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海宁是杭州还是嘉兴?

海宁是杭州还是嘉兴?

发布时间:2023-08-19 21:50:41     作者:喜哥旅游     浏览量:79    

浙江海宁

#云游风物之旅##海宁#海宁不是杭州是嘉兴。海宁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嘉兴市代管,地处浙江省北部。海宁名称寓“海洪宁静,海涛宁谧”之意,诞生过徐志摩、金庸、金学曙、蒋百里等名人。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析海盐、由拳,置盐官县,属吴郡,为海宁建县之始。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盐官县(今海宁)始属杭州。1986年11月,海宁撤县设市,由嘉兴市代管。杭州市,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嘉兴市,浙江省辖地级市,是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1、海宁、杭州和嘉兴的地理位置

浙江海宁

(1)海宁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绍兴上虞区、杭州钱塘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临平区、钱塘区,北连桐乡市、嘉兴秀洲区,内陆面积699.92平方千米。总面积863平方千米。

(2)杭州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总面积16850平方千米,城市原点(零千米标志)设在上城区紫薇园坐标原点。

(3)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市境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杭州市位于嘉兴市的西南面,海宁市地处杭州市和嘉兴市的中间交界位置,海宁市属于嘉兴市,不属于杭州市,仅仅与杭州市交界。

2、海宁、杭州和嘉兴的行政区划类别

(1)海宁市的行政区划类别为县级市,是由浙江省直辖、嘉兴市(地级市)代管的县级市,浙江省、嘉兴市均为其上一级行政管理单位。

(2)杭州市的行政区划类别为地级市,其上一级行政管理单位为浙江省。其下一级行政管理单位为县级行政单位,海宁市不在杭州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单位之列。

(3)嘉兴市行政区划类别为地级市,其上一级行政管理单位为浙江省。其下一级行政管理单位为包括海宁市在内的县级行政单位。

3、海宁、杭州和嘉兴的行政区划

(1)海宁市辖4个街道、8个镇,分别为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马桥街道、许村镇、长安镇、周王庙镇、盐官镇、斜桥镇、丁桥镇、袁花镇、黄湾镇。

(2)杭州市辖上城、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临平、钱塘、富阳、临安10个区,桐庐、淳安2个县,代管建德1个县级市。

(3)嘉兴市下辖2个市辖区(南湖区、秀洲区)、3个县级市(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2个县(嘉善县、海盐县)。

4、小结

海宁市是嘉兴下辖的县级市,与杭州市交界,曾经属于杭州,1986年11月后由嘉兴市代管。

5、海宁市旅游资源

海宁市地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宰相府第风情街、观潮胜地公园、海宁皮革城等。

(1)宰相府第风情街,是观赏钱江潮的著名胜地,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宰相府第风情街区”位于盐官小东门直街,是一条以清代宰相府第“陈阁老宅”为主景的千年古街。这条古街由东向西,全长600米,分布着陈阁老宅、杨兵部宅、郑晓沧故居、城隍庙、五土庙等主要人文景观,还有不少旧时民居和商铺,文物古迹荟萃,风韵犹存。2002年海宁市邀请了有关专家对这条古街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了规划设计,将它改造成以明清古街古巷为特征,以清代宰相府第、传统商业和民居文化为内涵,集旅游、购物和娱乐为一体的步行街区。

(2)观潮胜地公园,位于盐官镇南,南临钱塘江,北靠杭金公路。公园为东西向狭长地形,全长1360米、总占地16.24公顷。抗战前,海塘一带已有海滨公园。1994年起,重建海滨“观潮胜地公园”。园内拥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鱼鳞石塘、明代占鳌塔、孙中山观潮亭-天风海涛亭、毛泽东观潮诗碑纪念亭、乾隆手植古朴、史量才纪念碑、镇海铁牛等景点;景观海塘、2座观潮楼、6个观潮台是天下奇观海宁潮的最佳观赏点;白石台广场集大型节庆活动、游览观赏、文艺表演、休闲娱乐于一体,是观潮胜地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3)海宁皮革城,全名海宁中国皮革城。海宁中国皮革城于1994年建成开业,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洲街道,是中国具有影响力的皮革专业市场,中国皮革业龙头市场,中国皮革服装、裘皮服装、毛皮服装、皮具箱包、皮毛、皮革、鞋类的集散中心,也是皮革价格信息、市场行情、流行趋势的发布中心。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海宁     嘉兴     杭州    
上一篇:江苏苏州城市大变局,昆山常熟太仓加入,苏州六区三市城市格局 下一篇:《世说新语》与《说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