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合肥人才辈出,至今还流传着:一车推着两巡抚上京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15 09:37:02 作者:凌云峰下 浏览量:273
清朝光绪二年正月,在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三河镇最繁华的大街上,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很是热闹。原来是新任江西巡抚刘秉璋的府上在庆祝自家老爷的荣升。虽然刘秉璋升任江西巡抚已经好几个月了,但是刘家还是在正月这个走亲访友的日子里宴请宾朋,好好地热闹一番。毕竟自家老爷出任江西巡抚,那可是堂堂的正二品,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这不仅是刘家的荣耀,也是四乡八镇的荣耀。
今天的刘府可谓是高朋满座,就连合肥、庐江二县的知县都亲临刘府,表示祝贺。
就在众人推杯换盏,高谈阔论之际。住在附近的云南布政使潘鼎新的府上派人进来给在此饮宴的潘氏族人报喜。原来就在刚才潘府内收到京城传回的消息,朝廷已下了旨意,升云南布政使潘鼎新为云南巡抚。顿时宴会上众人纷纷起身向潘氏族人表示祝贺。一时间整个刘府内都在谈论此事,大家都说本地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盛事,一条街上竟然同时出了两个巡抚。
在刘府前院的一桌酒席上,一群管家模样的人也在热烈地讨论着此事。只见一个胡须花白的老汉对着面前的几位年轻人说:不瞒着几位,新任的云南巡抚潘老爷和咱们家的江西巡抚刘老爷,当年那可是我用一辆小推车推着他俩上的北京城。一个年轻人说道:叶二爷,你这是一车推着两抚台,福分不浅啊。
那是道光二十六年,刘秉璋刚刚二十岁,潘鼎新只有十八岁。他们俩人都是庐江县学的生员,就是俗称的秀才。能在二十岁以前中了秀才是很不容易的,更何况在文风不是很盛的庐江县,二人尤其显得出类拔萃。刘秉璋家住在庐江县南乡,潘鼎新家住在庐江县北乡。两人在庐江县学结识,因年龄相仿佛,又互相钦佩对方的才华,遂结成好友。
刘秉璋家在当地是个大家族,祖上岀过进士和举人,算是书香门第。潘鼎新家条件稍微差点,不过也还可以,父亲是个读书人,曾经当过私塾先生,人比较精明,家业整治的是蒸蒸日上。
庐江县乃至整个庐州府饱学之士不多,有数的几个举业有成的基本上都在外面做官,平时想要有所请益不容易。另外有清一代安徽省是没有贡院的,安徽的秀才想要考取举人是要到南京的贡院参加江南乡试。所谓的江南乡试就是安徽和江苏两省的秀才在一起考举人。江苏自古就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所以安徽的读书人想要考取举人真是太难了。既然本地没有好的老师,两个青年才俊就想走出去看一看。这时候刘秉璋想到了去北京。原因有二,一是父亲当年的好友李文安正在北京任刑部主事,人家是堂堂的两榜进士,学问自是不必说的。要是能得到他的指点对自己的学业肯定大有裨益。二是到了北京可以顺便参加顺天府的乡试。虽然顺天府的乡试也很难,但是再难他还能难得过江南乡试?顺天府的乡试录取名额多啊!
两个年轻人说走就走。刘、潘两家准备好衣服、铺盖、雨伞等行李,让刘家一个叫叶二的长工用一个独轮车推着,这样一行三个人就上路了。两个年轻人头次岀远门,很是兴奋,第一天三个人一直走了百十里地才停下来住店。第二天一早起来,两个秀才少爷就喊着腿疼,勉强走了半天,就实在不想走了。叶二一看这样不行就说:两位少爷,这北京城远着呢!像这样走可不行。我把车上行李向后挪一挪,你们俩一边一个坐车上,我推着你俩走。刘秉璋说:叶二哥,这样不行吧?还不把你给累坏了?叶二说:我们下苦人,谁还没把子力气,一车推个四五百斤是常事。只要两位少爷将来中了状元,做了八府巡按别忘了我就行。后来刘秉璋和潘鼎新发达了,真的没有忘记他,他俩出钱帮叶二盖了新房,置了地。就这样两个秀才少爷累了就坐车让叶二推着,不累就自己走。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古代人出门讲究的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就是早睡早起。每天晚上,叶二往床上一躺,一会儿就鼾声四起,可是两个年轻人喜欢晚上躺在床上聊天,早晨起不来。可叶二不管这些,只要每次天色开始有点蒙蒙亮,就催促两人起床赶路。所以刘秉璋和潘鼎新两人背后给叶二起了个外号叫“叶蒙蒙亮”。就这样一行三人一路向着北京而来。
差不多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刘秉璋一行三人很顺利地到了北京城,并找到了李文安的府上。李文安很热情地接待了来自家乡的客人,并且亲自考校了两个年轻人的学问。接下来刘秉璋和潘鼎新就在李府住下来读书,李文安也时常过来指点二人的学问。
此时李文安的二儿子李鸿章正在京城准备参加会试,李文安早已安排他拜在自己的同年曾国藩的门下。虽然李鸿章已是举人身份,但是他并没有瞧不起只是秀才的刘秉璋和潘鼎新,反而很是喜欢这两个比他小的老乡。李鸿章经常和刘、潘二人谈得很开心。
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高中二甲进士,不久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父子两进士,很是风光。一天李文安不无自得地对刘秉璋和潘鼎新说:“吾儿新贵,可取资焉”。他让刘、潘二人今后跟随李鸿章学习,不用找自己了。这样刘、潘二人跟未来的清廷大佬成了半个师生关系。
刘秉璋和潘鼎新在李文安父子的指点下,学问进步得很快。先是潘鼎新在道光二十九年中举,二年后刘秉璋也在咸丰元年中举。稍显可惜的是二人会试未能连捷。后来刘秉璋于咸丰十年重新来京参加会试,结果中了二甲,被点为翰林。潘鼎新因为一直在军中,事务繁忙,再也没有参加过会试。
咸丰初年,太平军打过长江,攻占了安徽大部分地区。朝廷命刑部郎中李文安回办团练,协助清军围剿太平军。刘秉璋和潘鼎新也分别离京回乡加入了清军。
同治元年,李鸿章受命组建淮军,潘鼎新所部被编为淮军“鼎”字营。后李鸿章又力邀刘秉璋加入淮军。这样两位曾经的同窗好友都成为了当年半师半友的李鸿章的部下。刘、潘二人在李鸿章的率领下先是去江苏围剿太平军,后来又去鲁豫皖一带围剿捻军。期间二人立功无数,官职也从知县、同知、知府、道台、按察使、一路升到布政使。他俩还相约把家搬到交通便利的三河镇,毗邻而居。没想到这次两人相继出任巡抚,为家乡人民增光添彩,传为一时美谈。
数年后,法军入侵中国。朝廷又任命潘鼎新为广西巡抚,刘秉璋为浙江巡抚。两人一个从陆地,一个从海上共同抗击法军的入侵,保卫祖国的边疆。
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地还流传着:一车推着两抚台的故事。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