化信息,丰厚词的文化意象,还能让学生了解辛弃疾的精神、气质,从而更好地读懂文字深处的内涵。
移情于景 情景交融——个性阅读 还原词境
将感情融合在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助对这些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虫鱼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单纯的景物了,而是承载着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情感。在朗读指导环节,教师重点围绕一个问题悟情促读,注重多元化理解,让学生在读中还原词境,鼓励个性化朗读,让学生在情与景的交融中赏析古诗词的文字魅力。
【课件: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师:天上有七八个星时隐时现,小雨飘飘洒洒,你们是什么感觉?在燥热的夏夜里,你会因为这场雨,感到___________?
生:我会感到小小的喜悦。
师:你能读出你的喜悦吗?
……
师:还有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诗人的“情”?
【课件: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师:突然见到旧时茅店的欣喜,谁来读?
师:这明明是他旧时非常熟悉的茅店,为什么还会出现欣喜的情绪呢?
生:因为他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没有注意前面会出现熟悉的茅店,一转身却看到了熟悉的景物,所以……
师:回到词里再读,读出那份欣喜。(师引读全词)
师:中国诗词大会,在评价这首词中曾说,辛弃疾不写星光灿烂,却写烟雨蒙蒙;不写酒店却选择茅店;不写梅花桃花,却写稻花;不写歌声,却写蛙声……这是为什么呢?
生:他用一个个景物给我们呈现了一幅优美的乡村夜景图,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师:是的,让我们带着这份情,再来读读这首词。
中国诗词活在吟诵之中,唯有吟诵才能赋予诗词以切实的生命体味。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它的诗意。在朗读指导环节,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整首词的情感基调,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读诗学词,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字面意思,要“见到一种诗的境界”。既然意象是诗人见到的一种境界,那么诗词教学就应引导学生借由意象也“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要不断点化学生,引导他们将意象还原成画面、场景、情节以及一幅幅鲜活的生命图景。然后以一连串的反问或感叹的句式,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品读词句,读中悟情,悟中抒情。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13日第5版
作者:张晓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