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高中语文基础60:《锦瑟》《书愤》
发布时间:2023-08-10 11:43:00 作者:壹得书房 浏览量:280
每一道题,都是壹得老师亲自甄选。
1.(1)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两句以“海中鲛人”“蓝田美玉”两个典故,含蓄地传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庄子和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典故。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先用文人、帝王、鲛人的典故铺垫,“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推出蓝田良玉的变化表达美好愿望可望而不可即。
(2)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一句化用宝玉埋在地下时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的典故。
3.(1)陆游的《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陆游的《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陆游的《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端”是“无缘由”之意。写此诗时,诗人行将五十。“无端”埋怨锦瑟,何尝不是指自己虚度五十春秋给人凄凉悲怨之感。
B.“庄生晓梦迷蝴蝶”化用了“庄生梦蝶”的寓言故事。包含了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它是一种情境,也可以说是一个梦。
C.“望帝春心托杜鹃”化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杜宇之悲托于杜鹃,犹如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托于锦瑟之声。
D.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来的意象,应是“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明亮清新的妙境”。
5.尾联的大意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塞上长城:《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表现了诗题中的“愤”字,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将诗人的报国愿望渲染得更加鲜明,再次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首联相比,悲愤之情更加强烈。
C.颈联从现实到回忆,诗意转为悲凉,一“空”一“已”互为映衬,有着无限沉痛与悲愤。
D.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悲愤中蕴藉着豪壮之情。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诗人早年不懂世事之艰难,既表现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又暗示今日的意志消沉。
B.“气如山”是说气概如同巍峨的高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北望中原时的慷慨激昂。
C.颔联以名词短语形成诗句,描述了两幅雄壮苍凉的战场画卷,有力衬托了诗人的心情。
D.诗人虽然以“塞上长城”檀道济自比,但是“空”和“衰鬓”却突出了其理想的破灭。
8.下列关于陆游《书愤》一诗的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回顾年少时气涌如山,立下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如今看来,深感此志难成。
B.颔联一方面赞扬历史上两次辉煌的胜利,一方面追述平生最难忘的两段征战生涯。
C.颈联意气风发,暗用边塞名将李广、范仲淹自比,对于能够保国御敌,深感自豪。
D.尾联赞扬孔明;并借古讽今,讥刺朝中无人主持北伐。
9.“书愤”之“愤”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参考答案:
1.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2.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蓝田日暖玉生烟
3.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4.D,“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明亮清新的妙境”错误,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意思是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此时作者笔下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明亮清新”错误。
5.尾联大意是说,如此哀怨怅恨的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才感到的啊,在当时就已经令人惘然无措了。既然此等情怀在当时就如此,那么,今朝追忆此情又会惹起怎样的怅恨、怎样的哀怨、怎样的苦痛呢?诗人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之情。
6.C.“颈联从现实到回忆”错误。颈联是从回忆到现实,前四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回忆,回忆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气壮如山的爱国热情以及亲历的两次难以忘怀的抵抗金兵的战斗,颈联回归现实。
7.A.“今日的意志消沉”错误。首句既有对时世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的袒露,诗人只是愤,并未消沉,且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悲愤中蕴藉着豪壮之情。
8.C.“暗用……李广、范仲淹自比,对于能够保国御敌,深感自豪”错。诗人用的是南北朝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檀道济曾自比长城,诗人用此典故是说自己当年也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所以此句情感不是自豪,而是遗憾、无奈。
9.①报国无门,功业无成。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②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
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
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