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克格勃少校的叛逃,一人把西方搞得人人自危,让苏联恨不起来
发布时间:2023-08-03 18:17:34 作者:全球劳斯机 浏览量:679
任何一个国家出现叛逃事件,无疑都是一件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上世纪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的特工就展现出了很多相爱相杀的名场面,两个国家间谍之间互相渗透的事情屡见不鲜。其中,苏联就有一位特工突然叛逃到美国,然而这次叛逃虽然给苏联带来了一些伤害,但苏联却对他恨不起来,反而恨不得给他发个贡献奖,这是为什么呢?
1961年12月22日,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美国大使馆里,走进来一名身穿大衣的苏联人,他告知来接待他的芬兰官员,自己是苏联驻芬兰的官员,想要见美国的情报官员,并表示自己有关于美国的重要情报。
没多久,这人就被秘密带到了一处单独房间,这里有美国中情局芬兰站的负责人,这人开门见山地说:
我叫纳托利·戈利岑,是苏联克格勃的一名少校,想要得到美国方面的政治庇护,我现在可以向你提供一份苏联驻芬兰大使馆的情报作为见面礼,借此也可以来表明一下我的身份。
随后他又说道:只要你们能帮我把家人全部转移过来,以后还可以向你们提供更多苏联间谍机构的情报。
美国中情局官员拿过情报,经过反复核查,确定了戈利岑的身份。但也并没有把戈利岑的话全部当真,反而十分警惕,毕竟已经在克格勃手里吃过很多亏了,万一是来诈降的呢?
于是,中情局官员就劝说戈利岑留在苏联做内应,继续给他们传递情报。
但戈利岑的回复却很坚定,如果自己现在回去,克格勃在中情局的内应,会立马把自己的身份暴露出来。
美国人听到这话大吃一惊,原来我们这边已经被安插间谍了吗?
虽然事情紧急,但中情局还是对戈利岑进行了包括测谎在内的全方位审查。发现关于戈利岑还有着一条特别的信息:
在1954年,有一名叫彼得·德莱宾的克格勃官员叛逃到中情局时,就向他们说过,有一名叫做戈利岑的克格勃军官未来可能会投奔过来。
这加深了中情局对戈利岑的信任,经过内部一番商讨,就答应了戈利岑的要求,把他和他的家人全部送达了美国。
戈利岑被安排在马里兰州一处罕有人知的独栋别墅内,中情局对他进行了严密的保护,并展开了对他所知情报的问询。
按情理来讲,戈利岑作为一名投诚者,应该对中情局有问必答,知无不言。然而戈利岑却不顾中情局的规矩,越过与他对接的中情局官员,直接不客气地点名让中情局的反谍处处长——詹姆斯·安格尔顿来与他直接对话。
安格尔顿长期领导美国中情局反间谍部门,作为一位反间谍专家,他却在苏联克格勃身上吃过很多亏,心底也就生出了许多对克格勃的警惕,甚至已经到了有些病态的地步。
对于戈利岑的要求,安格尔顿感到很诧异,但在听到戈利岑的一个看法后,却对此人产生了信任。
戈利岑说,克格勃在未来会不遗余力地借假情报来诋毁安格尔顿,借此来削弱中情局的实力。不仅如此,克格勃未来还会派一名“假叛逃”来与中情局或联邦调查局接触,从而实现打入美国内部的目的。
安格尔顿对戈利岑的话深表同意,认定克格勃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再加上戈利岑上来就要求与自己对接,无形之间就给安格尔顿戴上了一顶高帽,对戈利岑就更加信任了。
不仅是安格尔顿,连时任美国司法部长的罗伯特·肯尼迪也被戈利岑的情报打动了,这人作为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势必也会影响到总统的决策。
戈利岑的这一番操作,甭管他是不是真叛逃,最起码能对美国局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了。
就连与戈利岑接触过的中情局官员也说:从戈利岑身上得到的情报数量之多,足以确定他是动真格的,我们也能确定从他嘴里吐露出来的情报都是具有真实性的。
正因为对戈利岑情报的深信不疑,美国人开始了对内的严格审查。据戈利岑透露,中情局内有一名官员,其实一直在为苏联服务,已经出卖了许多美国的机密。
安格尔顿对这话奉为圣旨一般,在中情局上上下下进行了大范围调查,一时间组织内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安格尔顿的怀疑名单里有谁。
许多官员在怀疑猜测中选择辞职,也有官员因为不能自证清白而遭到辞退。
正是安格尔顿的这番调查,搞得中情局苏联处无法正常工作,几乎陷入瘫痪的地步。
后来直到安格尔顿退休,也没能将戈利岑说的那个叛徒抓出来,至于这个内奸究竟是否存在,就是一个谜了。
实际上,不只是美国,西方多个国家也被戈利岑指出有内奸的存在。
戈利岑说在法国,有4名身居高位的官员已经被克格勃策反,北约组织内的机密文件只要经过法国,不到24小时的功夫就会传到克格勃的总部大楼里去。
但是吊人胃口的是,这4个人的真实姓名还是不知道,就连职务和年龄也无从得知。
但这消息也足够爆炸,美国总统肯尼迪经过弟弟的“吹风”,直接给法国总统戴高乐发了一封亲笔信。
戴高乐看到信件后,没过几周时间,直接带着6名法国亲信官员前往美国,确认情报是否属实。
经过与戈利岑的一番当面验证,还真排查出了2名嫌疑人。
这两人一人是法国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局长,一个更是戴高乐总统的私人情报顾问。
得到这样的消息,戴高乐总统与其智囊团表示难以接受,其中就有人对戈利岑的身份产生了怀疑:这家伙不会是克格勃专门派来搞破坏的吧?
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法国高官对这两名嫌疑人也无法做到坐视不理,就对他俩进行了停职处理。
这还没完,戈利岑还指出在法国高层中,还有一名代号“蓝宝石”的克格勃特工,经过透露出来的信息,很快锁定了目标。
但正当警察前往逮捕此人时,却发现“蓝宝石”已经被杀死在自家之中了。
这样的情况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克格勃为了隐藏更多间谍而做出的弃子行为。这不仅加深了对戈利岑提供情报的信任,也使得对其他间谍的调查加快了进程。
然而面对信息无比之少的情报,只能加重法国高层之间的互相猜忌和不信任,造成的后果跟美国不相上下,情报系统不再搜集情报而是不断内耗。
法国这边还没完,英国这边也有“炸弹”。
在戈利岑的记忆中,有一份文件直接记载了英国情报部门是如何破译苏联密码的。作为编写该文件的军情五处高级官员彼得·赖特,他只让英国的5名高级官员阅读过,那么目标就很明确了,这5个人中心必定有一名内奸。
英国情报机构为了找出这个人,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独立部门——fluency committee (流利委员会)。
最后调查出的结果让人惊掉大牙,居然是军情五处的最高官员罗格·霍里斯。
最后由于霍里斯的职位太高,证据又不够有力,还是让他干到了退休。
至于霍里斯究竟是不是内奸,众说纷纭,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但当时也给英国情报部门造成了对立和猜忌,也让很多参与调查霍里斯的情报人员遭到了迫害,也让英国情报部门在未来,始终在不稳定中度过。
戈利岑刚开始提供情报时,各个西方国家还在暗自高兴,可以清除掉自家的内鬼了,不然什么时候被苏联阴一把都不知道咋回事。
但经过各个国家的一番排查,虽说也找出了个别嫌疑人,但始终都因为没有确切证据而造成各种内耗,一段时期内整个西方国家都被戈利岑的情报搞得焦头烂额,草木皆兵。
事情的关键主要还在戈利岑提供的关于内奸的情报上,这些消息一没指名道姓,二又模糊不清,难辨真假,因此可以说西方国家都被他折腾得够呛。
很多事情都被搞得真真假假,你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
更魔幻的是,戈利岑还说,苏联很多的叛逃者都是假叛逃,目的就是潜伏在美国,再重新为苏联传送情报。
如果这种情况属实,那美国这么多年来重用的这些投诚者,岂不是成了个国际大笑话,不仅给美国传送假情报,还盗取自家的情报,这将给美国形象带来一个巨大的污点。
据戈利岑透露,联邦调查局里就有这样的两名“假叛逃”。
而作为联邦调查局的大BOSS胡佛却对此十分气愤。
据胡佛所说,这两名情报人员给他们提供了许多克格勃的情报,帮助他获得了许多功劳,如果都像戈利岑说的那样,那胡佛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岂不成了个笑话?
胡佛认为戈利岑就是个假货,投诚美国就是来破坏联邦调查局声誉的,后来连带着对中情局也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变得不愿再与中情局合作。
有时候中情局也会产生怀疑,但一件事情还是加深了他们对戈利岑的信任。
就在戈利岑投诚后没两年,他之前预言克格勃会有个假叛逃者来投靠,居然真的应验了。
这人名叫诺申科,他自称是克格勃的上校,当安格尔顿把他提供的证件交给戈利岑鉴定时,直接被认定为假货。
就连诺申科投诚后说了很多不利于戈利岑的话,也与戈利岑此前的预言基本吻合。
所以对比两人的言辞,中情局还是更相信戈利岑的。
其实也不怪中情局不信任诺申科,诺申科投诚的理由竟是因为,他把出访期间团队的经费,丢在了一个妓女的身上,害怕担责才来美国投诚,这理由也太勉强了。
诺申科的出身在苏联有权有势,其父亲在苏联多个职位上都任高位,弄丢这点钱回去又能把他怎么样,没理由会突然背叛国家。
最后诺申科被当成骗子,变成了美国的阶下囚,但也因为始终没能找到诺申科是骗子的证据,三年后就无罪释放,还被安排在美国的《读者文摘》工作,该杂志主要负责谍报工作的咨询,不得不说又是个奇怪事件了。
中情局的人陷入了无限的纠结之中,你说怀疑戈利岑吧?他提供的很多还都是正确的,你要说他是真的吧,他提供的情报又有很多模糊不清。
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中情局反间谍部门直到退休,都坚持认定戈利岑是“假叛逃”,虽然他提供的某些情报确实属实,但他给情报部门带来的危害更大,其负面影响远超过他提供的情报。
因此苏联不仅不应该对戈利岑的叛逃有什么责怪,反而还要感谢他做出的这些“贡献”。
戈利岑身上存在着诸多谜团,他的存在究竟是克格勃下的一盘棋还是他为了让自己在中情局有个大的话语权,这些都是不得而知了。
对于克格勃叛徒究竟是不是真的,您怎么觉得呢?
收藏